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掌控未来,用手掌能把握未来么?要不我们怎么老说”双手创造财富!”
对于丁海这位年轻的私募基金人来说,1991年大学毕业后在中国股海中几经沉浮,从2万元起家,到现在一亿元的家产,在这16年中并非一帆风顺,但是其中的酸甜苦辣,想必只有他自己知道。
在别人的眼中,丁海已经达到财务自由,将近一亿的家产,怎么也够花了!
但是,我们有个疑问,在这样“财务自由”的家庭里,是否就不需要理财规划呢?如果把丁海的私募基金公司事业比作他的左手,他的家庭就是右手,两者缺一不可,又该如何平衡呢?而作为一名专业的投资人士,他在股海的沉浮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本期,理财专家Selena女士和读者分享丁海投资经验的同时,给这个幸福的三口之家支了什么招,让丁海夫妻都心满意足了呢?!
Part One左手――丁海的投资事业
丁海 22岁从上海某著名财经大学毕业后来到深圳,91年开始,丁海把自己所有的积蓄2万元都投入到股票上,投资态度极为激进。财富来得快,也去得快,丁海在股海上几经沉浮,终在95年底,投资全军覆没。丁海大病一场,痛定思痛。丁海用了半年时间休养并分析自己的得失,重新进入股市。丁海的年轻气盛逐渐被稳重代替。让我们一起来体味私募基金人的股海百味与“舍”“得”人生吧!
“舍”人生—--1993年的453万股票资产,两年后缩水为7万
理财师Selena――资产缩水到了如此少的境地,怎么回事呢?
丁海 ――算是操作失误吧,去作了自己不熟悉的期货,最后只有清仓啦.,
“至今,我已经在股海里游了16年,刚开始时, 我只有两万元, 但到1993年时我已经炒到4百多万的身家了。自己觉得就很了不起了,每天交易时间就到证券公司的大户室坐坐,有时一天就能赚几万元,我觉得自己简直就是摇钱树。有一个期间,我每天就下午1点多去股市,看看行情,下下单,赔了也不心疼,赚了也觉得就该是自己的。那两年,天天上馆子,谈恋爱,去商场买东西,看到喜欢就买,从来不看价钱……”
“但到1995年,我只剩下7万元。看着期货更刺激,就拿着对交易股票的那种感觉去做,结果越炒越红了眼,简直不相信自己“超强”的股票水平怎么会这么不灵光,期货算是我的‘克星’。做期货时, 最惨的一天, 我亏了80万。最倒霉的是, 我那阵患上肝炎,需要住院。本来还想在股市上搏一搏,能打个翻身仗,把从期货亏的钱赚回来。可天天不仅看不到大盘,还每天注射进口药水和吃一把把西药。那高涨的医药费,头一回觉得自己的钱花得很心疼。
后来一位朋友探望我,说:这么年轻的人,有什么舍不得?后来,我想,对!有舍必有得,失去只是金钱,得到的可能会是丰富经验和教训。”
理财师总结
投资的动作很简单,只有买与卖,但是衍生出来的结果却是千差万别的。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不断反思:造成投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何在,其中很重要的是在投资失利后剖析自己,严格找出犯错的原因,是自己对股票判断错误还是没有止损呢?相信在下次遇到同类似的情况时,就知道该怎样去防范了。只有经过不断剖析和检讨,才会降低错误的发生,提高赢的机会。所以丁海是用了四百多万买了个教训,却为以后投资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得”人生------得到投资经验 收益丰厚
理财师Selena――“什么力量把你拉回正常的股票生活轨道呢?”
丁海 ――“经过半年养病,我不断反思,扪心自问,什么短线高手,只是幸运,自己根本不懂投资真谛,投机就有我的份。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归零学习,才能增长投资的功力。”
“从1996年到2000年,我逐步改变自己短线炒作的投资‘病症’并形成自己的投资理念-----锁定收益, 崇尚价值投资。具体来说, 收益达到预期, 就将收益的40%买稳健型的蓝筹股,坚持在技术面与基本面分析下才做稳妥的股票买卖。”
“期间, 我阅读了不少证券公司的研究报告, 还专门去学财务, 但后来发现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绝不可轻信, 技术分析有很大的局限性, 总体的经济分析愈来愈像天气预报, 经常东边的太阳和西边的雨, 变成让大家-------你猜、我猜、我们猜猜猜的游戏。其实终究在股票市场上, 我觉得除了有敏锐嗅觉外, 还要去咀嚼投资大师的投资智慧,形成自己的看法,投资成绩才会逐步好起来。”
理财师总结
如丁海这样的投资者, 相信在国内很多。像巴菲特、彼得林奇、安德烈.科思托兰尼, 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昭示着投资一定会有规律可寻。作为平常人的我们不防从他们的投资哲学中炼炼金,但要记得要活学活用!长期投资并不是从一而终抱着股票不放,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是大量地集中投资并进入上市公司的核心层的做法也不是我们可以企及的,但他经过分析并只等低价买入却是可以效法的。我们不防看看与大师的区别:
