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孤台上(组诗)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fei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河
  天气太好。这阳光
  融化的蜜糖在三月的罐子里
  沸腾了。鼻翼上绒毛让风向南吹
  从不同的地方,渡同一条河
  他突然想把所有长花纹的石头
  都搬出来晒晒。再藏进河底
  凤凰
  在满树开放的梧桐花里看见凤凰
  向我飞来。并非忠义仁德的鸟王
  杜甫挂在枝上忘了收回的那颗牙
  而是作为黄昏里的光团,向我飞来
  的凤凰,在千百小喇叭紫色的合奏里
  我一抬首就吞咽了它。不啄生草的尊贵
  五彩备举的华丽,飞,则群鸟从
  的凤凰,此时在我体内长成,雌雄合体
  没有性别的一个欲望问题。切了许多次
  用刀,也用佛,都不能像切一只芜菁
  把凤凰先切两半,再细切成丝加盐凉拌
  作为囫囵吞下的欲望之枣,凤凰始终
  如鲠在喉。整体的凤凰,谁也没有养在笼里
  的凤凰,是捉拿不住的欲望本身。吞咽
  凤凰的时候,我终于放弃抵抗人生的无聊
  甚至忘记承认虚无的烧灼。作为一种顺从
  杜甫一张嘴咬住梧桐上的黄昏。他身体
  的笼子罩起紫色的长袍。就像这个黄昏
  碧梧桐穿起了紫色的团花。他像一个顺从
  之后的君子,仰望凤凰形而上地飞出
  夜雨
  夜,从雨滴上升起
  雨滴,是灯的前生
  光亮,正从虚空的边缘滚过
  花朵,正什么也不为地盛开
  雨下着。耳鸣忠实地打更
  大地的哑巴终于合上了干裂的嘴
  自杏花别后
  清明早过,断魂横吹
  三千里外。小雨轻如大恸后的叹息
  蕨薇盈野,谷地吐露黄绿的心事
  汾水在南,吕梁在西。杏花并不曾酿酒
  是酒里跳出洁白的杏花与青绿的竹叶
  一方漂流的酵母,滤出白桦与云朵的羊群
  來到这里,四野空旷,五月适合呐喊
  彷徨,或者饮酒。天就在白桦百尺之上
  这倒扣的青蓝酒樽,我要把它翻过来举起
  斟满,谷里的百合野上的水仙,杜牧
  遥指的杏花和你从城里带来的郁金香
  都要斟满。让我们来喝空这些大地的杯盏
  然后,醉在杏花村,可以不用忧愁
  再次醒来。任你电闪雷鸣,我只做枕上春梦
  而自杏花别后,我便不轻易饮酒
  羞耻
  那三株西瓜在夕阳之内。兀自沉睡
  毫无知觉的汁液在向上接近崇高
  生长的幸福我在它们之外
  不适而出的夕阳是我痛苦
  外挂的部分。它正把对面的砖墙抹出一片金黄
  这明亮的颜色总让我想从内里把眼睛合上
  而离黑暗还早我在思忖
  躲到哪里好让那羞耻离沉睡的西瓜
  远一点,更远一点
  山里
  在山里。坐下来
  就是真的坐下来。看星星
  或数指头都由着你
  要不,什么都不做
  只搂着那片浓黑的寂静
  听虫鸣在耳朵里擦火柴
  当有什么划过头顶
  想,星星是不是飞上了天
  的那些香柏籽
  郁孤台上
  昨夜无声。此刻它明亮
  在浮云筛出的暗影里。一整条章江
  正追着我乘夜私奔的方向
  捧住贡江樱花刺绣的双足
  更低处,三吴一个温柔乡的诱惑
  让放不稳自己的清与浊,合谋远遁
  总是向下不安的魂灵
  像我这样狂奔两千里的登高者
  眼里还有什么比看到却握不住的清江水
  更痛苦更绝望,而青山
  一叠一叠,波浪样的障碍每看一回
  孤独便爬高一层。在这千年台上
  还有什么比悬挂的忧郁一样的云
  更高更重。但如果江上风一吹
  它与重山后金色的长安啪的一声摔下来
  也很轻。也很黑。像那香樟树摇落的籽实
  睡在章贡的江滩。郁孤台一方忧愁的高枕
  在这异香缭绕的安稳地上
  北来的入睡者都是失眠的客
其他文献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智力,他们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会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能,这种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发展出来。如果能在教学中加以激发,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那么,他们就能朝自己的最强项发展,成为人才。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有着重大影响。运用多元发展观,有机地渗透于语文个性化教学中,将会更好
“启发”是一个复合词,“启”与“啓”同源。“启”,从“户”,从“文”,意为用手打开窗户。“啓”指称教学,用言语打开心灵的窗户,联想起了作用。“发”,射箭,取“发”的引申义,从学的角度进行。“启发”兼顾了教和学的两方面,教者启,学者发。把“启”和“发”两个语素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新的词,指称了教学的行为和效果之间的关系特点。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制不复也。”孔子的“启发”教育思想
