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组诗)

来源 :诗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anliu_b06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草在夕阳里


  砂石避开月圆之夜进入河水
  懂得和平与战争
  有台伯河边的辛辛纳图斯的气质
  只会发生甜蜜的事情
  金色的羊毛,绿色的草原,蓝天的空气
  每棵树筑着精灵和天使
  山的肉身保有形而上学那体形
  登顶和蜿蜒而下的人
  秋月对着春山的人
  你了若指掌
  你们都去过的地方我稍晚到达
  我也不是追随者
  我对他的了解比你们一丝也不少

发现者就是创造者


  我知道那里太美了
  我并不是發现者
  于是我成了幻想者和创造者
  我知道上帝已为它写下好评
  我去得晚了一些
  生活的荒原
  幻想的朝圣之旅
  沿着黑夜秘密开放的红玫瑰
  圆润的空气未被俗世划破的脸颊
  我漫长地学习
  保持着清洁和虚空
  后来者比你们先到一步

画布吸纳了光线


  它们全部存在你们口中所说的美
  包括帕台农神庙少女的表情
  这里没有四季
  白昼好像长在神秘的树上
  黄昏好像有我们看不见的台风拔地而起
  你将一无所知地失去你眼前的所有景致
  一处大的山岭,像那个巨大的书包,
  一支笔几张本子收在甜蜜的拉链里
  对应的字母。统领着和平与战争的领地
  字母允许新和旧的范围交替
  大字母被大地吞噬
  树上的世界用布料裹紧
  山林的影子被碎石收留

甜蜜生长史


  明天的梦里闯进来一群象
  明天桃花坐在河面上修补被浪花划走的流水
  明天喝下水杯倒满发光的声音
  明天提醒沉睡了200 万年的地平线学会直立
  行走
  明天水珠在这里盛大开放
  数不清的云雾聚拢又上升
  将彻底融化我曾有的冻僵的生活
其他文献
一  丽江是一片超出尘俗的世外桃源  它遗世独立的美  成为一幅百看不倦的画卷  成为一首百读不厌的诗篇二  丽江的春天,带给人们  浅绿丛中一点红的妩媚与清新三  丽江的夏天,给人们带来  浓荫下清凉的火焰四  丽江的秋天,人们被满树金黄的叶子  镀亮了一个个金灿灿的心愿五  当冬天静静来临  四周的冰雪成为丽江最为圣洁的名片六  玉龙雪山永远站在词语的高处  用闪闪的银光  守护着丽江绚丽动人
期刊
龟兹故城  我在库车的上空漫游  飞跃积雪的山峰  百条河川在戈壁上行走  像鹰在天空的姿态  舷窗外太阳高悬  白色的云层充满河谷  机舱里空姐优美的声音  像是从龟兹古城传来  唯有朴实的形象才如此神圣  寂寥、豁达,富有美感  我只能想象在遥远的年代  这里是一片良善之地  不然那些失败的民族  为何都要向这里迁徙  一旦他们来到这里  再也不思回到充满争斗的故园  无论突厥、回纥、鲜卑,还
期刊
遗爱湖  东湖、西湖、菱角湖  偶尔连在一起后  就再也没有分开  遗爱湖口那些曾经挽过的手臂  已变成枝繁叶茂的树枝  在风中写下的诗句是  我们一直在这里  时光和飓风也没能  让他们离开半步  写遗爱亭记的苏轼  也没离开过在运河边饮绿雨  由云栖小镇、梦想小镇回来  看到油纸伞和大运河  一晚上在古街的瓷器里  找杯盏  饮绿雨  良人拽着我  不让我走上拱宸桥  说它没有护栏  她怕我扑
期刊
钟声  他们匆匆地进去,脸色阴沉  他们匆匆地出来,揣着大包小包  和出院小结  和小结之后的人生  在市一医院门口,每天一批批的人  在低头不语中,完成  生命中的一次进出  不远处的能仁寺  又一次敲响钟声  这一次,他们听得清清楚楚  2020.9.17月亮  一条小路的上方  我们看见两个好圆的月亮  在农历六月十五的夜晚  我们并肩而走  却各怀心事  我们拖着各自的影子  像拖着各自虚
期刊
大风起兮芦苇黄  被浓霜重击后的芦苇  一夜间满头黄发  如同狮子的满身金毛  不会因为时序病了而变暗  大风的砍刀趁势追杀,劈头盖脸  芦苇瘦弱的身躯只剩下皮包着骨头  连叶子都枯瘦得无法包裹童真的粽子  连影子都被风拖到了大张着的菜市口  它们是否还能思考  思考玉河的前世今生  大风的榔头持续捶打,没头没脑  芦苇麻秆似的腿脚依然坚定  站立在淤泥和碎石子之中  默默忍受着流逝的浪花的嘲讽 
期刊
大雁飞回来了  黑沉沉的大地,  一垛垛红铜光泽的玉米秸,  流淌的木兰达河,  对岸的村庄亮亮的屋瓦,  静静地等待。  天空中嘎嘎的鸣叫,  翅膀旋起风,  飞起,落下。  犹如清凉的水降下。  去年的苘麻摇晃,  小野菜新鲜的笑脸,  烧稻茬的人抬头。  我举着相机在刚化开的泥泞里奔跑,  迎接一年来一回的亲人。  大雁飞来,飞远,  不飞走。风  风啊,你已经翻过我的白  ———我的背面 
期刊
火把  印象中常常忘了谁栽的那一棵棵老梨树  一个个抛光镀金的火把梨子  皮薄,肉嫩,水多,一个个爽口又顺眼  火红火红的摇动窗外的秋色,缝补着故乡的  裂痕和饥渴  等一间间一排排黑瓦房的屋脊,墙头  挑檐,翘角,变甜的日子  会看见晨光和落日中,那一簇簇沉静凝固的  火焰  猛然舔醒孩子们,贪婪喝米汤的小猫嘴  一个个光滑的火把梨黄了,挤进风口处  一串串温情的火把梨红了,舞动欲断在轰鸣的  
期刊
这一年几乎是我的一生  除了出生,我把自己的  几乎一生,再次经历了一遍  我的人生,是对谁的复制?  雪落在冬青树上。飘雪  后面的雪拍拍前面的雪的脊背  续接。截句。日子的卡座  快乐、痛楚的碗筷,杯盏  两只口罩的间距。人性  我之外,只有一个对象———  蒙面的世界。只有疾病  伴随我一世。它被命名为感冒  疟疾、某种病毒,以及贪欲  战争———它们是那疾病的分身  我对真理的感知,趋近 
期刊
岁月在流转,时代在流变,一切的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特别是进入网络化和自媒体时代,置身其中,一切事物都在加速变化或转型, 处于动态的社会文化伴随着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发生变化, 诗歌文学同样在社会文化思潮中产生变化。在这种特定的语境中,一个人的写作到底能走多远,能在人们的期待视野中获得多大的价值?等等,皆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那么,作为诗歌批评家又应当如何面对此种情状, 走向更加理想境界的新天地呢?
期刊
抒怀诗  并非局限太多。酷热从长焦镜头  帮助我找回波浪的缩影,午夜穿过分数线,  凌驾于预定的睡眠之上。我哪儿都去不了,  为绝句着迷,也许还不止,同样为  植物伸展到阳台着迷,我发现太多的  私人美学被当作了坠落的重力。  蔚蓝背景不止于写作。但我原谅了  写作,就好像诗的局限还有无穷的可能,  波浪保持着在野的翻滚习惯。我确实  今天哪儿都去不成,死人肖像占够了  装金框的便宜,我觉得这不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