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学校体育运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k9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对学生的健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体育的教学与训练,不仅锻炼出健康的身体,更能治疗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保障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体育 心理健康教育
  
  新一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全面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乃是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人的迫切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据统计,在我国大学生中,大多数属于心理健康者,但也有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分别患有恐惧症、焦虑症、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和情感危险。早在1989年《人民日报》曾报道杭州市《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对策研究》的结果:在2961名大学生中16.7%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心理健康不良已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另据北京市16所大学的调查,因心理健康原因休学和退学人数分别占37.9%和64.4%。因此,学校体育在加强身体素质锻炼的同时,应特别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本文试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及相关文献依据出发,浅谈学校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是人体健康的三大要素之一。从狭义上讲,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和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的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同步。由此可见,心理健康至少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的适应与发展的心理状态。所谓“适应”是指个人通过做出身心调整,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有效的生存状态的过程。而“发展”是指个体的成才和才能品质在时间上所产生的积极变化。如果要达到心理健康,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第一,能正确认识自我,不妄自尊大,又不自暴自弃,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第二,有健康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三,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保持平静的心境,清醒的头脑,不冲动。第四,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五,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第六,具有坚强的意志。第七,有明确的做人标准。第八,有正确的奋斗方向等。
  
  二、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功能
  
  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三大系统,即卫生系统、社会系统和教育系统。在教育系统中,体育学科在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态,排除心理困扰、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和提高心理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特殊作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工具。直接培养并训练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教育学生自知、自助与助人,以及培养学生耐挫、乐群与敬业等品质的育人功能。
  
  三、学校体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体现
  
  1.教学活动和运动锻炼是发现学生心理障碍的重要手段
  体育教学是进行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过程。这个过程学生所表现出的各种情绪又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学生在学习过程和身体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只要教师细心观察,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如果学生孤僻,那么他一般不会参与群体性的活动,如果学生存在胆怯心理,那么他就不敢练习跳高或跨栏等项目。另外一方面,在学生运动的动作过程中也容易看出其存在的心理缺陷,比如在篮球比赛过程中,有的同学想传球又想投篮,结果延误时机,导致传球不到位或投篮不进,这说明该名同学缺乏果断或有紧张心理。因此,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和运动锻炼能发现学生的某些心理障碍和缺陷,从此种意义上来说,学校体育教育成了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的检测表。
  2.体育锻炼能使紧张的情绪和抑郁的心情得以宣泄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竞争性的增强,人类需要一定的宣泄求得心理健康平衡,这宣泄的最佳方式就是体育运动。现在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压力范围亦越来越广,不仅承担着自己学业的压力和就业的社会压力,还承担着父母望子成才的家庭压力和人际交往的情感压力。众多压力使学生的心灵空间变得狭小和闭塞,极易形成心理疾病,甚至犯罪。而体育运动的刺激性、宣泄性和冒险性,使它成为宣泄情感、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之一。体育运动能有效地改善情绪,为郁结的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有效地宣泄坏心情,尤其是遭受到挫折后产生的冲动能被升华或转移,使激烈的情绪状态在体能的消耗中逐渐减弱,最后平静下来。目前,国内外研究认为,运动锻炼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其可能性理论依据是转移机制和内啡呔释放机制。一些实验性研究显示有氧运动练习对情绪,特别是抑郁和焦虑的个体有积极的影响。
  3.体育竞赛活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良品质
  学校通过体育竞赛这一特殊的身体活动形式,在裁判的公平、公正的执法下,以身体的运动能力和技能优劣进行挑战,超越自我。在不同的项目比赛中,心理素质的要求程度不同,比如乒乓球,要求心理沉着稳定。心理素质差,易导致心理紧张,心理紧张又会导致肌肉僵硬,肌肉僵硬必然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而田径项目中的长跑项目则更多要求运动员的耐力和毅力。体育是一种竞争,在竞争的过程中体验每次成功的喜悦,同时在挫折与失败中得到锻炼,克服困难,不屈不饶的良好意志品质得到增强。另外,体育竞赛是在严格的纪律与规则下进行的,既有着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既合作与竞争,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4.体育群体活动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
  心理学家认为,“适应”和“发展”是人类的两大任务。某一特定适应水平随着个性生理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当原有的适应平衡被打破时就需要有高一级心理机能和个性品质才能适应。而高一级的适应就是发展。体育运动具有群体性和公开性,体育教学是以班集体的形式进行的,且主要是在户外,在体育群体活动中,有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交往和互动,人际交往具有一定的群体多向性。在群体运动中乐意与同学、老师交往的同学一般具有广泛的人际关系,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喜人之喜,优人之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群体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一种模拟,体育精神是现代社会精神的缩影。在体育活动中,伴随着顺利和挫折、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群体和个体,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体验。在老师的引导教育下,学生通过这种体验去认识体育,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并将这种认识升华到一种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做准备。
  5.体育教学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意志力的提高
  随着现代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学生从小受优越条件的影响,缺少艰苦环境的锻炼,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养成了怕苦怕累、意志力薄弱的脆弱品质。体育运动在培养学生意志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体育活动一般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等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时,要受风吹日晒,要承受皮肉之苦和失败的打击,这个过程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所以,体育教学活动,不但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更能有效地磨炼他们的意志。
  6.不同运动项目对不同心理缺陷所起的调适作用体育锻炼不仅培养健康的体魄,更能培养健全的心理。作为调适心理缺陷的手段,体育教学应有计划、有针对地进行,对不同的心理疾病采取不同的体育项目治疗,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同时还要考虑到参与者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起到显著的效果。经常参加缓慢持久的项目,如太极拳、瑜珈、慢跑、射击等,能帮助遇事急躁,感情冲动的人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经常参加公开的激烈的体育比赛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等,能帮助遇事紧张,发挥失常的人调节心态,沉着、冷静地应付各种临场突变,“久经沙场”后,遇事就不会过分紧张。如果经常参加挑战性的项目,如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跳高、击剑等,能有效地消除优柔寡断、忧郁不决。如果经常参加群体性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接力、拔河等,可帮助孤独、怪僻、不合群的人调节心态,逐步适应与同伴交往并热爱集体。
  
