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m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研究观察,进一步提高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之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70例进行研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治愈20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35例患者,治愈13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7%。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较单纯奥美拉唑的治疗效果更佳,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慢性胃炎疗效及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143-01
  慢性胃炎是由于慢性胃黏膜炎症病变所导致的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上腹痛、反酸、恶心和胃部烧灼等,且反复发作。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是导致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且其耐药性不断增强,需要采取药物联合治疗,以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有效抑制和清除为治疗目标[1]。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患者选取随机选取自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之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和检测诊断确诊;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反酸、恶心、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其中男33例,女37例,年龄18-68岁,平均43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0年,平均5.6年;本组所有患者排除合并支气管哮喘、先天性免疫缺陷、肿瘤患者,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排除孕妇或哺乳期妇女以及并发症患者,入院前未长时间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和抗炎药物,对相关药物不过敏。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情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奥美拉唑20mg每次,2次/d,克拉霉素250mg每次,2次/d,口服,2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20mg每次,2次/d,口服使用,2周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除给药方案不同外,治疗过程中给予相同的基础护理,戒烟酒,减少高蛋白、高脂肪,禁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2]
  1.3觀察指标及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观察,记录患者反酸、腹痛次数、恶心、烧灼感等临床症状的改善和发病情况;记录患者出头痛、口干、心悸和腹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减轻,表现出好转趋势;无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未出现明显改善,甚至继续加重[3]。以痊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作为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0系统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并应用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35例患者治愈20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35例患者,治愈13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7%。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慢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大多是由于机体受到物理、生物或化学等因素影响有关,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上腹痛,反酸、胃部烧灼感等[4]。当前药物虽然能够对慢性胃炎进行有效的控制,实现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在不良反应和复发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慢性胃炎的整体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是导致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且与消化性溃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是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病菌,对其进行有效的抑制和消除,是实现最佳治疗效果的关键[4]
  奥美拉唑是胃酸抑制类药物,其主要的作用是抑制胃蛋白酶和基础胃酸分泌,消除炎症,为抗菌药物的杀菌提供理想的环境;克拉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菌性,具有组织渗透性好、耐酸性强、持续时间长和在胃中的浓度高等优点,可以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在临床上已经成为慢性胃炎治疗的重要药物[3]。两组药物加使用,互相促进和弥补,可以取得更加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本组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慢性胃炎,能够有效提高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实现理想的慢性胃炎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志丹,王晓艳.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153-154
  [2]吴德存.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2):63-63
  [3]袁春明.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7):94-95
  [4]廖振源.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3(4):114-11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通过本文的讨论进一步来分析肺癌化疗病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4月到2013年4月的179例肺癌化疗患者,对所有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进行观察。其中,男性患者102例,女性患者75例,最大的患者76岁,最小的患者30岁,平均年龄在54.32岁。  结果:肺癌化疗患者反复化疗及药物的副作用等影响患者的饮食,是导致其营养不良的关键原因。  结论:针对出现的病因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入院治疗的CSDH患者为微创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统计其疗效,并与2010年1~12月份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常规组)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疗效、感染情况。  结果:术后14d,复查头颅CT,微创组有效率为100%,常规组有效率为75.0%(60/8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肺不张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经验,有利于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99例老年肺不张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99例非老年肺不张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因检出率为92.93%,对照组患者的病因检出率为91.92%,无明显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胸痛消失时间、休克纠正时间、CPK酶峰值时间恢复时间、ST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温阳益气活血法联合优甲乐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运用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9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90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患者给予温阳益气活血法联合优甲乐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优甲乐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水平。  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总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头位难产的处理技巧。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1.6~2013.6年共96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总结头位难产原因,分析处理技巧。  结果:头位难产发生原因:头位置异常者72例,占头位难产总数的75.0%;而产道异常者16例,占16.7%;宫缩乏力者7例,占8.3%。头位难产分娩方式:剖宫产71例,占74.0%。经阴道分娩25例,占26.04%。其中产钳助产22例,占2
期刊
摘要:对我院2011年5月—2012年9月发生的68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子宫收缩乏力是最主要因素,其次为胎盘因素及软道损伤等,并与分娩方式、引产、流产有关。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关键在于重视产程中宫缩乏力,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孕产次数,避免胎盘粘连,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关键词:产后出血回顾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6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术前超声声像特征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对照研究。  结果:恶性结节在形态、结节边界、内部结构、钙化、内部回声等方面与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结节内部血流在Alder2级或Alder3级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较高
期刊
摘要:目的:对妇产科阴道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机制进行分析,并对解决的措施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41例,回顾性分析产后出血原因、出血量、出血时间、应对措施等临床资料。  结果:产妇在产后2小时以内发生出血的患者有31例,占75.61%,出血量在500ml-1000ml的患者有27例,占65.85%,产后出血原因以子宫收缩乏力为主,有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臭氧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阴道炎5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臭氧+微米光+药物在医院妇科门诊治疗(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对照组),一个月后比较二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7%)明显高于对照组(89.2%)。  结论:臭氧+微米光+药物对本地区各种类型的阴道炎均有治疗作用,治愈率为98.5%,治疗操作简单安全,远近期疗效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