从投资策略上,投资大师是保住资本、确保资产稳定增长;一般投资者是希望从股市拼命赚钱,但可能最后连老本都保不住。
从风险控制方面,投资大师是精算风险,不愿意现况超出掌控;一般投资者是追逐高风险高报酬,很容易颗粒无收。
从投资决策上,投资大师都严守自己的逻辑与纪律;一般投资者是跟风、人云亦云,也就会“追涨杀跌”。
从投资交易成本上,投资大师是尽可能省下不必要的支出;一般投资者是忽略交易成本的侵蚀,短线频繁,赚的都没能把亏的弥补上。
从投资领域上,大师是只投资自己熟悉的;一般投资者买了什么公司自己都不了解,以至经常发生该卖时不卖,该买的时候却害怕买。
理财师Selena――“我们知道你在2002年时,和别人合伙开了家私募基金的公司,在股市跌跌不休的年代去开公司,是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丁海 ――“随着调整了投资策略, 我个人财富的重新高速增长,极大增强我的信心,基于对长线价值投资的清晰理解。我希望为更多的人进行理性投资,所以就在2002年初和朋友合伙开了公司。”
“其实我在东山再起时, 就已经有了很多的追随者,但2006年前,我公司基本都是亏钱的。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和这些忠实的‘粉丝’喝喝茶、打打高尔夫球、到处去看房子买商铺收租金。要一个常年浸在股市里头的人不讨论股票,只是去收一下两三万的租金,这样的日子真是很难受的,我简直觉得自己步入退休时代,廉颇老矣。”
“偶尔,我像一个猎人,趁股市有个小小回调,炒个短线差价打打牙祭;更多的时候,我像一个农夫,给‘粉丝’说价值投资,为春天的来临播种。因为我相信中国的GDP每年都高速增长,而作为温度计的股市年年都跌的情况是不正常的。”
“也正因为自己开公司,年年亏,我作为一个经营者去思考自己公司的运作时,思维方式的转变也影响了我对上市公司的分析。准确来说,我以企业的管理者而不是证券分析师的角度去关注我认为可以投资的公司,结果是,当牛市来临时,我和我的粉丝已经做好准备!”
理财师Selena――“准备?,后来怎么样呢?”
丁海 ――
“我们找到可以低吸并长期投资的公司。你想一下, 在股市起来时, 最受惠的是什么公司? 券商!看看中信证券, 你就知道了我们的收益吧, 到现在为止,两年20倍。当然这只是我们组合中的一个公司。”
“投资策略为我和客户带来丰厚的收益,从小虾米变成大鱼,当然大鳄是谈不上的。但另一方面,我作为私募的经理,更难的是与我的客户沟通,总会有意见不一致的地方. 如何坚持你手中所拥有的,而不是随意的赎回和对比别人的收益率!如何在市场疯涨的时候,理性地分段斩获。并在市场大调整时,如何不恐慌?!
“其实,投资成功的关键因素中,最终决定你命运的,不是股票市场,而是投资者自己的心理!试想一下,当别人的股票在疯涨,而你的不涨的时候,最难的是你仍然坚持你自己的选择!股票总是青睐那些对它坚持的人,当然,前提是这只股票是好股票!”
“你看看现在的招商银行,我相信有很多的投资者买过这只股票,我们过去三年一直投资招商银行!作为一间总部在深圳的股份制银行,我们经常去走访,认为这是一间值得投资的银行,从04年上市到06年的9月份,我们一直吸纳,但它一直徘徊在6元到8元之间,你能忍受这两年吗?当07年上半年,许多股票都涨上天了,它就像一直蜗牛还在慢慢爬,你会不会嫌它慢,抛掉呢?直到现在,我们还是非常看好这只股票,只要它的基本面不变,我们还是一直持有,它是我们长线投资组合中的一只股票。”
理财师总结
其实好股票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知道招商银行是好股票,问题是你认同了,但你没有买,或你买了,但在什么价位买,或你在什么价位卖?而这反映了什么呢?股票市场是由人组成的,心理因素影响市场价格波动,从而也影响了每个人的投资行为,进而影响到你的投资业绩。
向专家学投资,其实,不仅仅是看专家买什么股票,更重要是从专家身上找到他为什么成功的原因。从丁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老掉牙的“价值投资”再次显示它的威力。而我们从丁海‘成功――失败――成功的心理轨迹’上,看到他善于思考和努力改变并最终形成自己的投资理念。95年前,赚钱对于丁海是一种运气,95年后,丁海更多地去研究中国特定的经济历史与政府决策,更多地去分析投资热点来源与公司的价值,更多地去培养自己忍耐与坚持的投资心理与态度。职业的投资人士与业余的区别就在于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洞悉和把握。
所以,在投身股市前,先问自己:
1) 你了解股票市场吗?
2) 你对中国股市的信任程度有多大?
3) 你期望从股票投资中得到怎样的回报?
4) 你是一个短线投资者还是长线的投资者?
5) 如果突如其来的股市大跌导致手中的股票暴跌,你能忍受多久和多深的跌幅?
记住,投资前,先对自己进行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测试。
Part Two右手――丁海的家庭
―――现在的丁海拥有令人羡慕的家庭,一个温柔持家的太太和一个可爱机灵的两岁儿子。虽然已经达到财务自由,但生活当中有些特殊的规划需要理财师给予意见。
风险保障―――家庭安全垫
理财师Selena――“在许多人的眼中,都认为你的家庭已经财务自由了,你自己是怎么看的呢?
