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合作学习实效性探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5631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开展,要真正落实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中,合作学习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适时分组,获取最佳学习效果
  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应把握好分组的时机。在教学中,部分教师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合作,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过一会儿用一次。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讨论时间给得不够,刚刚分好组,没说几句,就被教师止住安排下一项内容了,合作学习显得匆忙、零乱。因此,把握好分组的时机尤为重要!
  1、当任务繁重时,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新教材要求同学们的知识学习不局限于课本,课堂理论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内化”,让学生带着设计好的问题去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料。由于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任务多,时间紧,学生通常不具备独立完成的条件和能力,这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很快捷、高效。
  如在学习《杠杆》一节时,当介绍完杠杆的特点和杠杆平衡条件后,在进一步学习杠杆的应用时,可事先安排同学们去多方面搜集生活生产中各式各样杠杆的信息,具体的包括它们的形状、名称、用途等,由于杠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单靠个人的力量收集到的信息比较有限,这时可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合作小组,让小组每个成员承担与其兴趣、能力以及家庭特点相当的一部分任务,这样可以使个人的优势最大化,以获得最佳的小组总体效果。比如是工人家庭的学生让他去搜集工业生产中应用到的杠杆知识;农村的孩子可让他去搜集一些劳动工具中有关杠杆的知识;喜好体育的同学也可以去搜集健身器材中涉及到的杠杆的知识;一些爱好电脑的同学可以去网上搜索杠杆的有关信息。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小组成员及时通报进展情况,介绍各自的收获,每个小组长把自己小组收集到的有价值的资料、信息甚至成功的实验表演,推荐给全班同学,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这一过程丰富了学生的资料,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才干,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此外,还有同学反映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还增进了同父母之间的沟通,也算是一大收获。
  2、当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以前的课堂教学,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是表演者,学生是参与者。特别是一些学习态度差的学生更是心不在焉,不愿去动脑,动口,动手,造成差生面不断扩大,即使是学习态度好的学生面对如此单调的课堂,也很难在一节课的时间内都能集中精神听课,他们也需在课后花大量时间去复习、做题才能保证一定的效果,进而造成物理课堂教学效益差。为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格局,我们在物理实验课教学上从形式到内容都做了大胆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来唱主角,教师甘当配角。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在实践中学会自我思考和探索。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往往考虑问题不很全面,一旦他们协同作战,相互补充相互讨论,能达到事半功倍1 1>2的效果。尤其出现一些教学难点的时候,创设条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比教师反复说教效果更好。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把几种成像情况给学生演示后就让学生牢记这个规律,一些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实施新课程后,一些教师让学生自行探究但又对学生的能力有所怀疑,所以分组后按照2倍焦距以外、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等情况给了一些有关物距的实验数据,并且还把一些实验注意事项,比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的位置关系一再强调。这样的分组合作学习没有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验过后学生尽管在教师的提示下得出了成像规律,但是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好,比如问到为什么在实验前要进行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的位置的调节很少有同学回答得出。我在这节教学时,当和同学们一起分析出可能和位置有关后,让学生分组后有关仪器的安装以及位置关系都让学生小组讨论后自己解决。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同学们在一起讨论仪器的摆放、物距的大小,一起分析看不到像的原因,甚至还在争论改变物距时到底是移动蜡烛好还是移动透镜好,有争论声,也有赞同声。因为同学们经过操作相互讨论,所以类似上述的为什么要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的位置,以及光屏上得不到像的其他原因都能很轻松的解决。仅凭学生的个人能力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二、合理分组,相互合作相互竞争
  为了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除了把握分组的时机,还要进行合理的分组。
  第一,分组时应兼顾小组成员之间的差异做到“组内异质”。这里的差异应包括学生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比如在前面安排同学们去多方面搜集生活生产中各式各样杠杆的信息时,就要考虑到同学家庭的差异,否则同组的学生可能搜集到许多重复的信息,就不能很好的进行组内交流。同时还要考虑学生能力,比如,让爱好电脑的学生去上网搜集资料,就不可以把班级内电脑“高手”都分在同一组。“组内异质”除了可以更好的发挥每位同学的作用,同时还有利于组内成员间的相互学习。
  第二、分组还应做到“组组同质”。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性。如果小组与小组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综合能力较弱的小组,就会失去兴趣,那么这样的竞争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只有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增强他们再次去争取成功的信心。同时为了同一个目标还能促进组内成员之间更好的合作。
  三、重视学生情感,激发合作学习兴趣
  对于新课程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情感因素也不能忽视,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一,分组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意愿。在分组时可适当采取自愿原则,即教师不干预学生的分组过程,学生自愿组合。按照这种原则分组,通常是个性相近的学生在一组,讨论问题时学生相互交流较多,积极性较高。不过由于学生在分组时可能不会兼顾到上述“组组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所以教师也可以适当调整。
