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瞳验光,你真的了解吗?

来源 :健康人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zh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期末考试刚刚结束,眼科天天门庭若市,在这些病人里,绝大部分小朋友们都是来看是否有近视或者近视度数是否加深的,那么就自然遇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检查——“散瞳验光”。
  “医生我的孩子为什么要散瞳验光?”
  “医生,我的孩子都15岁了,为什么还要散瞳?”
  “医生,总是散瞳对孩子的眼睛到底好不好?”
  几乎每天,我们都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请各位家长先理解和掌握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调节。


  什么是调节?如果把我们的眼睛比作一个照相机,那么调节就是一个对焦的过程。正常情况下,眼睛看远的时候,需要处于一个平光无度数的状态(这可能和几万年前我们的老祖先经常要狩猎和提防各种猛兽有关,需要一个很好的看远视力);而看中近距离时,眼睛需要发动调节变成一个近视状态。看的东西越近,眼睛需要变成近视的度数就越高。这个近视,叫做调节性近视,只是眼睛为了看清楚近的东西,暂时调节出来的。


  所以,总结一下:调节就是一个让眼睛近视化对焦的过程。当我们需要看清近处物体的时候,眼睛就发动调节,并产生调节性近视;当不需要看近了,调节就停止或取消,调节性近视也就没有了。这个过程是可逆的,牢记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和后面的散瞳验光息息相关。
  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讲讲调节在近视和远视的人群中是怎么运作的。前文提到,人要看清楚远处的东西,眼睛必须处于一个平光无度数状态。这个状态不需要发动调节,去产生什么近视。所以近视的人看远都是尽可能的放松、减少调节,以期达到平光的程度。
  然而由于他们本身是近视,所以不管他们如何放松调节,还是近视状态,所以看远是看不清的。远视的人群却刚好相反,他们要看清远处的物体,首先要发动调节,产生调节性近视,去抵消自己本身的远视,使眼睛处于平光状态,这样就可以看清楚远处的东西了。?
  在他们需要看近时,还需要付出更多的调节,让自己的眼睛产生更多的调节性近视,从而看清楚近处的物体。
  这么看起来,也许有些家长会问:那还是远视好?看远看近都能清楚,调节一下就可以了。理论上讲的确是这样,但是实际上,人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一般只有中低度的远视才能通过调节抵消至平光,所以那些不能通过调节来完全抵消的高度远视人群,会看远不清楚,看近更不清楚。(这也是中高度远视更容易引起弱视的原因,因为他们更容易看远看近都不清楚)。
  此外,由于远视的人无论看远看近都要进行调节,所以相比近视人群,远视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视疲劳。而调节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是逐渐下降的,因此,远视的人比近视的人更早出现老花的症状。
  那么,在清楚理解了调节的概念后,我们来进入主题,谈谈散瞳验光。
  散瞳验光医学上叫:睫状肌麻痹验光。它的原理就是通过滴特殊的药水,麻痹睫状肌,再进行验光。因为麻痹睫状肌的同时,还散大瞳孔,又俗称“散瞳验光”。
  睫状肌是什么?为什么要麻痹睫状肌呢?睫状肌就是实施“调节”的“muscle?man”,和我们的调节息息相关,当睫状肌收缩的时候,我们人眼就开始调节,进入了一个近视化对焦的过程。
  那儿童为什么要做睫状肌麻痹验光(散瞳验光)呢?因为儿童的眼睛在正常情况下是远视。如前所述,远视的人无论在看近还是看远都会处于一个调节状态。现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流行,大大增加了儿童近距离用眼的时间,所以他们不但要发动调节去抵消自己的远视用来看远,还要再长时间付出额外的调节去看近处,可想而知,孩子们眼睛里的睫状肌是有多辛苦。
  我们知道,当一个弹簧被超长时间按压后,松手了会很难马上弹回来。同理,当睫状肌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后,它们也很难放松下来,从而出现了一个调节过度甚至调节痉挛的状态。
  如果这个时候去验光,很有可能会把调节带来的近视也一起测出来,那么儿童就会容易被误诊为近视(所谓的假性近视)。所以我们需要先用散瞳药,麻倒睫状肌,去掉调节性近视,再进行验光检查,这样,才能得到真实客观的验光结果。
  举例:
  例一:不散瞳验光是200度近视,散瞳验光后是100度近视,那么这个时候调节产生的近视就是100?度,该病人真实的度数是100度近视。
  例二:不散瞳验光是50度近视,散瞳验光后是100度远视,那么这个时候调节产生的近视就是150度,该病人真实度数是100度远视。
  到这里我想各位家长已经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做散瞳验光了吧?没错,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散瞳麻痹睫状肌来放松调节,从而消除调节性近视,以得到客观真实的屈光度数。
  近年来有少部分伪科普文大肆宣传“散瞳验光会对眼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搬出“散瞳验光是医院为了和眼镜店抢生意”的谣言,这里我想说:其实散瞳验光对正常健康的眼睛是不会造成任何损伤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散瞳药到底是怎么“麻倒”我们的睫状肌的。假设我们的大脑是最高指挥部,当它发现需要看近处的物体时,会下达发动调节的命令。这个时候,“传令兵”,也就是神经冲动会前往睫状肌附近,传达最高指挥部的指令。睫状肌附近的神经末梢在收到指令后,会释放一种叫“乙酰胆碱”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和睫状肌上面的“胆碱能受体”结合就可以启动睫状肌的收缩功能,从而发动调节。
  而散瞳药又叫“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它们的作用机理是抢在乙酰胆碱之前,先和睫状肌上的胆碱能受体结合。这样,乙酰胆碱不能到位,睫状肌就不能收缩,调节就发动不了了。
  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睫状肌是坦克,那么乙酰胆碱就是驾驶员,胆碱能受体就是驾驶舱,驾驶员坐到驾驶舱内,就能发动坦克了。那么散瞳药,就像是一群无聊的吃瓜群众,他们会蜂拥而至,抢占驾驶舱,而正牌驾驶员此时被挤在外面,无法进入,那么自然而然,坦克就开不起来了,睫状肌就处于麻痹状态。   但是药物会在人体内慢慢地代谢掉,随着体内药量(冒牌司机)越来越少,乙酰胆碱(正牌驾驶员)又会重新结合胆碱能受体,睫状肌恢复收缩功能,而我们的眼睛,也就恢复了调节。
  所以,睫状肌麻痹药(散瞳药)既没有损伤睫状肌肌纤维,也没有破坏睫状肌组织结构,它们只是短时间内使睫状肌不工作了而已。而这种麻痹作用也是完全可逆、可以消除的。那些担心散瞳会伤到眼睛的家长,你们可以不用焦虑了。?
  其次,我们来了解下使用散瞳药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虽然散瞳验光对眼睛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胆碱能受体”,也就是驾驶舱,不仅存在于睫狀肌里,还存在于身体的其他部位,比如胃肠道、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等。作为“胆碱能受体拮抗剂”的散瞳药,不光作用在眼睛上,还同时会对上诉其他系统等有轻度影响。但局部滴眼液使用的剂量非常小,一滴眼药水大约只有0.03~0.05mL,所以,只有极个别敏感的个体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比如面部潮红、胃肠道不适、呼吸急促、心率过快甚至精神萎靡等症状,但这些反应是一过性的,在停药后会马上缓解消失,发生的概率也非常低,所以各位家长也不用太过担心。
  眼科医生一般建议在每次滴完药水后,要按压鼻根部3~5分钟,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药物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由于滴了散瞳药后暂时麻痹了调节力,所以看近处会不清楚。因此在散瞳后,不建议近距离用眼。(反正也看不清楚,不如趁机让眼睛休息休息吧。)由于散瞳后除了麻痹睫状肌外,同时还扩大了瞳孔,所以会出现明显的畏光症状,这个时候就尽量减少户外运动吧,当然,戴太阳镜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有些家长也许会问:“既然散瞳没有影响,我能不能自己配好散瞳药,在家里先给我的小孩点好,然后来医院就可以直接做验光检查了。”我的回答是:不可以。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散瞳验光的,一些人群比如儿童脑外伤、唐氏综合征?、癫痫、痉挛性瘫痪、闭角型青光眼、部分严重心脏病患者、胆碱能受体拮抗剂过敏者都禁忌使用散瞳药。
  而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眼病需要使用的散瞳药也是不同的,所以这里我们还是强烈建议先带孩子来眼科门诊根据医生评估后再选择散瞳与否或使用哪种散瞳药。(目前眼科临床三种常用散瞳药如下图。)
  哪些人群需要做散瞳验光?
  1.儿童青少年第一次验光。
  2.中高度远视、内斜视等人群。
  3.近期长时间高强度近距离用眼后感觉近视度数加深的青少年或成年人。
  4.屈光手术(近视激光、晶体植入术等)的术前检查。
  当然,以上只是参考,具体还是以眼科医生的临床评估和判断为准。
  最后,我们来简单谈谈小儿的配镜。虽然散瞳后的屈光度数是一个相对客观真实的度数,但是它不一定是最适合眼镜处方的度数。就好比两个一样身材的人,A喜欢穿得宽松点,B喜欢穿得紧身点,那么裁缝需要在他们的身材尺寸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穿衣宽松喜好来量身定做衣服。所以,我们一般需要在散瞳验光结束、待散瞳药药效退干净后,再做一次小孔验光,并综合考虑两次验光的结果后给出最后最适合的眼镜处方。(当然,经验非常丰富的眼视光医生,也可以在散瞳验光的基础上根据经验直接给出眼镜处方。)