丁海 ――“财务自由是见仁见智的,我的看法是到了某一个阶段,多少钱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做什么事情去影响别人。对于将来,我总在想:50岁退休,我和我的家人需要有什么样的风险保障?”
理财师总结:从丁海目前个人与家庭的现金流来看,流动资产占比 75 % (流动性资产/总资产),资金的流动性是非常充足的,但从现有的理财金字塔来看,却是不平衡的。丁海只给自己和妻子买了各50万的意外险和各100万的医疗险。对于一个年收入为800万的家庭来说,每年所交保费只占 0.75%,是不合理的。另一方面,在寿险保障上,配置不平衡,险种单一。
理财师Selena――“可以问一下,当初你为什么选择意外和医疗险呢?不考虑其他的保险了吗?”
丁海Selena ――“我不大相信保险,当初买这两样的保险纯粹是朋友介绍,卖个人情的, 同时, 95年那场病让我觉得必要买医疗险。许多人都介绍保险产品给我,我一看收益,不行,那么低,我还不如自己操刀,对吧?别忘了我是做投资的。”
理财师总结:从丁海的情况来看,有以下个误区:
1. 保险是风险的控制阀,它的功能是投资所不能完成的。
保险是以明确的小投入来弥补不明确的大损失,保险金在遭遇残医病死的重大变故时,可发挥周转金、急难救助金等活钱的功能。而你的股票、基金、公司股权在变现就急时,就可能面临折损及亏本的境况,得不偿失。即使像李嘉诚这样富有的人,也不吝金钱给自己和家人买了足够的保险。
2. 保险不能胡乱买,也不是买得越多越好。
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保险和多少保险呢?具体来说,选择的方式,可根据收入、工作性质、医疗需求、生涯规划等各方面加以考虑。专家建议“双十原则”来估算适当的保费预算和保额需求,即保费支出以年收入的1/10为原则,保额需求为年收入的10倍,若支出超过1/10,恐怕会造成经济负担,保额需求过大,恐怕是浪费。
从丁海的情况来看,我们估计,丁海一家应有8000万保额,年交保费上限为80万元, 在保险产品上要考虑定额寿险、终身寿险、重大疾病险的品种来建筑风险防护网。
特殊规划――-1.创业设想
丁海 ――“你知道我的太太是广东人,喜欢煲汤,做的菜很不错,但最近她有点不开心,天天和我吵着要开家靓汤餐厅,我觉得她不是做生意的料,不知道为何有这样的想法?你帮我劝劝她!”
丁海的太太,大学毕业两年后就结婚了,至今十年。理财师与她相识有一段时间,便有以下的对话:
理财师Selena――“听你的先生说,你挺想开一家以卖靓汤为主的餐厅喔,那不错呀,可以让更多的人尝到你的手艺!”
丁海的太太――
“是有这样的念头。我喜欢烹饪,尤其喜欢煲汤。前段时间,有电视台的朋友请我去评价一下他们的美食节目,结果,他们说,这么好的手艺不要浪费,不如开个餐厅,既可赚钱又可受惠于人呀,不要老呆在家里,都没人认识了。你也知道,我一怀孕,就不再上班了,现在孩子都两岁了,马上就要上幼儿园。我也觉得自己的生活会越来越闷的。”
理财师Selena――“那你打算怎么开?你的先生的意见如何呢?”
丁海的太太――
“电视台的朋友就说入股,大家凑钱,但主要还是由我负责,餐厅的菜式主题、师傅的培养呀,想一下,开好了也不容易,就想老公帮忙。老公开公司,又分析那么多的行业,有点经验吧。但我老公不喜欢,他说隔行如隔山,两人都不熟悉餐饮业,开了会倒闭。而且说我一个闲惯的人,怎会再去适应忙碌的老板生活?我就不服气,和他闹了几次―――”
“其实,我是心里发慌,在家两年多,简直和社会脱节。以前上班还有同事嘻嘻哈哈。好朋友又不可能经常陪你。去小区,总是家长里短,不是很喜欢。再这样下去,变成黄脸婆,和老公变得无话可说,不就婚姻危机了吗?―――”
理财师总结:
丁海说的没错,创业前,先考虑这是不是自己所熟悉的行业,所谓不熟不做。
一. 熟悉创业流程
让我们来看看,如果你打算在餐饮业里一展身手,需要有如下的步骤:
1. 市场需求调查及选址
2. 初始投资的预算
3. 申请食品许可等必须程序
4. 劳动力与雇佣
5. 投资回报估算
6. 经营管理
7.
