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作品的文学语言探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ei88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他十分擅长利用小说的语言承载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本文对贾平凹的长篇小说进行全面探析,目的在于宏观把握贾平凹与其独特文学语言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突出其在音律、方言和古代汉语使用方面的杰出造诣。
  关键词:贾平凹 文学语言 造诣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一
  很多人都认为,贾平凹身上有非常浓重的古代文人气息 秦川文化都凝聚在了秦腔之中,所以秦腔在陕西的诞生是理所当然的,很明显,贾平凹非常敬畏代表着秦地音律和秦人灵魂的秦腔。因此,他毫不迟疑地采用秦腔为自己的家乡来树碑,也就有了后来广受争议的长篇笔记小说《秦腔》。当然,这些争议大部分都比较浅显,没有对作品进行深切的谈论,更没有深入地探究其在艺术上的内涵,他们从未讨论过“《秦腔》是否关联着秦腔”这个主题。但是,能够仔细品读这部作品的也不乏其人,如肖云儒先生,他就指出了《秦腔》的灵魂就是秦腔。他认为,秦腔有着相当丰富的曲牌,能够非常容易的对各种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进行表达。作品中,利用秦腔赋予了夏天智和白雪独有的旋律,并将音乐融入到了他们的形象塑造当中。秦腔充斥在夏天智的生活之中,影响着他的为人处世,也给了他精神方面的依靠。对于白雪,秦腔贯穿了她的一生,从出生到成长,从交友到恋爱,秦腔主宰着她的命运,可以说秦腔就是她的灵魂。在探究《秦腔》和秦腔有何关联的时候,我们不要从秦腔帮助小说的方面入手,而是要意识到小说在修辞上借鉴和吸收了秦腔这种特色的声音。贾平凹利用秦腔作为声音的母体来把握整部小说的节奏,当然这也是该小说在语言使用上的特色之一。
  在写作时,作者对声音是十分关注的。而且在作家之中也有声音型、文字型和均衡型之分,均衡型作家的代表人物就是贾平凹。贾平凹从始至终都非常重视声音,而且对声音充满了敬畏。为了在创作中增添效果,贾平凹对于声音的运用非常严谨。在他看来,只有对词语、修辞手法和语句的韵律方面进行反复的推敲和筛选,才能配合所要表述的语言。同时,他在确定文章的节奏和语气的时候总是喜欢先念给别人听,用这个方法来调整文章的各个部分。这样不仅保证了文章的形式而且还能够达到“平声者意而安,上声者厉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直而促”的音、义方面的境界。
  所有语言方面作品的内在结构在理论上都存在这样的关系,虽然作品的整体意蕴与其音律结构的本质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架构是相同的。我们不能脱离开任何一方而单独理解音和意义,如果想要在诗学的层面上让音和意义表现得名副其实,那么就必须抛开它们的偶然关系,在结构上将两者关联起来,将其放到统一的结构当中去。对于音和意义的关系,贾平凹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对其形式和包含的韵味进行了升华,他认为,作者在写作时的情感和生命体验中同样蕴含着这样的关系,所以才会不厌其烦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他心中的优秀语言必须上升到情操和生命的层面,才能完成对当时人和物所表达出来的感情传达。他还认为,一部好的作品,在其身后必须拥有丰富的心灵层次的东西。新时期文学中的典型代表就是美文作家贾平凹,他以非常严谨的态度对待着语言的运用,语言在他的反复推敲和试验以后,会以一种近乎完美而且与他当时的生命状态和心境非常接近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就好像自己的灵魂和身体都融入到了语言当中。所以,贾平凹在语言方面具有非常浓重的风格化色彩,他的语言结构中包含着其内在的声音和独一无二的生命情感与心境。在作品中,贾平凹喜欢运用短小的语句和单音节词来表现声音,以便能够体现出一种安静、舒缓的状态。还有就是,他几乎在所有的段落中都采用呈现和转述声音与对话的方式来描写声音,可见其对声音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所以,在很多评论家看来,《秦腔》非常的复杂繁琐,而且其声音非常的杂乱和密集。当然,我们对于这些看法还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来为秦腔和贾平凹进行辩解,也没有探究其性格与气质的条件,只能从其作品出发,分析其声音结构,据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统一体之中内外充满了矛盾,其外表体现的是和缓、平和,内心却是焦虑、躁动。
  二
