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与智慧的结合——棒球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ssddff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子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它在国际上开展较为广泛,影响较大,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
  棒球运动在美国、日本尤为盛行,亦被称为“国球”。此外,在台湾地区、韩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和拉丁美洲,棒球也极为风行。
  历史
  棒球运动已经有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希腊和印度的古代寺庙以及碑石浮雕上均刻有持棒打球的图案。
  近代棒球的起源据说是英国人移民至美国时引入的板球(cricket)游戏和波士顿地区常玩的跑圈子(rounders)游戏综合演变而成的运动。在经历了数次演变及许多不同的称呼之后,直到公元1839年,在美国纽约州柯柏斯镇(Coopers town,现今棒球名人堂的所在地)的戴伯特修订了原先的游戏规则,同时将这项运动定名为“Baseball”,并开始推行,而成为美国最风行运动之一。
  1845年,美国人亚历山大·卡特来特为统一名称和打法,制定了有史以来第一部棒球竞赛规则。规定的场地图形和尺寸至今仍沿用,并正式采用了棒球(Baseball)这一名称。其中多数规则条文迄今仍继续使用,棒球(Baseball)这一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因此,现代棒球运动源于英国而发展于美国。
  1839年,美国纽约州古帕斯镇举行了有史以来的首次棒球比赛。1860年,美国开始出现职业棒球运动员。1871年美国成立了“全国职业棒球运动员组织”;1876年该组织改名为“全国棒球联合会”。1881年成立另一个全国性的职业棒球组织,即后来的“全美职业棒球联合会”。1884年首次举行这两个组织间的冠军赛,即“世界棒球冠军赛”。此后,1910年时任美国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William Howard Taft)正式批准棒球运动为美国的“国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棒球运动迅速在欧洲各国开展起来,棒球运动已在世界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开展。
  1937年,在美国成立了世界棒球协会,后改称为国际棒球联合会,是世界业余棒球运动的最高领导机构,总部设在美国,会员国(或地区)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50多个增至113个。1978年国际棒联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国际棒球联合会于1994年将总部设在瑞士洛桑。中国棒球协会于1981年3月加入国际棒球联合会,1985年加入亚洲棒球联合会。棒球运动在欧洲,已有26个国家开展。“欧洲业余棒球联合会”的成员有意大利等11国。根据该联合会1978年的统计,参加棒球比赛的运动员约5万人,球场326个,并举办了“地中海杯”,“世界棒球锦标赛”等国际比赛活动。
  棒球项目1992年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并在2012年退出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这对棒球运动在全球的普及和推广来说,无疑是一个颇为沉重的打击。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棒球并不十分普及的中国,这项运动在北京奥运会后依然得到了蓬勃开展。
  棒球比赛基本规则
  棒球比赛规定,两队比赛,每队人数最少为9人,与其近似的运动项目为垒球。棒球球员分为攻、守两方,比赛时,两队轮流攻守。攻队队员在本垒依次用棒击守队投手投来的球,并乘机跑垒,能依次踏过1、2、3垒并安全回到本垒者得一分。守队截接攻队击出之球后可以持续碰触攻队跑垒员或持球踏垒以“封杀”跑垒员,当球落地之前防守队员如果接住球,则称之为跑垒员被“接杀”,如果投手对击球者投出三个“好”球,则跑垒者被“三振出局”。攻队3人被“杀”出局时,双方即互换攻守。两队各攻守一次为一局,正式比赛为9局,以得分多者获胜。
  守队队员按其防守位置及职责规定名称如下:投手,捕手,1垒手,2垒手,3垒手,游击手,左外野手,中坚手,右外野手。攻队入场击球的队员叫击球员。合法击出界内球且没有被场上防守人员接杀时,该击球员应即跑垒,称为“击跑员”,当投手投出四个坏球或者让球接触到跑者身体,则跑者“保送”上一垒(“好”球即为投手将球投入好球区且击球者没有击中球,“擦棒球”“界外球”和挥棒挥空也属于“好”球范畴,“坏”则指投手将球投在好球区外,且击球者没有挥棒)。击跑员安全进入1垒后,即称为“跑垒员”。
  棒球比赛的球场呈直角扇形,有四个垒位,本垒板用橡胶、软塑料和木板制成。要求固定在地上与地面平。1、2、3垒的垒包均为(38.10)厘米见方,用帆布缝制,内装棕、毛等软物,按规定固定在场上。边线以内的地区,叫做内野,超出内野的有效区,叫外野,由本垒到一垒和三垒边线延长,所包括的区域,就是有效区。球棒用木或铝制,球用明线缝球皮。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穿戴护具,防守队员均应戴手套,捕手及1垒手可戴连指手套。捕手要有面罩、护胸、护腿等护具,击球员要戴护帽。球鞋用皮革制,前后掌各有扁形钉3枚。
