玉米收割机机械化作业对后茬小麦生长的影响

来源 :浙江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bsiufeuhfhk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明确玉米收割机机械化作业对后茬小麦生长的影响,通过3年对比试验,研究了玉米收割机机械化作业对后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与传统作业方式相比,玉米收割机机械化作业后第一年,试验区小麦出苗率和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区;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与对照区无显著差异.第二年,小麦生长发育情况及产量与对照区相当,无显著差异;小麦地上害虫虫口密度与对照区相当;蛴螬、 蝼蛄、 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上升,其中金针虫虫口密度显著高于对照区;小麦纹枯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区.第三年,小麦生长情况及产量与对照区无显著差异;金针虫虫口密度显著高于对照区;小麦纹枯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区.总之,玉米收割机机械化作业后3年内对后茬小麦生长发育和病虫害发生有一定影响,需要配套的生产管理措施.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世界桃果生产第一大国,桃产业在我国实现农业增效、 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制定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农产品质量安全、 促进食品和农产品公平贸易意义重大,各个国家及组织均对其非常重视.本研究收集整理了国内外有关桃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并将我国与欧盟、 美国、 日本、 新加坡和CAC规定的与桃相关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比,找出限量标准之间的共性与存在的差距,进而对桃生产管理与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制修订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桃产业生产上科学安全用药、 严格把
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绿色食品是国家农产品重要公共品牌,本文总结梳理了近年来浙江省在农业区域特色产业中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绿色食品融合发展的实践做法,分析了在此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得到的经验启示,提出进一步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绿色食品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芦笋在我国大部分省市均有种植,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型蔬菜.近年来我国芦笋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为积极应对国际上对中国出口芦笋实施的绿色贸易壁垒,本研究系统整理了我国、 韩国、 欧盟及日本关于芦笋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标准的相关材料.其中我国与芦笋相关的农药MRLs标准共有116项,欧盟对芦笋进行规定的农药MRLs标准有495项,韩国对芦笋规定的农药MRLs标准有145项,日本对芦笋规定的MRLs标准有220项.上述所有国家和地区均有规定的农药MRLs标准仅有24种.本研究分
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羊肉样品中10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同时利用药物残留数据,结合我国居民膳食调查数据,开展羊肉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膳食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0种喹诺酮类药物在2.0~100μg·kg-1呈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不同浓度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为70.4%~83.8%,相对标准偏差均<9.4%,基质效应为0.4~0.6.10种喹诺酮类药物在该方法中最低检出限为1.0~2.0μg·kg-1,定量限为3.0~6.0μg·kg-1.本研究共采集浙江省内羊肉
采用大田试验,在筛选最适肥料种类的基础上研究现行化肥定额制标准(345 kg·hm-2)调减对晚稻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行定额制标准施肥条件下,常规肥料、 缓释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晚稻产量有明显差异,其中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晚稻产量最高;采用增产效果最佳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开展化肥定额制标准调减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影响的研究发现,现行定额制标准调减10%~20%,晚稻产量不受影响,而氮肥偏生产力呈增加趋势,其中调减20%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最高.
通过在奉贤地区粮食作物上进行连续5a稻麦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量(不还田、 半量、 全量)对小麦、 水稻产量构成及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稻麦秸秆还田5a后,随秸秆还田量增加,水稻有效穗增多,利于水稻产量的增加,平均增幅3.6%和5.8%,其中秸秆全量还田的增产效果大于秸秆半量还田,而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随还田量变化呈现相反效果,平均产量降低4.2%和5.1%.除土壤全钾含量变化不明显外,连续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和物理质量均有所提高,比还田初期增加10.9%~70.1%,秸秆
农麦158是江苏神农大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于2018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麦20180011),并于2019年通过安徽省引种备案(皖引麦2019002).该品种具有分蘖性强、 抗寒性好、 抗病性强、 产量高等特点,适宜于黄淮南片、 北片冬麦区及鄂北麦区种植.本文总结了农麦158的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以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引种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优质水稻品种12个,在浙江北部长兴县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常农粳11号、 宁香粳9号、 秀水香1号、 润香3号和嘉禾香1号等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比较适合浙北稻麦(油菜)轮作区生产主体对品种高产优质的不同需求,其中以常农粳11号和宁香粳9号最佳.软香2号、 润香8号、 嘉禾香1号、 润香3号等品种米质较优,较符合浙北稻区生产主体开展优质稻米全产业链生产,其中以软香2号最佳.
在2个试验地点,以早籼杂交稻陵两优0516号为试材,设不施氮肥(PK)、80%缓释氮肥+20%尿素氮肥一次基肥(T1)、70%缓释氮肥+30%尿素氮肥一次基肥(T2)及常规施肥模式基肥+2次追肥(简称一基二追)(NPK)为对照,研究缓/控释肥料和普通尿素不同比例组合一次基施对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植株氮含量和氮肥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一基二追常规施肥模式相比,在2个试验地点缓/控释肥料与普通尿素不同比例一次基施在籽粒产量及其构成、 植株中氮含量、 氮素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方面无显著差异.而在仙居,
以浙南双季稻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T1)、 常规施肥(T2)、 化肥减量17.7%(T3)和化肥减量17.7%+有机肥(T4)4个处理,研究各处理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2相比,T3和T4处理的早稻产量分别增加1.3%和3.1%,晚稻产量分别增加6.0%和3.8%.T2、T3和T4处理间的双季稻氮、磷和钾养分累积量都无显著差异.T4处理相较于T2、T3和T1均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与T2和T3相比,T4处理的有机质含量和速效钾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在化肥减量17.7%的基础上,配施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