二.职业测试及评估
同时,我们不要忘记,创业前,可以先到专业的咨询机构给自己做一个职业测试及评估,重新评估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以便更了解自己适合哪类行业及自己适合做什么。丁海的太太去做了职业咨询后,评估结果显示她是一个创造型的人,喜欢手工艺品,有自己独特的品味,这也说明她喜欢烹饪的原因。但同时,她性格温和,对事业追求的意愿不强烈,喜欢家庭生活,与人为善,并不适合创业。
TIPS:心理咨询范畴的霍氏职业兴趣测评量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卡特尔16PF人格测试等表格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认识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爱好。
三.关注女性创业心理
从丁海的太太开餐厅的想法来看,深层的原因是人生角色定位不清晰和自身价值的实现需求产生矛盾,同时也对婚姻关系开始焦虑。
建议丁海的太太慎重考虑开餐厅的想法,毕竟做餐厅的老板和自己喜欢烹饪煮东西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要延续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同时又想开阔自己的人际交往的圈子,寻找自己的人生角色,不妨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去担任餐厅的美食顾问或去开班授徒,既不累,老公也赞同。
TIPS: 题外音:在典型的男挣钱、女管家的家庭模式里,双方的经济地位失衡将引起女性心理变化,尤其在生育后,女性会因缺乏经济支持和足够的外界接触,容易对自身的社会角色模糊及产生对婚姻关系的焦虑。在这种情况下,夫妻双方应及时沟通,甚至可向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
特殊规划――-2.迁移规划
丁海 ――“两年前,我透过别人知道在香港生孩子,孩子就可以拿到香港的身份证的,考虑到进出境的自由,太太就决定在香港生BB。但现在,每天七点半和下午四点半,你从深圳皇岗过境处就会看到,许多香港出生的孩子(父母是内地户口)奔波深港两地,好辛苦啊!考虑到将来的学习,我希望我们将来在香港可以照顾到儿子,给他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但那样是否意味着我们要移民香港?如果移民,我需要怎么申请?”
理财师总结:
的确香港公民自由出境,的确带来了很多的方便,现在有很多的人想去香港定居,这再深圳、广州等华南很多地区,是一种流行的趋势,但是,
要成为香港居民,可申请 “资本投资者计划” 的方式来香港,此方式是最快捷的,申请时无需到香港,申请时间只需8-12个星期,可自由往来香港。
申请条件是:
1. 到港时已经年满18岁;
2. 在提出申请前的两年,拥有不少于港币650万元的净资产;
3. 在向入境处递交申请书前的六个月内,或在申请获入境处原则上批准后的六个月内,把不少于港币650万元投资在获许投资资产类别上,资产类别分别为
在香港的商用、工业或住宅、或混合用途的楼宇,包括土地和楼花
须以港元进行交易并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股票
须以港元为单位,包括由以下机构发行或全面保证的定息或浮息工具和可转换债券
以港元为单位,由《银行业条例》订明的认可机构发行的存款证
投资合资格的并在入境事务处的网页发布和更新的集体投资计划
在办理程序上,可以委托移民中介机构办理。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国内公民(即中国籍不具有任何国家的永久居留身份)是不可以直接申请,需要通过申请第三方的国家(如几内亚比绍共和国)的永久居民居留权,方可申请移民香港。移民中介机构通常会为你办理第三方国家的永久居民居留权,时间只需要2-4个星期左右。
特殊规划――-3旅游规划
丁海 ――“我和太太都酷爱旅游,中国几乎都走遍了。我们想明年开始,每年去海外一个国家。曾经跟旅行团去了欧洲,‘下车拍照、上车睡觉’的观光实在不想要, 所以我们打算自己去, 要求是深度的旅游, 像自己开车呀, 多好, 不需要多豪华, 经济实惠那种, 但又需要玩得开心的, 而且还有个目的, 去考察一下哪个国家适合宝贝儿子将来留学。你看我们该怎么准备?”
理财师总结:
要想每年去一个海外的国家,并且要深度地旅游,缺不了前期的准备功夫。主要包括:
1. 一份提早半年至9个月的旅游计划: 定下将旅游的国家、目的和路线、适合旅游的最佳季节、交通和住宿情况、签证流程;
2. 提早准备存款准备金,一般出境自由行的签证需要提供半年以上足够的银行存款。
TIPS:即使你的股票有100万,足以应付去几个国家的奢华旅游,但银行存款只有1万元,签证官是不理睬你的,直接盖“拒签”章;那大致准备多少呢?大致为足够支付旅游费用的三倍金额,但为了签证成功,还可以附上房产证明和股票现值单,以证明你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并且出境仅仅为了旅游而已。
3. 提早一至两个月申请签证,并将申请资料准备妥当。
4. 查看航班价格,提早订机票可以享受很多的优惠折扣,尤其是在西欧,申根国家之间更是以飞机代步,比搭乘火车和大巴还要便宜。
其实,自己申请出境旅游并不麻烦,关键是把申请文件做好并且有足够的资金证明你出境的目的。当然,也可以交给旅行社办理签证并代办订票和住宿等。
理财师后记:
私募基金的身份总让我们很好奇他们是如何投资与理财的。事实上,他们和我们一样普通,但他们对投资上的把握,例如对自身投资心理和行为的了解和把握,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丁海的太太一个月后再找到理财师,她说考虑后,发现自己的确不适合做生意,虽然放弃开餐厅的想法,但是却和电视台谈成了一个项目合作,共同开发一个美食栏目。“说不定,我也会像凤凰电视台的沈星做成一个‘靓太私房菜’,我的先生非常支持我呀。”丁海的太太的快乐溢于言表。
在这个“小富由俭,大富靠理财的时代”,即使像丁海一家拥有巨大财富,也需要理财师把把家庭财务的脉。毕竟术业有专攻,理财师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能更好地为局中人的理财困惑指出一个方向和实在的帮助。
作者: Selena (某著名理财机构理财人员)擅长综合理财规划
对于丁海这位年轻的私募基金人来说,1991年大学毕业后在中国股海中几经沉浮,从2万元起家,到现在一亿元的家产,在这16年中并非一帆风顺,但是其中的酸甜苦辣,想必只有他自己知道。
在别人的眼中,丁海已经达到财务自由,将近一亿的家产,怎么也够花了!