  从其背景入手,不能否定的是贾平凹的确生长在一个文化范围十分浓郁的环境中,生活空间的不断变动,使作者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语言形态。作者出生在陕西丹凤县,他对方言的追求完全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所以他对故土词汇的掌握和应用十分得心应手。贾平凹在从事文学创作以后,在对自己家乡语言方面的认知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抵触到脱离再到接受,最后终于欣赏甚至将其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事实上,他后期曾经大量搜集和整理散落在民间的那些优秀的古诗词,然后加入自己的思考,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借助自己笔下人物的嘴呈献给读者大众。这种做法,让那些即将消失的现代汉语中的原始含义得以保存下来,同时,贾平凹在这个过程中终于找到了自己寻觅已久的符合自己口味的语言形式。而《秦腔》正是他在这个时期最为得意的一部作品,所以这部长篇小说的语言风格就是作者在语言塑造上的一个巅峰,它是一种日常化和生活化创作追求的典范。
  《秦腔》是一部长篇小说,它的背景是作者曾经生活过的“棣花街”,所以在这篇小说中最为突出的语言特色就是作者在方言上面的应用。小说中无论是人物的表达语言,还是故事的叙述都具有浓重的方言色彩,如小说第六章上善和金莲的对话:“上善转过清风寺拐角,金莲却站在那里等着他,伸手把他额头上一撮耷拉下来的头发往谢顶处抹上去,说……上善说:‘他和秦安是越来越尿不到一个壶里了,以后难做事的就是你我哩。’金莲说:‘也活该秦安是软蛋,听说乡上都有意思让他们换个位的,有这事没?’上善说:‘我问过他,他板着脸说:你听谁说的?我就没再问他了。’金莲说:‘突然间要请客,会不会是乡上今日通知这事呀?’”从这一小段对话中就不难发现,其中随处可见地方性的习惯用语和带有地方特色的专用名词、动词等。
  另一方面,整片文章中还引用了许多古语的原始含义,古语和方言的相互融合正是贾平凹所追求的一种语言风格。例如,小说中随处可见的拿作、受活、害娃、活人和逊眼等,拿做其实应该理解为刁难、难为的意思,而害娃则应该是怀孕的意思,也正是因为这些古语被恰到好处地应用到小说当中,才突显了某个场景某种环境下的气氛,使整片文章的味道都变得不同起来。   贾平凹自己曾经表达过这样一种观点,其实中国汉语的意义是千变万化的,有很多名词或者动词追究起来都有十分丰富的含义,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及受到各个地方不同背景的影响,导致它们失去了自己原本的“样子”。所以,他在使用这些词汇的时候,通常是先还原它们的本来面目,然后再加上自己的理解,运用到人物的叙述当中,这样语言也就变得具有生命力了。例如,大家都经常用到的“糟糕”一词,一般人都知道它代表的是不好、坏了的意思,但贾平凹却这样用过:天很冷,树枝全僵硬着,石头也糟糕了。这就是对一个词语在意义、词性、使用环境和表达色彩上面的变异,而这种做法不但没有失去原本所要传达的意思,而且还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可谓是一大突破啊。
  三
  通过上文叙述不难发现,贾平凹在语言方面的实践,尤其是方言、古语方面的使用是非常值得人们研究和学习的。贾平凹是“五四”运动以后的现代汉语文学家,他将传统和民间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并且独创出一种“古意”的氛围。他在《秦腔》这部小说中充分发挥了自己在语言方面的优势,不但宣扬了文言文的韵致,而且让读者体会到一种即将远逝的语言世界。在那个时期,热衷于古典汉语的文学家并不在少数,但是像贾平凹这种在长篇笔记小说中也可熟练并且灵活应用古典语言的人可谓少之又少。在《秦腔》中几乎随处可见文言文的影子,作者像变魔术一样,从文体、词汇和句式等多方面、大范围的将其融入到现代汉语中,这种手笔是十分罕见的。但是也正因为这样的行为,才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古典汉语是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生存力的,所以其仍然可以作为一种资源,被我们开发和利用。
  在贾平凹的思想意识里面,古典汉语和方言其实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他并不热衷于普通话,所以他觉得自己根本就不会说普通话。可对于古汉语,对于山西方言他却可以信手拈来。他从内心深处觉得,如果古典汉语想要永远生存下来,就必须要维护好各地的方言。他认为,无论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还是一个时代,其最脆弱的语言形式就是方言,在强大的通行语言和官方语言面前,方言是可以随意被修改、摒弃和驱逐的。大文豪索绪尔曾经说过:“方言上的分化在各地得到了证实。我们不易看清楚这种分化,是因为各种方言中的一种得到了作为文学语言(此指广义的通用书面语——引者)、政府公用语或国内交易流通语的特权地位。得其荫庇,只有这一种方言通过文字的遗迹被传播开来,相反,其他方言则让人感到的是不美观不洁净的上话或者公用语的歪曲形态。也可以说,被文学语言所采用的方言屠杀了众多的其他方言。”这种观念与贾平凹可谓是不谋而合了。或许正式因为有来自不同方向力量的支撑,贾平凹才可以大胆的用自己在方言和古典汉语方面的天赋,创造出《秦腔》这部优秀的长篇小说。