中国人常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认为自己所倾慕的人处处可爱,是世界上最美的,尽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从客观的角度评价都很平常。这在心理学上叫晕轮效应,而这种晕轮效应在文学的创作和欣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情人眼里出西施”妙就妙在“眼里”二字上。这“西施”不是由心里想出来的,而是眼睁睁“看”出来的,它是一种知觉!知觉为何有这样的特性,而且一定要是“情人”的知觉呢?这牵涉到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两个方面,
一座山或一座城  都不是怀念或失眠的借口  想要分清黑白  却如野马和飞鹰纷战  大彻大悟  是解脱还是软弱的借口  是意志还是表象  无穷的欲望,无休的时间  天空轰鸣  当黑夜无法降临,一切归零  睡吧,此刻言语  晦暗无力,人  借夜的长袍,化茧  生御风的双翼  回到海的深处  没有沉入漩涡的必要  让风走吧  它回归南方  回归海的温柔  倘若漩渦是一种拥抱  让鱼变成人吧  我们在赶路
“东方古乐之都”随州,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编钟”的出土地,是千年古邑、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南郊擂鼓墩山脚下的涢水之滨白云湖畔,有一处粉红色的建筑群,错落有致,气势非凡,若隋侯珠般璀璨耀眼。她,就是随州市曾都区第一中学。在春光明媚、柳絮飘飞的三月,《语文教学与研究》特约编辑生昀慕采访了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钟克云先生。  生:钟校长,你好!我一走进曾都一中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就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名贵
我国古代写诗讲究“造境”,论诗轻“意象”而重“意境”,其实意境就是情与景的浑融妙合。因此,我们读诗,有必要分析情、景,进而深入并体味意境。从课文看,古代诗词曲“造境”时情与景的结合呈现出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一是先情后景,写景烘托。李商隐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以抒情开篇,然后辅以写景。分别时分,正当暮春;东风无力,百花凋残,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这就把“别难”之情,写得摇曳多姿。
栖乌  午夜钟声仅用于“当——”敲击我的脑壳。散去猛虎若干。不能完全,高温和两具高温,像浮云般沉转你唤我老疯子吧,要什么可否、可否。尽去撕衣裂带我眼睛里的红纶,你要对开,三开,四开?或红纶与我转瞬而逝的茫茫弹性与光滑。或你的牙齿与一肩带任由众生惶惶西去。栖乌惊起,回音潺潺。  和解之词  一些预感式悲剧微尘般漂浮在黑暗中,它们欢快地黏结,和碎化,随意寄生。我往常独自啜饮的轮廓,模糊,如此敏锐。此时
1  在古老的迁徙中  河流的冲刷  带来丰厚的土壤  他们都是移民  像河沙一样的移动  属于同一个考古层  在这里最古老的水稻  获得重点保护的词语  而特别硕大的头颅化石  就像老照片捕捉到了  特别古老的光芒  2  在你之前在我之前  家在花蕾绽开的雨后  也在头顶变得宽大  它的栏杆如同鸟巢错落美丽  榫卯就像手臂挽着你我  并一个比一个长得牢固  这些直立的语言  这些建筑的始祖  
当我歌颂长沙正月初二的浓雾  浓雾已经散去,我站在阳光明媚的  浏阳河堤斜坡。当我歌颂爱情  其实不过是看见青草与苔藓  由此想象春天的样子  如果你看见我,我想说,这是我影子  真实的我什么也没说  我始终缄默。内心淡淡不安的怀乡歌  一直不曾吟唱出。我说我是枝头寒蝉  放弃更广远的季节,只抱紧怀念与孤傲  我信服勒内·夏尔,服从并不存在的神  才能巧妙抵达事物存在的深处  譬如果核内部柔软的舌
分析人物,我们必须把握人物的身份地位。《祝福》中鲁四的身份地位文中有具体的交代,他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鲁镇人心目中的“鲁四老爷”,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封建乡绅。基于这一点出发,分析鲁四这个人物也就不难了。    一、一个“骂”字了得    文中对鲁四的语言描写主要是通过“骂”字来体现的。  一骂新党。这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我和“四叔”鲁四见面时的一段话:“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