  棒球基本技术
  棒球基本技术由接球,传球,击球和跑垒组成。
  (1)接球:用双手到位接球,双眼注视来球,接球时双手应有后挫缓冲动作,以避免碰撞反弹出手。
  (2)传球:要用食指,中指及拇指持球。传球和投球一样,前脚要指向目标,传出时注意甩腕,投传后要把前送和跟进动作做完。传球姿势有3种,即肩上传球,肩侧传球,肩下或低手传球。
  (3)击球:有3中方法;挥棒击,执棒触击,执棒推击。挥击时,双手靠拢,前肘离身,小臂拉平,后肘不宜过于贴身,双足稍分立,挥棒时前脚伸踏不要过大,以免影响挥棒的准确性,甚至妨碍下一步的起跑。挥棒力量主要靠后蹬,转体,拉臂,甩腕。力量大的多用直臂挥击姿势,争取打出“本垒打”。另一种为了安全上垒,采用转体甩腕,双臂稍曲的动作,做到下棒快,棒轨短,打出迅猛而平直的安打球。触击法是双手轻执棒,平放身前,棒头稍高。
  (4)跑垒:击球后要利用挥棒的力量迅速迈出第一步,沿跑垒线冲向1垒。安全到达1垒后可以冲过垒位,但应立即返回。有可能更进一垒时,应按照跑垒指导员的手势,及早作好拐小弯的动作,用左脚踏触1垒垒包内侧后,奔向2垒。
  (5)滑垒:是为了避免守方的触杀,避免冲撞守队队员。滑垒共有4种姿势:单脚冲前坐势滑进;双脚冲前,单脚钩垒;双脚冲前从垒侧滑过后,翻身用手抓垒;双手冲前,用腹部滑进触垒。在滑垒中,双方均应注意避免互相冲撞和钉鞋伤人。
  (6)接杀:当击球者击出高飞球时,积极跑动,将手套张大,尽量靠近球的落点,使其落入自己手套,在跑动时,应该时刻注意是否有其他球员也要来接球,以免引起碰撞。在跑动时应该先跑到预定位置在张开手套。
  棒球是很适合中国人开展的一个项目。对提高学生体能、智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有极好的促进作用,其固有的综合特点是其它运动项目所不可比拟的。对于青少年来讲,棒球是最理想的一个项目,据国外相关机构调查:打棒球的学生不仅精力充沛,而且智商、情商水平更高,更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残酷竞争。
  (编辑 王娜)
其他文献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互动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欣赏水平,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提供更多帮助.就在美术课程中创设互动式教学情境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旨在秉承新课改精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并改正。及时做到课后教学反思能够让我们不断地检视自己,以最快的速度进步。我们应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对学业成绩的有效影响和对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作用已被许多研究者证实。城乡结合
随着知识经济影响的扩大,基础教育改革逐渐深入人心。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内容,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旨在落实新课程理念,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创建高效课堂。 With th
文章从几个城市的经验做法研究了在公交车占道发车、占道停车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怎样设置与管理公交站场,以及怎样综合开发以解决“停车需求日增”与“站场供给短缺”的矛盾.
在初中教学中,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教学特点,而对于物理的学习会让很多学生产生困扰.物理学科是理科,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物理学习和思维.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困境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绩和能力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从现有的教育来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坚持按照有效对话的原则来完成,促使师生交流、沟
【本刊2005年11月综合报道】创新型核反应堆和燃料循环国际项目(INPRO)是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大会决议于2000年启动的。该项目是基于由俄罗斯提出并获得诸多IAEA成员国
随着知识时代的来临,我国十分重视教育,教育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要对中学教育和教学进行不断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学教学的水平,更好地培养学生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中使用最为普遍的课堂教学形式之一,它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有效优化英语课程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