  第二、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选择具有探究价值、能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合作的内容进行活动.关键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否提供合作的契机,是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讨论将变成一种形式,学生更无兴趣可言。
  第三、学生之间要相互尊重。在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时,很多教师头痛的就是纪律问题,整个课堂乱作一团,所以讨论就更加变成一种形式,学生还没有听清对方说些什么教师宣布停止讨论,让学生回答讨论的结果。为了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要培养学生学会“三会”,即: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对于发言的成员来说,得到尊重也就愿意把自己的观点向大家表露,尽管有时是不完善甚至错误的想法,也可以给其他的同学带来启发,讨论的激情会更加高涨。课堂纪律自然也不难维持。
  总之,合作学习作为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是很广阔的。将理念变成实践,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曲折艰辛又趣味无穷,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做深入探讨。
其他文献
【摘要】生物新课标提出以后,实现教学生活化成为了时代对中学生物教师的要求。文章主要从教学生活化资料的五种可能获取方式、教学生活化在中学生物课堂的实现方式两方面探讨中学生物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生活化,希望能够对中学生物教师实现教学生活化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中学生物 教学生活化实现方式  一.中学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含义  “教学生活化”是从教学的生活意义角度探讨的一种教学方式,从这一层面上出发,
【摘要】本文就班主任在工作和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阐述了什么是情感教育,再次分析了情感教育的作用,最后对怎样实施情感教育以及其意义做了总结。通过阐述让我们明白了要成文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那么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工作情感教育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历程中的引导者。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
信息化时代,科技日新月异,人们的购物方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互联网交易的方式正在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网络交易,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便可逛遍天下,采
【摘要】计算机基础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之一,是学生学习计算机入门的基础课。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快,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也要跟着变。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育应该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实践能力是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也是很重要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 教学策略 现状策略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少学生理论没学好,实际操作也不过硬,许多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学生教育问题,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对于学生教育中的师德建设表率作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所好的小学不仅取决于其教学环境以及其师资力量,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师德师风的水平。但是,在一些小学教学中由于其学生的管理难度较大,任教老师面临很多问题,影响小学的师德建设以及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因此,本文从小学师德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其解决
【摘要】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学相比其他学科更容易涉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既需要牢记一些基本的概念知识,更要善于分析综合,对比判断。本文分析了生物知识的上位学习、生物知识的下位学习及生物知识的并列结合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有意义学习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196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提出了认知同化理论。他首次系统的把同化的思想运用于解释言语材料意义的习得过程,对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中对每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要求。首先我们必须要正确理解与掌握新课程教学的理念,才能够很好地进行教学。新课程强调注重知识的基础性、社会性、人文性和发展性。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成为科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  一.改进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1.1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已越来越被全社会所关注,我国作为快速发展中国家,人口多,生产力发展迅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脚步逐渐加快,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性企业越来越多,但是产业水平并不高,食品
自然地理问题一直是困扰高中学生的难题,因为不仅涉及内容较多,而且图形复杂、千变万化,学生靠死记硬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果换个角度审题,将其转化为图形会很容易找到突破口,使
【摘要】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探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验探究教学能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探究教学能帮助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实验探究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究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提到初中化学,就不能不说到其中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  【关键词】实验探究化学学习兴趣 观察能力  探究能力分离的一个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