  四、结论和建议
  
  1.学生健康问题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学校体育不仅在健身方面,更在健心方面和适应社会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2.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和运动锻炼能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缺陷。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多注意学生的心态,并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治疗。
  3.建议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标准与体育学科的特点有机结合并具体化,制定出适合各种学生群体,各个年龄阶段,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心理健康检测和评量。
  
  参考文献:
  [1]王启明,等. 体育与心理潜能开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蘭自力,等. 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报,2002.
  [3]杨贵军,张新安. 体育锻炼对心理缺陷的影响和改善作用[J].体育学刊,1999.
  [4]江光荣.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
  [5]华之生,等.大学体育教程[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妊娠】8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8例过期流产者,服米非司酮25mg,2次/d,共3d,第4日晨空腹服米索前列醇600μg,4~6h后无组织排
[摘要]排球下手发球的教学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起点,突出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是自主性学习的内驱力,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方法以及自觉程度与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密切关系。自主性教学的效果比传统的非自主性教学好。自主性教学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特征,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关键词]自主性教学 非自主性教学 排球下手发球    体育教育的全面性、自主性是当前素质教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予高锰酸钾熏洗治疗;观察组予熏洗方坐浴熏洗治疗。结果:观察组
日本环境法的调整方法除规制方法之外,还有综合性方法、经济方法、信息型方法、行政指导、环境协定、事后措施等非规制调整方法。规制方法与和非规制方法各有其优劣,要兼顾公
目的:观察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的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首剂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d早餐前服药,每天测血压q6h×3次,至第7 d,降压效果不佳时,则将非洛地平缓释片
目的:研究血栓通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231例脑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常规给予抗血小板、神经营养、脱水、防治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加用血栓通,对照组按传统方案加用低分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经化疗后促进康复的有效方法,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帮助其恢复健康。方法:对212例肝癌疑似病例进行身体检查,采用甲胎蛋白(AFP)、影像学检查B超和CT肝扫描诊
2005-01~2007-01,用中药配合高压氧治疗冠心病8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80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
目的:通过对2000-01~2009-06 107例机械瓣替换术患者术后3个月~9年心功能测定,评价心脏机械瓣替换术疗效。方法:全组病人均在气静复合麻、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二
目的:探讨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并减少其复发的有效途径.方法:两组治疗期间均在非月经期,每晚睡前用专用盆以2%~4%碳酸氢钠液清洗外阴阴道(不可用抗生素洗液),治疗组将达克宁栓1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