但是,我们有个疑问,在这样“财务自由”的家庭里,是否就不需要理财规划呢?如果把丁海的私募基金公司事业比作他的左手,他的家庭就是右手,两者缺一不可,又该如何平衡呢?而作为一名专业的投资人士,他在股海的沉浮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本期,理财专家Selena女士和读者分享丁海投资经验的同时,给这个幸福的三口之家支了什么招,让丁海夫妻都心满意足了呢?!
Part One左手――丁海的投资事业
丁海 22岁从上海某著名财经大学毕业后来到深圳,91年开始,丁海把自己所有的积蓄2万元都投入到股票上,投资态度极为激进。财富来得快,也去得快,丁海在股海上几经沉浮,终在95年底,投资全军覆没。丁海大病一场,痛定思痛。丁海用了半年时间休养并分析自己的得失,重新进入股市。丁海的年轻气盛逐渐被稳重代替。让我们一起来体味私募基金人的股海百味与“舍”“得”人生吧!
“舍”人生—--1993年的453万股票资产,两年后缩水为7万
理财师Selena――资产缩水到了如此少的境地,怎么回事呢?
丁海 ――算是操作失误吧,去作了自己不熟悉的期货,最后只有清仓啦.,
“至今,我已经在股海里游了16年,刚开始时, 我只有两万元, 但到1993年时我已经炒到4百多万的身家了。自己觉得就很了不起了,每天交易时间就到证券公司的大户室坐坐,有时一天就能赚几万元,我觉得自己简直就是摇钱树。有一个期间,我每天就下午1点多去股市,看看行情,下下单,赔了也不心疼,赚了也觉得就该是自己的。那两年,天天上馆子,谈恋爱,去商场买东西,看到喜欢就买,从来不看价钱……”
“但到1995年,我只剩下7万元。看着期货更刺激,就拿着对交易股票的那种感觉去做,结果越炒越红了眼,简直不相信自己“超强”的股票水平怎么会这么不灵光,期货算是我的‘克星’。做期货时, 最惨的一天, 我亏了80万。最倒霉的是, 我那阵患上肝炎,需要住院。本来还想在股市上搏一搏,能打个翻身仗,把从期货亏的钱赚回来。可天天不仅看不到大盘,还每天注射进口药水和吃一把把西药。那高涨的医药费,头一回觉得自己的钱花得很心疼。
后来一位朋友探望我,说:这么年轻的人,有什么舍不得?后来,我想,对!有舍必有得,失去只是金钱,得到的可能会是丰富经验和教训。”
理财师总结
投资的动作很简单,只有买与卖,但是衍生出来的结果却是千差万别的。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不断反思:造成投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何在,其中很重要的是在投资失利后剖析自己,严格找出犯错的原因,是自己对股票判断错误还是没有止损呢?相信在下次遇到同类似的情况时,就知道该怎样去防范了。只有经过不断剖析和检讨,才会降低错误的发生,提高赢的机会。所以丁海是用了四百多万买了个教训,却为以后投资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得”人生------得到投资经验 收益丰厚
理财师Selena――“什么力量把你拉回正常的股票生活轨道呢?”
丁海 ――“经过半年养病,我不断反思,扪心自问,什么短线高手,只是幸运,自己根本不懂投资真谛,投机就有我的份。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归零学习,才能增长投资的功力。”
“从1996年到2000年,我逐步改变自己短线炒作的投资‘病症’并形成自己的投资理念-----锁定收益, 崇尚价值投资。具体来说, 收益达到预期, 就将收益的40%买稳健型的蓝筹股,坚持在技术面与基本面分析下才做稳妥的股票买卖。”
“期间, 我阅读了不少证券公司的研究报告, 还专门去学财务, 但后来发现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绝不可轻信, 技术分析有很大的局限性, 总体的经济分析愈来愈像天气预报, 经常东边的太阳和西边的雨, 变成让大家-------你猜、我猜、我们猜猜猜的游戏。其实终究在股票市场上, 我觉得除了有敏锐嗅觉外, 还要去咀嚼投资大师的投资智慧,形成自己的看法,投资成绩才会逐步好起来。”
理财师总结
如丁海这样的投资者, 相信在国内很多。像巴菲特、彼得林奇、安德烈.科思托兰尼, 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昭示着投资一定会有规律可寻。作为平常人的我们不防从他们的投资哲学中炼炼金,但要记得要活学活用!长期投资并不是从一而终抱着股票不放,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是大量地集中投资并进入上市公司的核心层的做法也不是我们可以企及的,但他经过分析并只等低价买入却是可以效法的。我们不防看看与大师的区别:
从投资策略上,投资大师是保住资本、确保资产稳定增长;一般投资者是希望从股市拼命赚钱,但可能最后连老本都保不住。
从风险控制方面,投资大师是精算风险,不愿意现况超出掌控;一般投资者是追逐高风险高报酬,很容易颗粒无收。
