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长素-1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黏附因子表达的影响

来源 :基础医学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verQ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管生长素1(Ang1)基因转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ng1-rMSC)对内皮细胞黏附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经慢病毒载体介导构建Ang1-rMSC,观察VEGF刺激下不同时间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黏附分子VCAM-1和ICAM-1表达的动态改变。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黏附分子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HUVEC在20μg/L VEGF刺激下,ICAM-1和VCAM-1 mRNA水平显著升高,8h达到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4.2倍及3.2倍。不同浓度上清液孵育的HUVEC在VEGF刺激后,ICAM-1和VCAM-1 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下降;含70%Ang1-rMSC上清液孵育的HUVEC,VCAM-1与ICAM-1表达较单纯VEGF组显著下降。结论Ang1-rMSC上清液可抑制VEGF诱导的HUVEC黏附分子表达,通过Ang1基因修饰Ang1-rMSC用于抑制干细胞移植伴发的炎症反应具有可行性。
其他文献
电镜技术对动物病毒性疫苗种毒的监测李成(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哈尔滨,15000)根据"兽用新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的规定,对病毒性疫苗毒种标准要求,在毒种中不应有支原体和外源性病
科学家分析发现,鱼鳞中含有极为丰富的卵磷脂,它是营养大脑、延缓智力衰退的物质,医学专家视之为老年性痴呆症的“克星”。现认为,乙酰胆碱的缺乏是老年性痴呆的发病原因之一
目的探讨P27^kip110位丝氨酸(Ser10)和187位苏氨酸(Thr187)磷酸化形式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8例NHL及15例良性增生
为了帮助任课教师搞好毕业班的复习教学工作,我们选登小学语文和数学毕业试题于后,供教学时借鉴参考。
初次站在讲台上,最难忘的便是学生的目光…… 那是8年前的春天,我们一群即将毕业的师范生要到一所中等专科学校实习讲课了。按理说,读了十多年书,又进了师范院校的大门,对于
南阳:古地名,在今湖北境内.三葛:指三国时期诸葛瑾,诸葛亮兄弟及堂弟诸葛诞三人。他们博览群书,满腹经论,博学多才,是三位极富才华的能人。初时隐居在南阳,后来诸葛亮作了蜀
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引”与“放”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一个研究课题。所谓“引”,就是教师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创设良好的情境,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先把什么都告诉学生,
近年来,随着养禽业的发展,多联灭活疫苗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鸡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鸡新城疫(ND),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病毒性传染病。为了有效的预防这三种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