的确,小说《秦腔》在语言方面的突出表现,绝对值得世人惊叹。其中每一段人物的对话,都可以找到贾平凹对方言和古典汉语的注重,以及围绕着它们开展的创作实验。这种勇于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这种大胆的尝试,为“五四”运动以后文坛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所以说,如果某次实践中没有个体生命、文化和人性的探索,就不会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如果我们一直都坚持传统的思路,那么永远都无法创造出新颖而又伟大的作品。《秦腔》是一种突破,无论是在韵律的使用上,还是在语言的表达上,都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像贾平凹这样几乎用韵律操纵语言的表达,用声音控制结构的作品真的不得不让人佩服。但更为奇特的是,他在这种特殊音乐格局下的语言表达中,还大面积地加入了古典汉语和方言。而这种加入不但没有给读者一种“陌生”和“异样”的感觉,反而让人眼前一亮,受益匪浅。这种意义和价值到近些年终于被认可,并且值得庆幸的是,在贾平凹的努力下,国际社会已经开始重视对方言和古典汉语的保护。他在《秦腔》中语言的文学含义,已经慢慢渗透出来,这种高保真的语言要比虚拟生态的文化意义高深的多。所以,对于贾平凹语言特色的探析,对于《秦腔》的赏鉴是需要继续的,从中我们将收获更多。
  四
  对贾平凹而言,语言是写作上最为重要的元素,如果说一个作家对自己的民族语言产生了创造性的影响,那么他也就对母语做出了贡献,这种关系是作家们毕生所渴望的。作为一种新语体,现代汉语的历史还不到一百年,是最年轻的语体,所以在它的运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可能性,这也给使用者提供了非常多的机会去影响它的发展。令人惋惜的是,我们过去夸大了部分作家在语言方面的地位,其实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一位真正意义上对我们语言的发展史产生变革影响的语言大师。因此,我们要非常警醒地对待所有的语言法令戒律,要敬畏所有的语言探索者,我们不仅要对当代汉语陷入窘困境地进行检讨,还要深切地探究像贾平凹这样主动、执着追求汉语写作的作家,我们要以这样的基本立场和工作态度面对待语言的建设工作,这也是本文创作的最终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 张丽军:《新世纪乡土中国现代性裂变的审美镜像——读贾平凹的〈秦腔〉与〈高兴〉》,《文艺争鸣》,2009年第2期。
  [2] 刘志荣:《缓慢的流水与惶恐的挽歌——关于贾平凹的〈秦腔〉》,《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3] 王尧:《重评〈废都〉兼论九十年代知识分子》,《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3期。
  [4] 张学昕:《回到生活原点的写作——贾平凹〈秦腔〉的叙事形态》,《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3期。
  [5] 鲁晓鹏、季进:《世纪末〈废都〉中的文学与知识分子》,《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3期。
  作者简介:吴文杰,女,1962—,内蒙古赤峰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对外汉语,工作单位:赤峰学院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水族豆浆印染工艺历史悠久,是水族先祖自北方濉水流域南迁到都柳江上游两岸定居以来世代传承下来的一项民间手工技艺,其魅力体现于是水族剪纸艺术与实用性完美结合的一种表现形式,图案造型是水族民俗生活形象的艺术再现,洋溢着人情、神韵和寓意寄托的象征以及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的意义。  关键词:豆浆染 图案造型 寓意寄托 象征性  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识码:A  一 水族豆浆染制作工艺  水族豆浆印染技
期刊
摘要 鲁迅作为新文化的代表,同时也对现代书籍设计有着重大贡献。其书籍设计作品有着民族性强、具有象征意义等特点,另外在书籍设计中,经常借用图案或绘画作品,这也成为其设计的一大特色。他的作品字体设计巧妙,版式安排打破常规而且配色十分质朴,这些都形成了鲁迅书籍设计作品朴素的美。他独树一帜的书籍设计特点,时至今日仍影响着当代书籍设计。  关键词:鲁迅 书籍设计 审美特性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凤,又称为朱鸟、丹鸟、火鸟、鹍鸡等,在楚文化中,凤鸟被奉为本氏族的图腾加以崇拜、尊爱。而凤鸟作为“百鸟之王”,能够带来祥瑞光明。几千年来,凤鸟已经飞越了楚国的边界,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祥瑞与美丽的化身,寄托着心中美好的祝福。楚凤题材的纹饰运用于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过去楚凤纹饰多用于宫廷、民间的工艺美术品中,如今经过历代能人巧匠的丰富想象力及艺术创造力将楚凤的艺术魅力及民族形式展现出来,成为中