从投资决策上,投资大师都严守自己的逻辑与纪律;一般投资者是跟风、人云亦云,也就会“追涨杀跌”。
从投资交易成本上,投资大师是尽可能省下不必要的支出;一般投资者是忽略交易成本的侵蚀,短线频繁,赚的都没能把亏的弥补上。
从投资领域上,大师是只投资自己熟悉的;一般投资者买了什么公司自己都不了解,以至经常发生该卖时不卖,该买的时候却害怕买。
理财师Selena――“我们知道你在2002年时,和别人合伙开了家私募基金的公司,在股市跌跌不休的年代去开公司,是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丁海 ――“随着调整了投资策略, 我个人财富的重新高速增长,极大增强我的信心,基于对长线价值投资的清晰理解。我希望为更多的人进行理性投资,所以就在2002年初和朋友合伙开了公司。”
“其实我在东山再起时, 就已经有了很多的追随者,但2006年前,我公司基本都是亏钱的。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和这些忠实的‘粉丝’喝喝茶、打打高尔夫球、到处去看房子买商铺收租金。要一个常年浸在股市里头的人不讨论股票,只是去收一下两三万的租金,这样的日子真是很难受的,我简直觉得自己步入退休时代,廉颇老矣。”
“偶尔,我像一个猎人,趁股市有个小小回调,炒个短线差价打打牙祭;更多的时候,我像一个农夫,给‘粉丝’说价值投资,为春天的来临播种。因为我相信中国的GDP每年都高速增长,而作为温度计的股市年年都跌的情况是不正常的。”
“也正因为自己开公司,年年亏,我作为一个经营者去思考自己公司的运作时,思维方式的转变也影响了我对上市公司的分析。准确来说,我以企业的管理者而不是证券分析师的角度去关注我认为可以投资的公司,结果是,当牛市来临时,我和我的粉丝已经做好准备!”
理财师Selena――“准备?,后来怎么样呢?”
丁海 ――
“我们找到可以低吸并长期投资的公司。你想一下, 在股市起来时, 最受惠的是什么公司? 券商!看看中信证券, 你就知道了我们的收益吧, 到现在为止,两年20倍。当然这只是我们组合中的一个公司。”
“投资策略为我和客户带来丰厚的收益,从小虾米变成大鱼,当然大鳄是谈不上的。但另一方面,我作为私募的经理,更难的是与我的客户沟通,总会有意见不一致的地方. 如何坚持你手中所拥有的,而不是随意的赎回和对比别人的收益率!如何在市场疯涨的时候,理性地分段斩获。并在市场大调整时,如何不恐慌?!
“其实,投资成功的关键因素中,最终决定你命运的,不是股票市场,而是投资者自己的心理!试想一下,当别人的股票在疯涨,而你的不涨的时候,最难的是你仍然坚持你自己的选择!股票总是青睐那些对它坚持的人,当然,前提是这只股票是好股票!”
“你看看现在的招商银行,我相信有很多的投资者买过这只股票,我们过去三年一直投资招商银行!作为一间总部在深圳的股份制银行,我们经常去走访,认为这是一间值得投资的银行,从04年上市到06年的9月份,我们一直吸纳,但它一直徘徊在6元到8元之间,你能忍受这两年吗?当07年上半年,许多股票都涨上天了,它就像一直蜗牛还在慢慢爬,你会不会嫌它慢,抛掉呢?直到现在,我们还是非常看好这只股票,只要它的基本面不变,我们还是一直持有,它是我们长线投资组合中的一只股票。”
理财师总结
其实好股票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知道招商银行是好股票,问题是你认同了,但你没有买,或你买了,但在什么价位买,或你在什么价位卖?而这反映了什么呢?股票市场是由人组成的,心理因素影响市场价格波动,从而也影响了每个人的投资行为,进而影响到你的投资业绩。
向专家学投资,其实,不仅仅是看专家买什么股票,更重要是从专家身上找到他为什么成功的原因。从丁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老掉牙的“价值投资”再次显示它的威力。而我们从丁海‘成功――失败――成功的心理轨迹’上,看到他善于思考和努力改变并最终形成自己的投资理念。95年前,赚钱对于丁海是一种运气,95年后,丁海更多地去研究中国特定的经济历史与政府决策,更多地去分析投资热点来源与公司的价值,更多地去培养自己忍耐与坚持的投资心理与态度。职业的投资人士与业余的区别就在于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洞悉和把握。
所以,在投身股市前,先问自己:
1) 你了解股票市场吗?
2) 你对中国股市的信任程度有多大?
3) 你期望从股票投资中得到怎样的回报?
4) 你是一个短线投资者还是长线的投资者?
5) 如果突如其来的股市大跌导致手中的股票暴跌,你能忍受多久和多深的跌幅?
记住,投资前,先对自己进行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测试。
Part Two右手――丁海的家庭
―――现在的丁海拥有令人羡慕的家庭,一个温柔持家的太太和一个可爱机灵的两岁儿子。虽然已经达到财务自由,但生活当中有些特殊的规划需要理财师给予意见。
风险保障―――家庭安全垫
理财师Selena――“在许多人的眼中,都认为你的家庭已经财务自由了,你自己是怎么看的呢?
