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点小活动 教好文言文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anzhuj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士让·皮亚杰强调:“只有儿童自己具体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才能形成自己的假设并予以证实与否定。” “活动与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桥梁,是儿童智力发生与发展的来源。”“活动教学法”是教育最重要的原则,特别是在语文学科。尽管新课程的改革如火如荼,然而,长期困扰语文学科的“少、慢、差、费”问题,今天仍然存在。要将学生们喜欢的“活动”有机地融合到文言文教学中,寓教于乐。
  
  一、 变枯燥乏味为兴趣盎然
  
  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最好兴趣。”如在讲《活板》一文时,问学生:能不能利用手上的现有工具(事先并没有通知学生准备相应的材料),假设是活字印刷的铁板、铁范、字模?学生们犹豫了一下,回答说:“能!”“那么就请大家利用手边现有的物品准备一套模拟教具。”于是同学们有的将课本夹子当铁板,用纸条折叠成铁范;有的用橡皮,有的用瓶盖,有的用铅笔刀做印模。“教具准备好了,那么我们就照教材所写的印刷过程,假设自己是印刷工人,与同学合作,一步一步地照着操作。”学生们一下子就来了精神,边看课文,边进行模拟印刷。在这个过程中,也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发生了争执,那是因为他们在对课文理解上出现了不同而产生的。所以要保证模拟印刷不出错,首先就要看懂文章。
  果然这次模拟印刷的活动既改变了学生对文言文枯燥无味的印象,激发了学文言文的兴趣;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活动中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有助于对课文整体内容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
  
  二、变抽象理解为具体感悟
  
  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在初中阶段有两个。第一个目标是“语言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二个目标是“传承文化”,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如《核舟记》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学生们感受“中国古代工艺品的精巧”。因为明朝的王叔远在核这么小的材料上,雕刻了那么多栩栩如生的东西,而且还刻得那么好,这就是“精巧”的外显。所以我重点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一下王叔远的这个核舟是如何的“精巧”。在课堂上,笔者先给学生展示并明确核舟的大小大概是一个橄榄核的样子;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前已经折叠好的纸船上(学生的纸船大小不一),把作者魏学洢所描述的内容都画在自己的纸船上;画完之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通过自身的活动,在比较中,感受到这个小小的核上面刻的东西很多,很丰富,也很逼真,从而就体验到了“中国古代工艺品的精巧”。
  
  三、变被动培养能力为主动展现能力
  
  美国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告诉我们:每个学生的身上都蕴藏着他独特的个人潜能,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认真地考虑学生的多元智能并加以识别。因为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让每位学生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至关重要。这样做,学生就会热切地追求自身内在的兴趣,这种追求不仅可以培养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也是坚持不懈地努力的内在动力,这正是熟练地掌握学科原理和创造发明所必备的品质。
  在《口技》教学中,笔者把学生分成了若干小组,放手让学生具体负责做一些自己可以完成的学习任务。
  生1:我来对口技和作者做一个介绍(幻灯片放映)。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又称“隔壁戏”。作者林嗣环,是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进士,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里的一部分。
  师:请告诉大家,你的准确资料是怎样获得的?
  生1:从网上搜索,还参考了课文注解和另外两本书,我做了综合。
  生2:我是本课的轮值词语专家。大家看幻灯片,注意我讲的疑难点,再跟我一起读(幻灯片放映)。吠fèi(狗叫),叱chì(大声责骂),倾qīng(斜),顷qǐng(短时间);呓语,屏障,侧目,力拉崩到,战战、曳……现在,再请大家齐读一篇课文。
  师:你说得非常好,谢谢。
  生3:我整理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基本上有两个方面的。内容方面,有(幻灯片放映):1、口技艺人是在哪里表演的?为什么他的表演吓得观众要逃跑?2、人为什么有几百张舌头、几百只手?3、口技艺人为什么能在同一时间内发出几百、几千种声音?字词方面,有一些刚才已经解决了,现在还有:1、“妇抚儿乳”中的“乳”到底是什么意思?2、“会宾客大宴”中的“宴”是什么意思?……请老师帮助我们。
  师:好的,有几个同学似乎想解决问题。好,请说。
  ……(出现的疑问由学生先行解决,无法解决的再由老师帮助一起解疑。)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了显现。一方面学生发现了自身的优点或特长,对这样的课堂他会越来越有兴趣,同时也会千方百计地更好地表现自己;另一方面,也给老师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供了具体材料,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综上所述,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一些课堂活动只是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有效的“活动”,文言文教学也能调动学生的热情,让他们用生命情感去体验,走进文本,走进角色,获得新知,提高智能。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形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生动、直观,成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必要手段。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运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直观形象的事物往往能激发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唤起他们对新事物的兴
期刊
语文科作为一门提高综合文学素养的学科,在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可借助情感因素,加强语文感染力,促使学生思想与情感同步发展,使语文学科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寓教于乐中得以具体实施。因而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可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不容忽视。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情感呢?下面是本人这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上课初,创造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
期刊
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教师要取得教学上的成功,不仅有赖于自己丰富的知识、良好的品德及合理的能力结构,而且还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师只有从“情”入手,融情于教,学生才会移情而学。    一、联系生活,创设趣味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
期刊
语文教学过程是老师、学生、文本之间情感交流传递的过程。因此,情感贯穿在整个语文课堂中,只有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才有可能演绎精彩的课堂。   一、初读文本,储藏情感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小学语文课本大多数浸透着真情实感。教学时,教师要想学生体会到文章的真情实感,自己就得先感悟到真情,因此,教师必须静下心来,认真钻研教材,内化文中的真情。这样在教学时才有可能把学生的真情
期刊
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条件,也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的重要标志,是各科课堂教学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政治教学尤其如此。科学表明,如果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以发挥80%以上;做他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对学习某一门课程不感兴趣,不仅会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会
期刊
教学设计是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首先兴起的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基尔帕特里克(William Heard Kilpatrick)在教育名著《设计教学法》里认为,设计教学法的教学进程主要包括4个环节:(1)学生根据其兴趣和需要,从实际生活环境中提出学习目的;(2)制订到达目的的工作计划;(3)在自然状态下,运用具体材料,通过儿童实际活动去完成这项工作;(4)检查其结果。这给教学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十分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把“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等内容列入了课程总体目标。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的实际引入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从而
期刊
所谓导学案,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预习导学、课堂研讨、拓展延伸。接下来,我就个人经验谈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课前预习,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1、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复习、掌握一些旧有的知识,初步认识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为完成由旧到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迁移奠定基础。也就是说,课前预习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
期刊
我一直教学数学,我发现学生的计算很容易错,于是,近几年来,我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了学生运算错误的原因。  在调查中我发现:造成学生计算失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在计算时存在着各种心理障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枯燥无味——造成兴趣淡薄  有些学生对计算题感到枯燥无味,没兴趣,因此在计算时不能全面准确地看题、认真耐心地分析,更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算法,题目未看清就动笔,做完
期刊
一、为什么让学生“乐”学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以便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使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和体现。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知道,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创设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情境,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