其他文献
女性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就是子宫肌瘤,这种疾病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因为其中含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所以又被叫做纤维肌瘤或者子宫纤维瘤.患有子宫肌瘤
期刊
本文简要论述了高中政治课教学情境的创设,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教育目的.
据明人祝允明《猥谈》、徐渭《南词叙录》的记载可知,戏文滥觞于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形成于南渡之际(1126),地点在温州。但戏文形成的渊源,自王静安先生推翻了明、清
本文从现代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出发,探讨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金融人才实训方案.
弱视是儿童发育过程中常见的眼病,我国儿童弱视的发病率为3%~4%,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保守估计全国弱视儿童约有1000多万。  在小儿眼科和视光门诊工作了那么久,遇到家长问最多的问题是:“医生,我的孩子有没有近视?”感谢现在广大眼科同僚的科普宣传,家长对孩子近视的防控意识已经达到了几乎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当我对一个弱视患儿的家长说:  “对不起,你的孩子是弱视……”很多家长都一脸茫然地看着我。当
期刊
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是主要的活动场所之一,通过开展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体能的增强,能够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幼儿园由于受
实践生命珍贵的教育是当今时代的热门话题,人们对于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也较以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我们教师就要成为践行生命教育的响应者,承担起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的责任,
胆囊炎、胆囊结石以及胆囊息肉是外科中极为常见的病症,发病率相对较高,关于此类病症治疗的方法较多,但是手术是目前唯一效果比较确定的治疗方法.但是胆囊切除术对于患者在成
期刊
无支架翻模施工技术在薄壁墩施工中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和科学性,与支架施工相比,具有省工、省料、速度快的优势,在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又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 The cons
慢性咽炎是喉科常见病、多发病,2008年6月至2012年8月,笔者采用自拟咽复康汤加味治疗慢性咽炎5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rn1 临床资料rn5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女性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