丁海 ――“财务自由是见仁见智的,我的看法是到了某一个阶段,多少钱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做什么事情去影响别人。对于将来,我总在想:50岁退休,我和我的家人需要有什么样的风险保障?”
理财师总结:从丁海目前个人与家庭的现金流来看,流动资产占比 75 % (流动性资产/总资产),资金的流动性是非常充足的,但从现有的理财金字塔来看,却是不平衡的。丁海只给自己和妻子买了各50万的意外险和各100万的医疗险。对于一个年收入为800万的家庭来说,每年所交保费只占 0.75%,是不合理的。另一方面,在寿险保障上,配置不平衡,险种单一。
理财师Selena――“可以问一下,当初你为什么选择意外和医疗险呢?不考虑其他的保险了吗?”
丁海Selena ――“我不大相信保险,当初买这两样的保险纯粹是朋友介绍,卖个人情的, 同时, 95年那场病让我觉得必要买医疗险。许多人都介绍保险产品给我,我一看收益,不行,那么低,我还不如自己操刀,对吧?别忘了我是做投资的。”
理财师总结:从丁海的情况来看,有以下个误区:
1. 保险是风险的控制阀,它的功能是投资所不能完成的。
保险是以明确的小投入来弥补不明确的大损失,保险金在遭遇残医病死的重大变故时,可发挥周转金、急难救助金等活钱的功能。而你的股票、基金、公司股权在变现就急时,就可能面临折损及亏本的境况,得不偿失。即使像李嘉诚这样富有的人,也不吝金钱给自己和家人买了足够的保险。
2. 保险不能胡乱买,也不是买得越多越好。
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保险和多少保险呢?具体来说,选择的方式,可根据收入、工作性质、医疗需求、生涯规划等各方面加以考虑。专家建议“双十原则”来估算适当的保费预算和保额需求,即保费支出以年收入的1/10为原则,保额需求为年收入的10倍,若支出超过1/10,恐怕会造成经济负担,保额需求过大,恐怕是浪费。
从丁海的情况来看,我们估计,丁海一家应有8000万保额,年交保费上限为80万元, 在保险产品上要考虑定额寿险、终身寿险、重大疾病险的品种来建筑风险防护网。
特殊规划――-1.创业设想
丁海 ――“你知道我的太太是广东人,喜欢煲汤,做的菜很不错,但最近她有点不开心,天天和我吵着要开家靓汤餐厅,我觉得她不是做生意的料,不知道为何有这样的想法?你帮我劝劝她!”
丁海的太太,大学毕业两年后就结婚了,至今十年。理财师与她相识有一段时间,便有以下的对话:
理财师Selena――“听你的先生说,你挺想开一家以卖靓汤为主的餐厅喔,那不错呀,可以让更多的人尝到你的手艺!”
丁海的太太――
“是有这样的念头。我喜欢烹饪,尤其喜欢煲汤。前段时间,有电视台的朋友请我去评价一下他们的美食节目,结果,他们说,这么好的手艺不要浪费,不如开个餐厅,既可赚钱又可受惠于人呀,不要老呆在家里,都没人认识了。你也知道,我一怀孕,就不再上班了,现在孩子都两岁了,马上就要上幼儿园。我也觉得自己的生活会越来越闷的。”
理财师Selena――“那你打算怎么开?你的先生的意见如何呢?”
丁海的太太――
“电视台的朋友就说入股,大家凑钱,但主要还是由我负责,餐厅的菜式主题、师傅的培养呀,想一下,开好了也不容易,就想老公帮忙。老公开公司,又分析那么多的行业,有点经验吧。但我老公不喜欢,他说隔行如隔山,两人都不熟悉餐饮业,开了会倒闭。而且说我一个闲惯的人,怎会再去适应忙碌的老板生活?我就不服气,和他闹了几次―――”
“其实,我是心里发慌,在家两年多,简直和社会脱节。以前上班还有同事嘻嘻哈哈。好朋友又不可能经常陪你。去小区,总是家长里短,不是很喜欢。再这样下去,变成黄脸婆,和老公变得无话可说,不就婚姻危机了吗?―――”
理财师总结:
丁海说的没错,创业前,先考虑这是不是自己所熟悉的行业,所谓不熟不做。
一. 熟悉创业流程
让我们来看看,如果你打算在餐饮业里一展身手,需要有如下的步骤:
1. 市场需求调查及选址
2. 初始投资的预算
3. 申请食品许可等必须程序
4. 劳动力与雇佣
5. 投资回报估算
6. 经营管理
7.
