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口素质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来源 :中国人口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h4975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人口素质与生活质量 中国人口学界对人口素质的关注和研究,大约是从80年代韧开始的。虽然在此之前也有一些学者的文章涉及到人口素质,但总的来影响甚小。从80年代以来所召开的三次全凰范围的人口素质研讨会看,尽管人口学界对人口素质一词的理解至今并未统一,但一般都认为,
其他文献
<正> 一、资料来源与评价 每一时期的生育水平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研究不同时期生育水平的变化是很有意义的。为此,西安交通大学人口研究所与美国人口理事会于1987年上半年在陕西咸阳市秦都区沣西乡进行了调查。该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渭河南岸,距西安市区约30公里。这里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与计划生育工作处于咸阳市中等水平,具有一定购代表性。这个调查从该乡选取了安谷、田家堡、李家庄三个村和段家堡的一部分,以1987年末为参考
<正> 一、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意义 解放后,我国已进行过三次人口普查。这三次普查的进行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并且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开展的。可以这样说,只有即将开始的第四次人口普查才走上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这是一件具有非常重大意义的事件。 中国是世界上有人口数字较早的国家之一。可是,解放前中国的人口数字究竟是多少?成为世界性的一个难题。因为旧中国经
<正> 中国人口的死亡率经过几十年的持续下降,就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已经达到了相当低的水平。但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经济群体及民族之间在死亡率方面仍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对中国人口死亡率的地区差异分析表明,影响地区之间预期寿命水平差异最大的是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死亡率。因此降低儿童死亡率是进一步降低我国人口总死亡率的潜力所在。与其他年龄人
<正> 正当中国的计划生育、人口控制所取得的成就受到国内外人口学家的广泛关注并受到普遍赞叹之时,我国的人口形势却出现了一种纷繁复杂的局面。对此,人口学界评价不一。本文着重从目前的生育形势出发来考察一下中国目前的人口发展动向问题。 所谓近年来的生育高峰,是目前人们议论最多的人口问题之一。观察生育形势,人们通常着眼于
<正> 1989年12月8~14日,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参办的“中国农村社区发展与农村人口产业转移”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苏联、美国、日本、捷克和斯拉代克、匈牙利、印度等国以及国内一些大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60多人。提交的学术论文共40多篇。大家围绕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中国农村
<正> 有些同志在研究过剩人口问题时,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力水平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产生的过剩人口叫做“生产力压迫人口”型过剩人口,把我国目前存在的过剩人口称作“人口压迫生产力”型过剩人口。这种划分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在《强迫移民》一文中的论述。马克思在该文中指出:“现在(指资本主义社会——作者注),不是人口压迫生产力,而是生产力压迫人口”①。我认为这种提法是值得商榷的。其理由如下:
<正> 人口控制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在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创造有利于人们生育观念转变的各种社会环境,使人们能自觉地按照政策的要求生育。 人们的生育观念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要创造有利于人们生育观念转变的各种社会环境,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与这些因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会条件。比如,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为了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可以通过创办敬老院、创办
<正> 一 调查的组织 受河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河北省人口学会组织数名研究人员在省内各地计划生育部门的协助下,于1980年5月对全省当年为90~94岁妇女的婚育状况进行了一次回顾性调查。 我们认为,对我国封建社会妇女的婚育状况进行较大规模的回顾性调查很有必要。第一,虽然在本世纪30~40年代这方面有些资料,但较零散,研究中颇感困难,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也未能补上这个不足。因而有必要再做一次调查以弥补历史资料的不足或空白。第二,90~94岁女性人口是研
以往对中国凡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大都偏重于强调二者问相互影响的外部联系,而对于二者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环节和强度都很少涉及。本文试图循着一个新的构思,对中国40年来人口——经济增长的过程进行考察,以求在比较深刻和广泛的意义上剖析和刻画中国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深层关系。
1990年7月,中国进行了规模空前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国家统计局于1990年10月30日起陆续公布了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手工汇总数据,并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0%计算机汇总数据公布后不久,于1991年底向国内有关单位提供了1%抽样数据带,及时为有关政府部门和科研单位提供了大量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