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雕塑视野中的民族主题创作略论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l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中国少数民族主题是中国当代雕塑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题材,从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脉络中可以将其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初期民族大融合背景下的少数民族题材兴起,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末从经典到现实转变当中的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的发展与突破,第三个阶段是新世纪少数民族主题的当代命题与多元化趋势。本文以纵向的路径梳理中国少数民族题材雕塑创作的发展历程,从中归纳出这一主题在中国当代美术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与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主题雕塑、民族性、少数民族艺术、中国当代雕塑、地域性

一、新中国初期民族大融合背景下的少数民族主题雕塑兴起


  新中国成立之初,政治环境重大变革所引发了剧烈的思想激变与活性,促使百废待兴的社会陈弊亟待新时代体系建构与内涵注入以求革故鼎新。在新中国“民族大团结、大繁荣”的基本方针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的共同指引下,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作为彰显主旋律精神的一个新题材开始备受关注、悄然兴起。“红色经典”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雕塑,在主题呈现上依然是符合整体的社会时代背景与政治主流导向的,以体现少数民族翻身解放、喜迎新生活,56个民族大团结这类主题为主,同时也结合一些生活题材展示少数民族人民的新时代精神面貌。王临乙先生于1951年创作的浮雕作品《民族大团结》,就是以史诗感的宏大场面展现了各民族人民团结在一起,在新中国的时代春风下载歌载舞、歌颂新生活的主题。类似的作品还有张充仁创作的《朝鲜双人舞》(1955年),以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朝鲜舞蹈主题,表达朝鲜人民对于新时代的喜悦之情。此外,还有一些作品选题采用独特的视角切入民族主题,如刘开渠创作的雕塑作品《牦牛》。这件作品没有选择以惯常的人物形象出现,而是选择了牦牛——这一西藏典型特色的动物作为表現对象。艺术家在创作中融入了隐喻性的处理,以大理石雕刻的牦牛寓意西藏雪域的圣洁、原始,同时也隐喻了藏族人民质朴、勤劳、坚韧的民族性格。

三、新世纪少数民族主题雕塑的当代命题与多元化趋势


  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走过的二十年间,无论从观念语言的更新、艺术门类的拓展再到技术创新的支撑,都呈现出井喷的发展态势。少数民族作为中国当代美术中的经典主题,如何在观念与形式日趋多元的洪流中占据合理一席,以推动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当代文化的有效转化与创新,已经成为当代主流美术“民族性”文化体系建构的重要课题。   中国当代艺术中对于“东方性”的建构,主要是依托传统文化的母题,从民族文化、乡土文化、地缘文化中逐渐整合出一种地域性的文化差异的系统。少数民族主题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在这方面的实践路径主要表现为对少数民族传统历史的回望,对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发掘整合,以及对当下乡土现实的关注与表现,从而实现多元一体的、从理论到实践的统一。另一方面,是从当代文化多元视角切入民族主题,将这一主題的半径延伸至与当代社会诸多问题产生交集,如自然生态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现实热题,从中发掘出少数民族主题的时代意义与社会价值。
  2019年时值建国70年之际,“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览共展出了建国以来至今少数民族题材雕塑作品220余件,作品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维度,全景呈现了在新中国社会变革与进步中少数民族主题雕塑的嬗变与发展历程。其中,许多彰显当代审美与人文关怀的新作也集体面世。吴为山的作品《大草原》,以写意的塑造手法表现了蒙古族摔跤手的形象,整体作品风格圆融大气,彰显了草原游牧民族特有的豪迈精神。景育民的参展作品《东归袓土尔扈特的史诗》,以悲壮的浪漫主义写实手法,表现“东归”这一历史主题,同时将传统的历史文化引入到当代语境下的讨论中。申红飙的《蒙古人》承袭了个人一贯的创作风格,以粗狂夸张的空间语言注重塑造蒙古族的英雄主义精神内涵。李迅的作品《草原守望者》以大气磅礴的雕塑手法表现草原最后一位训鹰人的形象,诙谐的揭示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之间的碰撞与矛盾问题。余晨星的作品《望乡》以具有构成感的人物形象塑造,表达了锡伯族人民对于乡土的依恋,同时也表现了当代少数民族在面临时代变迁中对于民族传统无法割舍的情结。

