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教学做合一”思想落实到初中物理分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综合技能。教学中,应该创设教学情境,注重课堂导入方式,组织小组讨论,进行成果展示,开展自评和互评。从而有效落实教学做合一思想,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促进分组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思想;初中物理;分组教学;合作学习
一、 引言
“教学做合一”思想源自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论。他主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其中“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中教,在做中学。这种观点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是一致的。初中物理新课标理念以学生终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进而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为落实课标理念,实现教学做合一,采取有效对策,创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是必要的。本文结合初中物理分组教学的基本情况,就如何落实教学做合一思想提出相应对策,可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参考。
二、 教学做合一思想落实到初中物理分组教学中的意义
初中物理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技能,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和知识应用奠定基础。为促进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将教学做合一思想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是必要的,其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初中物理知识有一定抽象性,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导致上课不专心。针对这种情况,任课老师应该将学生分组,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在杠杆一节新课教学前,让各组学生自发组织开展社会访谈或寻找身边的杠杆等活动,拍成小视频课上展示,进而让学生明白物理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2. 引导学生探索未知,提高综合技能。为落实教学做合一思想,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合理分组,明确学习任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平等的同学关系,更利于培养学生思维沟通和表达能力。分组教学中,“做”就是让学生思考、交流、探索、总结,使之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逐渐构建初中物理知识结构体系,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的比较、判断、分析、综合、推理、知识应用等综合技能提升。
三、 教学做合一思想落实到初中物理分组教学中的策略
教学做合一课堂教学中,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基础知识水平、性格特征等,将每5~7名学生分为一个学习小组。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展示本组成果,并采用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才能对所学内容有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具体来说,教学中应该采取以下策略。
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任课老师应该研究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善于挖掘物理知识的生活原型,发动学生寻找案例,开展教学。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制作交互性课件,通过微课、多媒体视频的引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他们有效融入分组学习当中。例如,合理利用机械能这节内容学习时,利用计算机为学生展示三峡大坝利用流动的水推动水轮机转动做功的视频,在明确机械能定义和分类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探究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演示钢球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落撞击木块现象,记录木块移动距离,测量钢球高度,然后分析被撞木块运动距离长短的意义,得出学习成果。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将生活现象、学生自主探究结合,不仅落实教学做合一思想,还能更好地导入新课,推动分组教学顺利进行。
2. 学案导入,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不可忽视的一项基本技能,教学做合一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技能。为此,任课老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任务,导入学案,让学生思考和探究。要对问题巧妙分解,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设计多个小小的问题,铺设台阶,逐渐进步和提高。例如,光的折射学习时,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概念,对比光的反射观察并正确判定这两种现象,找出二者的异同点,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正确把握二者的联系与区别。通过眼睛看、脑子想,在阅读中降低学习难度,有效掌握知识。
3.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合作是初中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教学做合一思想也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围绕问题相互讨论和学习,各抒己见,启迪思维,相互借鉴,共同进步,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完成功、能学习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讨论,是否可以制造省功机械,并说出判断理由。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落实教学做合一思想,让学生主动融入小组合作讨论当中,同时还能深化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加深学生对能量的认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并有利于提高知识应用技能。
4. 成果展示,开展评价。成果展示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同时还能了解学情,检验学习效果。学习完成后,每组要推荐代表进行成果展示,阐述学习过程、想法和结果,由任课老师和同学评价。例如,电阻测定方法学习完成后,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利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电阻,并记录数据,开展计算,得出结论,然后进行学习成果汇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还能发现知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提高学习效率也有积极作用。
四、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物理分组教学中,通过落实教学做合一思想,不仅可以激发课堂活力,推动教学顺利进行,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提升自信,让学生有效掌握物理知识,发展综合技能,更好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也为以后有效学习奠定基础。作为任课老师,我们应该创新思维,科学安排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恰当分组,让“教學做合一”思想得到有效贯彻与落实,进而促进初中物理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侯怀银,李艳莉.“教学做合一”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13(8):16-23.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思想;初中物理;分组教学;合作学习
一、 引言
“教学做合一”思想源自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论。他主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其中“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中教,在做中学。这种观点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是一致的。初中物理新课标理念以学生终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进而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为落实课标理念,实现教学做合一,采取有效对策,创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是必要的。本文结合初中物理分组教学的基本情况,就如何落实教学做合一思想提出相应对策,可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参考。
二、 教学做合一思想落实到初中物理分组教学中的意义
初中物理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技能,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和知识应用奠定基础。为促进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将教学做合一思想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是必要的,其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初中物理知识有一定抽象性,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导致上课不专心。针对这种情况,任课老师应该将学生分组,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在杠杆一节新课教学前,让各组学生自发组织开展社会访谈或寻找身边的杠杆等活动,拍成小视频课上展示,进而让学生明白物理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2. 引导学生探索未知,提高综合技能。为落实教学做合一思想,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合理分组,明确学习任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平等的同学关系,更利于培养学生思维沟通和表达能力。分组教学中,“做”就是让学生思考、交流、探索、总结,使之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逐渐构建初中物理知识结构体系,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的比较、判断、分析、综合、推理、知识应用等综合技能提升。
三、 教学做合一思想落实到初中物理分组教学中的策略
教学做合一课堂教学中,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基础知识水平、性格特征等,将每5~7名学生分为一个学习小组。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展示本组成果,并采用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才能对所学内容有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具体来说,教学中应该采取以下策略。
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任课老师应该研究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善于挖掘物理知识的生活原型,发动学生寻找案例,开展教学。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制作交互性课件,通过微课、多媒体视频的引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他们有效融入分组学习当中。例如,合理利用机械能这节内容学习时,利用计算机为学生展示三峡大坝利用流动的水推动水轮机转动做功的视频,在明确机械能定义和分类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探究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演示钢球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落撞击木块现象,记录木块移动距离,测量钢球高度,然后分析被撞木块运动距离长短的意义,得出学习成果。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将生活现象、学生自主探究结合,不仅落实教学做合一思想,还能更好地导入新课,推动分组教学顺利进行。
2. 学案导入,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不可忽视的一项基本技能,教学做合一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技能。为此,任课老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任务,导入学案,让学生思考和探究。要对问题巧妙分解,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设计多个小小的问题,铺设台阶,逐渐进步和提高。例如,光的折射学习时,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概念,对比光的反射观察并正确判定这两种现象,找出二者的异同点,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正确把握二者的联系与区别。通过眼睛看、脑子想,在阅读中降低学习难度,有效掌握知识。
3.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合作是初中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教学做合一思想也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围绕问题相互讨论和学习,各抒己见,启迪思维,相互借鉴,共同进步,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完成功、能学习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讨论,是否可以制造省功机械,并说出判断理由。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落实教学做合一思想,让学生主动融入小组合作讨论当中,同时还能深化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加深学生对能量的认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并有利于提高知识应用技能。
4. 成果展示,开展评价。成果展示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同时还能了解学情,检验学习效果。学习完成后,每组要推荐代表进行成果展示,阐述学习过程、想法和结果,由任课老师和同学评价。例如,电阻测定方法学习完成后,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利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电阻,并记录数据,开展计算,得出结论,然后进行学习成果汇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还能发现知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提高学习效率也有积极作用。
四、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物理分组教学中,通过落实教学做合一思想,不仅可以激发课堂活力,推动教学顺利进行,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提升自信,让学生有效掌握物理知识,发展综合技能,更好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也为以后有效学习奠定基础。作为任课老师,我们应该创新思维,科学安排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恰当分组,让“教學做合一”思想得到有效贯彻与落实,进而促进初中物理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侯怀银,李艳莉.“教学做合一”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13(8):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