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和闽宁协作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宁夏视察,强调要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宁夏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把“不到长城非好汉”确定为宁夏精神,这是宁夏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四个宁夏”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这是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升华,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宁夏回汉各族人民,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弘扬在这片神奇而充满魅力不断升腾新希望的热土上孕育和形成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这必将铸就宁夏新的文化自信,宁夏精神由此达到了一种新的精神海拔和思想高度,意义重大深远。
  “不到长城非好汉”宁夏精神的孕育和形成
  “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形成的几个主要因素:
  第一个是中国工农红军翻越六盘山。1935年10月7日,继红二十五军翻越六盘山近两个月之后,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陕甘支队),在摆脱蒋介石围追堵截和北上抗日而进军,翻越了长征途中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打开了通往陕北抗日根据地的最后屏障,陕北近在可及,革命看到了希望,是长征胜利的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讲,六盘山是希望之山、幸运之山、胜利之山。
  第二个是红军西征。1936年5月18日,在红军东征回师陕北后,中共中央即决定西征陕甘宁边界地区,团结抗日力量,扩大根据地,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开创抗日新局面。1936年5月19日至11月1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再一次来到宁夏六盘山周边地区。转战宁夏长达半年之久,先后攻占了固原、海原、西吉等部分地区和宁夏同心城、盐池县城、豫旺县城,建立了一大批地方基层政权。自此,盐池县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随后又成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回族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
  第三个是伟大的长征胜利结束于此。继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四方面军于1936年10月9日在甘肃省会宁县会师,1936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方面军主力于西吉县将台堡的最后会师,标志着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正如毛泽东所说:“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第四个是三军大会聚。经过二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和艰苦鏖战,1936年11月12日,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自创建以来历史上第一次会合在一起,即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会聚在宁夏的预旺县城。朱德评价为:“红军会集预旺县城,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第五个是宁夏战役。作为西征战役的组成部分,1936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制定了宁夏战役计划。旨在消灭马鸿逵势力,占领整个宁夏,巩固和扩大根据地,打通国际通道,促进西北抗日局面首先实现,推动全国抗日局面早日形成。实施这一战役计划,攻占当时相对富庶的宁夏地区,反映了中共中央对宁夏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但由于敌情变化和张国焘拖延等复杂原因,宁夏战役计划最终未能实现。
  “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与毛泽东的壮丽辞章《清平乐·六盘山》直接相关。1935年10月5日至9日,毛泽东率领红军在宁夏六盘山地区经历了五天四夜的战斗历程。10月7日,在六盘山巅,毛泽东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胸怀和豪放诗人的气魄,饱览六盘雄姿,回顾长征历程,憧憬革命未来,欣然作就《清平乐·六盘山》宏词一首:“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961年9月应宁夏同志之瞩手书此词相赠,表达老一辈革命家对宁夏人民的深切关怀和深情厚谊。“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信念鼓舞宁夏回汉各族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作为红军长征、西征战斗过的地区和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宁夏各族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继承和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坚持地下党活动,聚集革命力量,经历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全国人民一道,终于迎来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26日和12月,毛泽东主席分别向陕甘宁边区人民发了复电和题词,他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从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八年,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对于全国人民是有伟大贡献的。我庆祝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继续团结一致,迅速恢复战争的创伤,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我并且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他希望边区人民能“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这也是领袖对包括宁夏人民历史功绩的高度评价和对未来的殷切期望。
  “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个人理解“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内涵和基本特征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懈奋斗。红军在极端困难的环境和条件下,抱定“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定信念,为了实现全国抗日新局面,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在宁夏地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开辟了新的抗日根据地,充分体现了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宁夏由于自然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区域禀赋不平衡,中南部地区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土地贫瘠,干旱少雨,矿产资源稀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但是,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宁夏历届自治区党委带领全区回汉各族人民,满怀自信,勇于克难,敢于跨越,在工作中掀浪头,起浪花,咬定目标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改变了山川面貌,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展现了不懈奋斗的精神。   