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x1978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力学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首先对学生情况和教师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建筑力学教学成效低的原因;然后就如何提高建筑力学教学成效进行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以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建筑力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U-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209-02
  导言:
  高职院校建筑力学理论性强,教学成效低。建筑力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是学好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就如何提高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成效提出解决方案。
  1.学生情况分析
  高职院校入学门槛低,一方面学生生源差,并且相当比例是文科生;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纯,上大学仅仅为了文凭。而建筑力学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学习积极性。
  2.教师情况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出身于本科院校,大学阶段所接受的教学模式为理论知识体系教学。他们的教学理念以“建构学生理论知识体系”为重点,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较差,逻辑思维能力差,因此教学效果差。
  3.高职院校建筑力学课程教学解决方案
  3.1“通俗语言”教学法
  通常情况下,教师采用专业化语言教学。举“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方程”知识点加以说明,教师首先理论化讲解三个平衡方程,然后运用方程解题。这种教学模式不适用于高职院校学生。
  下面采用“通俗语言”教学法。先举现实生活中例子,一个物体放置于光滑表面,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如果左边绳子拉物体,物体会向左边移动,建立学生一个概念“只要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会由静止到运动”;如果右边也同时作用同样大小的绳子拉力,则物体依然静止,建立学生另一个概念“所受合力为零,物体依然静止”。最后引出第一条平衡方程:即水平向物体静止不动是因为水平向即X轴合力为零。按照同样的教学方法,从生活常识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出另外两条力学平衡方程。“教与学”建立在现实生活场景之上,教学语言为通俗化语言,即使是零基础的文科生也能接受。
  3.2 “重技能训练、轻理论讲解”教学法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侧重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因此教学过程中,知识的原理可以弱化。就像飞机驾驶员并不需要知道飞机制造原理,只需熟练地掌握飞行驾驶技巧即可。因此在高职院校建筑力学教学过程中“弱化理论知识体系构建,强化技术技能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习惯并非容易的事情,而且大部分教师,比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由于缺乏建筑施工现场一线经历,缺乏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除了在能力方面有缺陷之外,教師在意识形态方面也存在错误的认识。很多接受过正规大学本科教育的教师,有种错误的认识:如果没有把理论知识讲透彻,学生是无法在实际中运用好知识的。其实不然,下面举圆面积公式应用情况加以说明,人们能够熟练地运用圆的面积公式,并非是因为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实际上大部分人并不清楚圆面积公式所蕴含的“极限”数学概念。
  3.3 “心心相印”教学法
  动物本能驱动,人类除了本能驱动外,还有精神驱动。高职院校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长期受压抑,换句话说,很多学生已经丧失自信心,认为自己永远学不好。另一方面,部分教师把教师这一职业当做谋生手段,对学生关心不够,甚至还觉得学生太笨了,根本不可能教会他们。学生的智商其实不低,只是由于以前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原因,才导致学习成绩不好。只要教师珍惜这份师生的缘分,多关心学生,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会被唤醒。教师这一职业之所以崇高,并非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现在是信息社会,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有很多),而在于教师用自己的大爱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这种教学的理念称之为“心心相印”教学法,让学生的心灵感受到教师的大爱,从而唤醒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特别是《建筑力学》这类理论深奥,内容枯燥的课程,教师更应该多跟学生互动,多鼓励他们,帮助他们。
  结束语:
  本文在对高职院校学生及教师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大教学方法:一是“通俗语言”教学法;二是“重技能训练、轻理论讲解”教学法;三是“心心相印”教学法。本文对创新高职院校《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
  参考文献:
  [1]王金圳.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0(9).
  [2]涂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力学教学探索[J].科技资讯.2017(6).
  [3]王鑫.建筑类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7(2).
  作者简介:
  梁环跃(1981—),男,广东省梅州市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工学硕士。
其他文献
【摘要】曾读过这样一段话:“无论什么教育,只有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育人之事,绝不能像暴风骤雨,更不能如山洪暴发,而应以雪的方式浇灌……”。  【关键词】教育 小学 爱心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174-01  我是名前线班主任,一直坚守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担任99班的班主任已四年,从孩子们上学第一天起,我就
期刊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172-02  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心,它是知识的集散地,也是人格的熏陶地。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能够焕发在学生心灵的空间储藏着的大量的再生资源——精神。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她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就像一句诗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评价激励则是重中之重。  教育案例  小学阶段是
期刊
【摘要】为了解宁波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具體现状,本文采取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宁波高职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围绕学生对创业认知、创业动机、创业能力提升途径、创业课程设置等方面开展调查并得出具体结论,以期为高职院校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可观的数据资料。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业教育 数据资料  【基金项目】2016年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
期刊
【摘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对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起促进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历,就技能大赛在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进行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技能大赛 课程改革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中国电子教育学会2016年度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研究规划课题(CESEZ2016-105)。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另外在新型时代更加注重创新思维的运用与新颖创意的提出,因此如何将创意与音乐学科有效的结合,既要遵循中小学教育规律也要实施在艺术实践中,正是现在许多教育工作者热议的话题与开展研究的领域。本文将以一所围绕“大自然教育”核心理念的学校为例,通过一系列“大自然”主题音乐活动,联系课
期刊
【摘要】自主合作学习习惯与品质是21世纪职业人必备素质,职教的课程教学必须悉心研究和顺应职业院校学生当下的学习现状和为学业成绩及格而学习的心理,在职教课程的平时考核上细作文章,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职教课程的平时考核体系的具体考核内容与标准,以考促学,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习惯与品质。  【关键词】自主合作学习 职教课程的平时考核 有效敦促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吉林省教育厅2017年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带教中采取案例教学联合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来我院消化内科实习的医学生64名,按随机对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32名,开展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察组(n=32名,开展案例教学联合P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及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随堂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骨外科临床教学中使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教学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在本院临床专科实习的36名同学,数字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试验组开展PBL教学法,评价考核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综合总成绩较对照组,优于后者(P0.05)。  1.2方法  首先,带教老师先作自我介绍,然后让实习学生依次作介绍。教师将活动的具体规则、要求、大致内容告知学生;利用轮流替换法
期刊
【摘要】当下,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因此,我国对于艺术人才如戏剧人才的培养逐步重视起来。现如今,许多高校开办了表演专业,但在表演教学当中仍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导致教学效果无大突破,对此,本文浅谈如何将多元思维应用到日常表演教学之中,从而达到加强其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多元思维 表演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期刊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作为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一次重要的教育模式初探,对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虽然创新创业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干扰,但是由于此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产业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的重要的教育模式改革,此教育模式将成为新时代的高职院校教育发展趋势。  【关键词】产业转型 高职院校 大学生创业  【中图分类号】G717.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