四、总结


  少数民族主题雕塑作为中国当代美术史关于“民族文化”主题的重要表征,从其产生、发展的脉络中来看始终属于主流文化语境范畴,具有一定程度的文艺政治学色彩,这与其所处的中国社会环境、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纵观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的半个多世纪演进脉络可以发现,“民族性”作为一个核心贯穿始终,也就是说,在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诸多命题中“民族文化身份”的确立一直作为一个重要命题延续至当下依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少数民族题材雕塑创作从美术史的角度来考量,无论是过去、当代还是未来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易英.田世信雕塑艺术研究.东方艺术[J].2017(3).
  [2] 蔡青.从民俗风情走向精神审视的现代探索——20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美术的演进.艺术探索[J].2013(6).
  [3] 吴为山.塑出最美的“石榴”——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侧记.美术[J].2019(5).
  [4] 谷鹏飞.从民族性、西方性到中国性——“全国美展”与中国当代主流艺术的身份认同.文艺研究[J].2013(6).
  [5] 徐万邦、祁庆富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在艺术家吕绍藩的雕塑作品中,我们能够通过他的作品深深地感受到岁月时光对作品形式无声无息的启发作用,其作品也深刻地表达了艺术家内心深处的感受。随着时间的沉淀,他的这些题材和想法慢慢转变成为艺术理念,然后经过提炼而形成具体的作品形式,使得作品更雄伟壮观和富有神圣意味。
叶青峰先生是肇庆学院美术学院的奠基人之一,为构建高校师范美术教育体系,做出过重要贡献。叶青峰从艺至今已有60载,60年具有太多的意味,它印证着叶青峰艺术创作的心路历程,意味着他持之以恒的辛勤耕耘。其中,包括他对于技与艺、坚守与创新的思考与探究,富含着他孜孜以求的勤勉精神,以及内心世界的情感表达和对艺术理想的执着。同时,60年,也意味着他桃李满天下的执教成果。  叶青峰的艺术涉及雕塑、油画、水彩、装
城市更新是一个系统工程,社区改造又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城市更新不仅是新建筑替代旧建筑,更深层次上还要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让城市更具有活力。这不仅关系到居住区人口的变动,也关系到城里许多古迹或者有文化价值遗产的有效保护。对于一些建城时间不长的城市来说,城市更新并不是大问题。但是中国历史久远,许多城市都有上千年的建城史。这就涉及城市更新如何认识和利用一些非典型遗迹的问题。
内容摘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确保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针对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构建出MOOC协同教学模式,为学生多元化主动学习提供具体有效的行动策略,指导在线教学过程监督和评价,试图促进MOOC与高校课程教学共生共存、协同发展,有效提升教师和学习者的知识内化水平,为疫情下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在线课程教学重
引言“建盏”是由我国宋代著名的民窑“建窑”烧造的一种铁胎黑釉茶盏。其承载的宋代美学与宋茶文化及其独特的烧制技艺,不仅得到当时以宋徽宗为代表的国人的偏爱,其影响力更是波及海外,可谓是宋代闽北瓷坛脱颖而出享誉中外的一匹“黑马”。建盏在不同烧制技术下产生的“窑变”奇妙丰富,那是还原气氛中通过窑内1300度以上的高温焙烧而自然形成的结晶釉。由于建盏坯土中氧化铁含量特别高,坯体在窑炉高温中易于变化。
色彩是视觉艺术中传达信息、表现艺术形象的重要语言,是艺术家情感、思维、理想通过内化后转为外显具象的重要因素,能够在艺术呈现、艺术传播中起到媒介和塑造的作用。近年来艺
本文从中文国际传播的角度对“李子柒”短视频进行了详尽分析,认为“无声”、“共情”、“真实”、“主动”、“自信”是“李子柒”视频的主要特点,是其能够受到海内外人士欢迎
从世界文化的发展角度来看,西洋音乐依然处于主流地位,通过在西洋音乐中融入民族元素,属于对传统民族音乐元素的一种保护,自西洋音乐传入中国开始,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的融合就成为
纪念性塑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是最具代表性的公共艺术,往往是城市的地标性雕塑,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本文对我国纪念性雕塑的历史和现代意义上的纪念性雕塑发展概况进行分析总结,以“98抗洪”“08汶川抗震”纪念性雕塑创作为例,将纪念性与当代新媒体技术和智能技术相整合,探索设计当代城市纪念性雕塑全新的展示模式和观众体验模式。
内容摘要:本文以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项目雕塑作品《黄土地的吼》为例,剖析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力图以具体可感的雕塑形象塑造黄土地上人民的精神面貌,旨在以雕塑艺术传递中华民族奋斗不息、顽强进取、乐观向上的时代精神。呼吁在民族复兴和现代化进程的今天,雕塑家应坚持创作来源于人民、深刻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雕塑艺术、黄土地、时代精神  中华文明渊源流长,汉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长期并存,其中,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