二.职业测试及评估
同时,我们不要忘记,创业前,可以先到专业的咨询机构给自己做一个职业测试及评估,重新评估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以便更了解自己适合哪类行业及自己适合做什么。丁海的太太去做了职业咨询后,评估结果显示她是一个创造型的人,喜欢手工艺品,有自己独特的品味,这也说明她喜欢烹饪的原因。但同时,她性格温和,对事业追求的意愿不强烈,喜欢家庭生活,与人为善,并不适合创业。
TIPS:心理咨询范畴的霍氏职业兴趣测评量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卡特尔16PF人格测试等表格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认识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爱好。
三.关注女性创业心理
从丁海的太太开餐厅的想法来看,深层的原因是人生角色定位不清晰和自身价值的实现需求产生矛盾,同时也对婚姻关系开始焦虑。
建议丁海的太太慎重考虑开餐厅的想法,毕竟做餐厅的老板和自己喜欢烹饪煮东西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要延续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同时又想开阔自己的人际交往的圈子,寻找自己的人生角色,不妨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去担任餐厅的美食顾问或去开班授徒,既不累,老公也赞同。
TIPS: 题外音:在典型的男挣钱、女管家的家庭模式里,双方的经济地位失衡将引起女性心理变化,尤其在生育后,女性会因缺乏经济支持和足够的外界接触,容易对自身的社会角色模糊及产生对婚姻关系的焦虑。在这种情况下,夫妻双方应及时沟通,甚至可向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
特殊规划――-2.迁移规划
丁海 ――“两年前,我透过别人知道在香港生孩子,孩子就可以拿到香港的身份证的,考虑到进出境的自由,太太就决定在香港生BB。但现在,每天七点半和下午四点半,你从深圳皇岗过境处就会看到,许多香港出生的孩子(父母是内地户口)奔波深港两地,好辛苦啊!考虑到将来的学习,我希望我们将来在香港可以照顾到儿子,给他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但那样是否意味着我们要移民香港?如果移民,我需要怎么申请?”
理财师总结:
的确香港公民自由出境,的确带来了很多的方便,现在有很多的人想去香港定居,这再深圳、广州等华南很多地区,是一种流行的趋势,但是,
要成为香港居民,可申请 “资本投资者计划” 的方式来香港,此方式是最快捷的,申请时无需到香港,申请时间只需8-12个星期,可自由往来香港。
申请条件是:
1. 到港时已经年满18岁;
2. 在提出申请前的两年,拥有不少于港币650万元的净资产;
3. 在向入境处递交申请书前的六个月内,或在申请获入境处原则上批准后的六个月内,把不少于港币650万元投资在获许投资资产类别上,资产类别分别为
在香港的商用、工业或住宅、或混合用途的楼宇,包括土地和楼花
须以港元进行交易并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股票
须以港元为单位,包括由以下机构发行或全面保证的定息或浮息工具和可转换债券
以港元为单位,由《银行业条例》订明的认可机构发行的存款证
投资合资格的并在入境事务处的网页发布和更新的集体投资计划
在办理程序上,可以委托移民中介机构办理。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国内公民(即中国籍不具有任何国家的永久居留身份)是不可以直接申请,需要通过申请第三方的国家(如几内亚比绍共和国)的永久居民居留权,方可申请移民香港。移民中介机构通常会为你办理第三方国家的永久居民居留权,时间只需要2-4个星期左右。
特殊规划――-3旅游规划
丁海 ――“我和太太都酷爱旅游,中国几乎都走遍了。我们想明年开始,每年去海外一个国家。曾经跟旅行团去了欧洲,‘下车拍照、上车睡觉’的观光实在不想要, 所以我们打算自己去, 要求是深度的旅游, 像自己开车呀, 多好, 不需要多豪华, 经济实惠那种, 但又需要玩得开心的, 而且还有个目的, 去考察一下哪个国家适合宝贝儿子将来留学。你看我们该怎么准备?”
理财师总结:
要想每年去一个海外的国家,并且要深度地旅游,缺不了前期的准备功夫。主要包括:
1. 一份提早半年至9个月的旅游计划: 定下将旅游的国家、目的和路线、适合旅游的最佳季节、交通和住宿情况、签证流程;
2. 提早准备存款准备金,一般出境自由行的签证需要提供半年以上足够的银行存款。
TIPS:即使你的股票有100万,足以应付去几个国家的奢华旅游,但银行存款只有1万元,签证官是不理睬你的,直接盖“拒签”章;那大致准备多少呢?大致为足够支付旅游费用的三倍金额,但为了签证成功,还可以附上房产证明和股票现值单,以证明你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并且出境仅仅为了旅游而已。
3. 提早一至两个月申请签证,并将申请资料准备妥当。
4. 查看航班价格,提早订机票可以享受很多的优惠折扣,尤其是在西欧,申根国家之间更是以飞机代步,比搭乘火车和大巴还要便宜。
其实,自己申请出境旅游并不麻烦,关键是把申请文件做好并且有足够的资金证明你出境的目的。当然,也可以交给旅行社办理签证并代办订票和住宿等。
理财师后记:
私募基金的身份总让我们很好奇他们是如何投资与理财的。事实上,他们和我们一样普通,但他们对投资上的把握,例如对自身投资心理和行为的了解和把握,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丁海的太太一个月后再找到理财师,她说考虑后,发现自己的确不适合做生意,虽然放弃开餐厅的想法,但是却和电视台谈成了一个项目合作,共同开发一个美食栏目。“说不定,我也会像凤凰电视台的沈星做成一个‘靓太私房菜’,我的先生非常支持我呀。”丁海的太太的快乐溢于言表。
在这个“小富由俭,大富靠理财的时代”,即使像丁海一家拥有巨大财富,也需要理财师把把家庭财务的脉。毕竟术业有专攻,理财师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能更好地为局中人的理财困惑指出一个方向和实在的帮助。
作者: Selena (某著名理财机构理财人员)擅长综合理财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