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姆渡遗址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c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在古老的迁徙中
  河流的冲刷
  带来丰厚的土壤
  他们都是移民
  像河沙一样的移动
  属于同一个考古层
  在这里最古老的水稻
  获得重点保护的词语
  而特别硕大的头颅化石
  就像老照片捕捉到了
  特别古老的光芒
  2
  在你之前在我之前
  家在花蕾绽开的雨后
  也在头顶变得宽大
  它的栏杆如同鸟巢错落美丽
  榫卯就像手臂挽着你我
  并一个比一个长得牢固
  这些直立的语言
  这些建筑的始祖
  他们开天又辟地
  坐拥十方阳光风水
  用富足的梦想圈养了
  富足的财富
  在这里凭栏远眺他们
  如同远眺星汉河流
  浩瀚是如此的无际
  3
  往下再往下坚持挖掘
  就能挖到最原始的水井
  他们学习技艺
  在模仿真实的东西
  在诗的井中转动绞车
  将低处的水上升为高处
  他们学习技艺
  在陶罐上画下游鱼的快乐
  在石器刻下星辰鸟兽的子孙
  生活如此的圆满
  4
  这是最初也是最后的渡口
  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
  几乎与航天飞船相差无几
  穿越的梦想从岁月到岁月
  在普度余生的地理上
  我们谁都不会是孤岛
  一起度过的良宵
  爱变得越来越清晰
  注: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为河姆渡出土文物,材质为象牙,长度16.6厘米,现存浙江省博物館。
其他文献
林忠威  LIN ZHONGCHENG  林忠成,生于七十年代,长于福建土楼所在地永定。诗歌刊发于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中国台湾、澳门等地报刊,部分诗歌翻译成英语、德语。  深深的隐喻后面有口井没挖完  花斑奶牛在草地上吃草被认为是反语法的  要让一块石头在那里吃草才符合叔本华哲学  许多人不明白深深的隐喻后面  是不是有一口井没挖完  天黑了 一场反人类戏剧上演  只有急症科才是
洗衣池  外婆佝偻着背,在洗衣池边  吃力地搓洗。那些污渍  即使,在高能效的洗衣液下  也很难清洗——生活中的某些印记  像一段经历,被夜雨  冲洗好几遍了,还是那么清晰  挥之不去。我喜欢的  粗糙,我爱慕的  虚荣,以及入夜的灯火  宁静的书房,都统统围拢来  它有坚硬的骨骼,也有细密的纹理  有时是麦粒和沙子,有时是  河流与琥珀,如同这白色大理石砌成的  洗衣池,正搓洗生活最  本真的一
旁征博引是一种能使文章厚重、亮丽的好方法。具体掌握旁征博引的技巧,了解旁征博引的作用,对提高我们中学生作文的水平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旁征博引的方法    1、直接式引用  如:我们不想放弃“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诗情画意。  这是对诗句的直接引用,对其他类型的征引对象也一样可以这样直接引用。这种方法能彰显考生的丰厚文化积累。  2、拟人化引用  如:落叶对这个天地无比依恋,然而,当秋风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智力,他们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会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能,这种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发展出来。如果能在教学中加以激发,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那么,他们就能朝自己的最强项发展,成为人才。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有着重大影响。运用多元发展观,有机地渗透于语文个性化教学中,将会更好
“启发”是一个复合词,“启”与“啓”同源。“启”,从“户”,从“文”,意为用手打开窗户。“啓”指称教学,用言语打开心灵的窗户,联想起了作用。“发”,射箭,取“发”的引申义,从学的角度进行。“启发”兼顾了教和学的两方面,教者启,学者发。把“启”和“发”两个语素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新的词,指称了教学的行为和效果之间的关系特点。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制不复也。”孔子的“启发”教育思想
中国人常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认为自己所倾慕的人处处可爱,是世界上最美的,尽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从客观的角度评价都很平常。这在心理学上叫晕轮效应,而这种晕轮效应在文学的创作和欣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情人眼里出西施”妙就妙在“眼里”二字上。这“西施”不是由心里想出来的,而是眼睁睁“看”出来的,它是一种知觉!知觉为何有这样的特性,而且一定要是“情人”的知觉呢?这牵涉到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两个方面,
一座山或一座城  都不是怀念或失眠的借口  想要分清黑白  却如野马和飞鹰纷战  大彻大悟  是解脱还是软弱的借口  是意志还是表象  无穷的欲望,无休的时间  天空轰鸣  当黑夜无法降临,一切归零  睡吧,此刻言语  晦暗无力,人  借夜的长袍,化茧  生御风的双翼  回到海的深处  没有沉入漩涡的必要  让风走吧  它回归南方  回归海的温柔  倘若漩渦是一种拥抱  让鱼变成人吧  我们在赶路
“东方古乐之都”随州,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编钟”的出土地,是千年古邑、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南郊擂鼓墩山脚下的涢水之滨白云湖畔,有一处粉红色的建筑群,错落有致,气势非凡,若隋侯珠般璀璨耀眼。她,就是随州市曾都区第一中学。在春光明媚、柳絮飘飞的三月,《语文教学与研究》特约编辑生昀慕采访了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钟克云先生。  生:钟校长,你好!我一走进曾都一中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就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名贵
我国古代写诗讲究“造境”,论诗轻“意象”而重“意境”,其实意境就是情与景的浑融妙合。因此,我们读诗,有必要分析情、景,进而深入并体味意境。从课文看,古代诗词曲“造境”时情与景的结合呈现出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一是先情后景,写景烘托。李商隐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以抒情开篇,然后辅以写景。分别时分,正当暮春;东风无力,百花凋残,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这就把“别难”之情,写得摇曳多姿。
栖乌  午夜钟声仅用于“当——”敲击我的脑壳。散去猛虎若干。不能完全,高温和两具高温,像浮云般沉转你唤我老疯子吧,要什么可否、可否。尽去撕衣裂带我眼睛里的红纶,你要对开,三开,四开?或红纶与我转瞬而逝的茫茫弹性与光滑。或你的牙齿与一肩带任由众生惶惶西去。栖乌惊起,回音潺潺。  和解之词  一些预感式悲剧微尘般漂浮在黑暗中,它们欢快地黏结,和碎化,随意寄生。我往常独自啜饮的轮廓,模糊,如此敏锐。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