期刊
摘要 随着艺术领域的不断更新发展,众多的艺术与设计的界限趋于模糊,平面设计艺术当然也受这种时代潮流所影响,创作中就应用了绘画语言的风格及其各种表现形式,以扩张平面设计的艺术表现效果。本文以绘画艺术的图形语言为视角,分析它在平面设计艺术中所充当的角色,以丰富平面设计艺术。  关键词:平面设计 艺术风格 绘画语言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绘画艺术对我们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它拥有视觉艺术形
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秦皇岛城市户外广告对城市文化的视觉影响与创新性,从秦皇岛户外广告的内外环境出发,结合了秦皇岛本地区户外广告的视觉影响进行叙述。本文还结合了如何使城市户外宣传广告的设计与城市文化更好地与广告媒体在视觉上相结合进行了探讨,更好地突出了户外广告的巨大作用,使其成为宣传秦皇岛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以期通过秦皇岛城市户外广告的有效宣传,提升秦皇岛城市文化和旅游城市的地位,为更好地促进城市发
期刊
摘要:苏童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个独特而富有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其间无处不闪现着少年视域的选择,本文以此为切入口,通过对“香椿树街”和“枫杨树村”两个系列的文本细读,论述苏童小说中少年世界和成人世界的不同,以及他们迥异的价值追求与深藏背后的政治文化寓意。  关键词:苏童小说 视域世界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苏童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当代作家,在苏童的小说世界里致力经营的题材领域有四
期刊
摘要:“穿越小说”作为近年流行的网络文学,通常以文本中“穿越时空”的人物经历为主要线索。本文主要以“穿越小说”为主体,探讨了现代意识中的历史人物、历史偶然性影响的现代个体、具有个人独立意识的女性这些古今交错的表现对象。  关键词:“穿越小说” 现象意识 人物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中文网络穿越小说是从2006年至今在网络上较为流行的阅读类型。(下面将中文网络穿越小说简称为穿
期刊
摘要:学界对于杨育泽的长篇小说《拐·拐·拐》的研究很少,个别学者是从女性命运或者从探索西部开发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尚未见有学者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来研究作品,本文将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从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两方面展开论证,揭示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挖掘作品的深层内涵,从而更好地解读该小说。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 人类与自然 男性与女性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有“中国第
期刊
摘要:谈歌的新反思小说在小说文本中以旁观者和亲历者的身份构建了双重“叙述主体”的复调回响,并以此将历史与现实交替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形成历史与现实的鲜明对比,由此引起人们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在当代社会中重新审视、反思历史,寻求历史上曾或隐或现的崇高精神。  关键词:新反思小说 旁观者 亲历者 双重叙述主体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谈歌作为20世纪90年代“现实的冲击波”的代表作
期刊
摘要:巴金代表作《家》中的觉新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这一形象反映了封建专制主义重压下懦弱、苟且的国民性,让人们看到封建专制主义对青年人的残害。特殊的历史背景及原因形成了觉新诚实、善良、懦弱、缺乏反抗精神的性格,他是一个旧时代的牺牲品,同时又是一个新时代的“多余人”。  关键词:《家》 觉新 牺牲品 多余人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的代表作《家》有着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