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文以当前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现状为基础,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用理论与实例结合的方法阐明了实用于自身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化策略探索已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目标,当然,作为语文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阅读教学更是值得探索研究的内容。因为对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者甚多,但可用于实践且高效化的课堂阅读教学策略还未见可露锋芒。目前,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难以提高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成为课堂阅读教学的一大困惑。怎样的教学策略能使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步入高效化,成为笔者探索研究的目标。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近三个多学期的潜心钻研和认真总结,现已形成了令学生喜欢,自己教得轻松,教学效果明显的可行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一、研读教材,确定目标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文本的主旨和写作思路,围绕教材中可开发利用的文本教学资源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一堂课教什么怎么教,全靠目标来导航。因此,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确定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春》的教学目标是:1.抓住景物特征感受大自然的美,领悟作者喜爱和赞美春天的情感。2.如何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2.如何抓住人物个性刻画人物。
  二、整体感悟,领会主旨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学会抓关键句和关键词,通过整体感悟把握文章主旨,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因为写作是讲究气势的,整体把握课文才能追随作者的气势,才能深入的理解文章。这一方法在《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教学中用的较为成功。我通过速读课文并展开复述的方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然后采用抓关键句和关键词的方法引导学生梳理了小说的思路: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初步感悟了小说的主旨。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或创设的生活情境感化学生,使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师生间出现认知与情感的自然融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全身心地投入特定的情境,进入忘我的艺术境界。教学中,教师应始终扮演作者或主人公的角色,将自己置身于作品中,才能动之以情地感染学生,使其动之以情地投入到阅读中,久而久之,学生便会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这一方法在我教《心声》一课时实验的较为成功。在教学环节中我在以情感打动学生的基础上设了这样的情境:假如你是李京京,在上完示范课后想对老师说什么?假如你是李京京的同学,你会怎样对待李京京?要求学生畅所欲言,此刻学生个个热情高涨,积极主动的投身到了主体活动之中,使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树立问题意识,实现创新阅读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明确目标,把握主旨之后认真研读文本,围绕目标提出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并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设法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勤于探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在新问题不断提出不断解决的过程中,有利于实现阅读教学的创新。如:《在山的那边》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了“山”和“海”指什么?为什么山铁青着脸?怎样理解“信念凝成的海”?等问题。教师对他们的提问一一鼓励后,顺水推舟,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步入了激烈的讨论之中,经过十分钟的讨论问题的答案已水落石出。学生已明确了事物的象征意义和关键句的含义,此刻教师引导学生顺其自然的把握诗歌的主旨后再用启发式提问:“我们还可以赋予那些事物怎样的象征意义呢?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小草象征顽强的生命;蜡烛象征奉献的人生;月光象征光明;手绢象征友谊……”这样在不断探讨中实现了阅读的创新。
  五、合作学习,培养潜能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启发学生理解和领悟文本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此时教师要适当调控,选择与本节阅读课目标吻合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培养其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种学习方式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也使学生在不断合作中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提高其阅读能力。
  六、类文拓展,扎实巩固
  在课堂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应及时选择与探究的文本类似的文段进行课堂阅读拓展训练,既利于检测教学效果,又便于巩固阅读方法。同时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而通过拓展训练实现人文因素的熏陶。
  七、总结收获,适时评价
  在课堂阅读教学结束时,教师应指定学生及时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方法,获得了那些启示,悟出了什么道理。并说说今后读类似文段应该怎么读。这样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阅读和感悟能力。期间,无论学生总结是深是浅,教师都应给予鼓励性评价,对学生出现的偏差,教师在巧妙纠错的同时鼓励他敢于总结的勇气。这样能使学生获得自信,能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课堂阅读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课堂阅读教学应在阅读目标指引下,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为重点,最终使学生养成勇于提问、善于总结的阅读习惯,达到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目标。
  (编辑:毕力中)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时代,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思维和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以讲解为中心、讲解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必定要被开放的教学模式所取代。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语文;阅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时代,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摘要】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写作”与“说话”三方面的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字词句的运用、对思想语言和口头语言的驾驭。因此,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对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写作能力;小学生;培养;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写作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一直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难
【摘要】自读自悟是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一些激发学生思维的题目。本文在阐述阅读教学中学生自读自悟必要性与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自读自悟问题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阅读教学;自读自悟;问题设计;浅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自读自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通过微生物学监测手段可及时查找感染源、传播途径以及引起感染的因素,以便尽快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现就我院20
【摘要】身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把握课堂教学节奏,要通过有效手段为学生打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针对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效率进行分析,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高效课堂教学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掌握课堂节奏,这是打造有效课堂的主要战场。课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