包容和谐。红军在宁夏六盘山地区斗争期间,兴隆镇、单家集一带是回族聚居区。红二十五军到达该地以前,就在部队中进行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并制定了“三大禁条,四项注意”。回族群众称赞红军是“仁义之师”,红军称“回汉兄弟亲如一家”。宣传我党抗日救国的主张和红军的政策纪律,并讲明红军到此地只是稍作休息,不征粮要款,不拉夫抓丁,以解除回族群众的思想顾虑,安定人心。毛主席曾夸奖红二十五军路过回族地区所做的工作时说,红二十五军政策水平很高,民族政策执行得很好。张闻天深受感动地说:“这个地方的回族群众真好。”红军在宁夏开展对东北军的团结争取工作,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红军组织并开展了埃德加·斯诺、乔治·海德姆即马海德等国际友人的采访和医疗活动,通过他们向全世界广泛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宣传了红军,宣传了宁夏,由此形成了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局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以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为纽带,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促进、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而不懈奋斗,成为全国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进步的示范型民族自治区。
  务实求变。红军长征途经六盘山区和西征宁夏,是在错综复杂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为了达到政治和军事的目的,贯彻“以发展求巩固”的战略方针,发扬英勇作战的精神,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审时度势,紧密配合,攻其薄弱,各个击破,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当敌情发生变化战局突变于我不利时,即放弃原定的作战计划,不打无把握之仗。在建设、改革时期,宁夏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解放思想,务实苦干。针对宁夏实际,始终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发展后劲,改变山川面貌。坚持“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作风,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创新发展,转型追赶,在“四个宁夏”建设新的征程中富于一系列创造性实践,初步探索了一套既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又符合宁夏水土富有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
  小不自弱。在红军翻越六盘山和西征时,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和瞬息万变的形势,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硬是突破敌人重重包围,取得了胜利,挽救了红军,开辟了新征程。陕甘宁省委和陕甘宁省苏维埃政府在宁夏部分地区,广泛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开展民主革命斗争,建立红色革命政权和地方武装,为宁夏革命与建设奠定了基础。在抗日战争中,宁夏盐池县作为陕甘宁边区的门户前哨和经济支柱,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努力生产、踊跃支前,增加了人民收入,有力地支援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和抗日战争的顺利进行,经历了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解放后,宁夏人民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不怕困难,艰苦奋斗,较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
  宁夏虽小不言小,坚持小省办大事,坚持小不自弱,弯道超车,追赶发展,在全国取得了一系列“单项冠军”,创造了不少全国经验,办成了一系列大省办不到的事情,仅过去十年中GDP翻了一番,正是由于发扬了“小不自弱”的精神,才办成了宁夏空间发展规划全国试点、中阿博览会、内陆开放试验区、银川综合保税区、宁东开发区等一件件在全国叫得响的大事。
  总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是宁夏回汉各族人民在一定历史阶段所表现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要素在内的主导性精神风貌,是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的高度集聚凝练。
  “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饱含着理想主义激情、英雄主义气概、集体主义精神、乐观主义情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相互辉映,相互补充,相互融通。“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是激励宁夏人民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鼓舞宁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斗志、艰苦创业、敢于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作者系寧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责任编辑:杨建虎
其他文献
大庆油田女职工培训学校于2008年在油田高级人才培训中心挂牌成立。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按照全面提高女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目标
会通河的开通不只给沿线城市带来了商业的繁荣,还给运西地区带来了严峻的排涝问题。清政府为此做了很多努力,但没能有效减轻运西水患。为了保护运道安全,清政府对运西河渠疏
本文认为,凯恩斯提出的乘数效应是在均衡状态下产生的,而不是在非均衡中产生的,只有正视这一点,才能制定出有效的经济政策与对策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Keynesian multipl
胼胝体发育不全(Agenesis of the corpus callosum,ACC)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颅脑发育畸形。1899年由Bruce首次描述,以后相继有多个类似病例的报道,其发病率约为1∶4000[1-3],A
今年5月上旬,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推进信息化发展、保障信息安全工作。会议指出,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安全也被更为广泛的大众阶层所关注。本刊编辑部基于此特刊发信息安全专题,让读者更为深入了解信息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的信息安全事件和事故
每个爱书的人,也许都有一个开家书店的梦想,卖自己喜欢的书,按照自己喜欢的风格布置小店,要纯真、要梦幻、要舒适宜人。那为什么不开一家充满童趣的亲子书坊呢?开一家独立书
一个劳模就是一面旗帜,他引领着我们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道上奋勇当先;一个劳模就是一粒火种,他点燃了我们劳动光荣、创造最美的激情的火焰,让我们在这一面面鲜艳的旗帜的引领
苏东坡有这样一种魔力:凡是愿意走近他的人,不管是谁,无一例外会被迷得神魂颠倒,无法自拔。这种现象从他成名到现在近千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延续,就算在当时的宋朝,宋神宗、哲宗以及苏东坡死后的几任皇帝:徽宗、高宗、孝宗无一不是其粉丝;在民间,凡是苏东坡碰过的东西:一张纸、一支笔、一个方台、一座凉亭,都变成了众人争睹、争购的对象,甚至于波及到东坡肉、东坡鱼、东坡酒、东坡巾、东坡墨……甚至,当时还有因为迷恋东
明朝在建国伊始便确定了评价地方长官治绩的“朝觐考察”制度,地方长官入京朝觐必然产生相应的差旅费。对于这笔必需的行政支出,明廷长期未将其纳入到财政预算之内,其经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