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绪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进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因此,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只有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
  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五方面的探究。
  1.宽松和谐激趣法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往往能产生一种宽松、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学习兴趣高涨,从而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展现语文课堂的无限活力。
  2.赞扬欣赏激趣法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课堂上笔者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或用赞许的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丰富!”;或用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轻一点头,微微一笑?每节课笔者尽量多赞赏学生,不光赞赏一个两个,而是赞赏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是虚伪的应付的,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
  3.认真倾听激趣法
  传統的课堂教学多是老师掌握着“话语霸权”,学生只能当作一个个容器,等着老师往里灌东西,可结果,园丁的辛勤,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变成了统一模式铸造的标准件。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发言。笔者认为,学生“讲”教师‘听”。有三大好处:一是通过“听”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笔者通过“听”常常被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独到深刻的见解、幽默睿智的语言所折服。二是通过“听”可以真正使教师领悟“教学相长”的真谛。三是通过学生“讲”教师“听”,可以锻炼学生。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课堂成了他们发挥的舞台,这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
  4.平等评学激趣法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最高裁定权,却忽视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实质上也漠视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一种表现,尤其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营造方法。
  当学生的自觉意识得到高度强化,内在的进取热情已得到激发,教师就可以把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权交还给他们,激发其活跃的主体意识,感受班集体内平等、和谐、信赖的自由氛围。笔者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经常把诸如抄写默写背诵等客观作业交给学生自检自评,取长补短。学生在评改时,既能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也感受到当一回老师的快乐,还把知识又复习了一遍,一举三得。
  5.教师魅力激趣法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即有魅力的教师。一副自然大方亲切随和的教态,一身时尚端庄搭配得当的衣着,一手龙飞凤舞刚柔相济的书法,一口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普通话,一段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朗诵,一句委婉动听相得益彰的轻唱,都会对学生的注意力具有无形的控制作用,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带人美妙的文学殿堂,最重要的还得用语文的真正学识去感染学生,使其受到熏陶——教师满腹经纶,才气横溢,授课时,或宏论滔滔,妙语连珠,或精点略评,字字珠玑,让学生如饮甘醇,定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而言,教师的授课语言要有绘声绘色的形象性,表情达意的准确性,辞约意丰的简明性,和谐悦耳的音乐性,严密准确的逻辑性,教师用这种语言描景状物,述说人事,说明特征,品味诗文,剖析事理,定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对典范的名篇佳作记忆成诵,而且应形成自己钻研教材的真功夫,能常教常新,能给学生以艺术熏陶与美的享受,真正成为学生求知与做人的良师益友。语文教师出色的艺术审美能力与艺术创新能力,有助于激活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朝气与生机,因为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与点拨下,能够从教材的字里行间发现各种静态美、动态美、形态美、色泽美、韵律美,能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教材横生的情趣。不仅如此,教师匠心独运的板书设计也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从而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营造轻松浓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在课堂上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摈弃以往把语文课堂变成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施舍知识的场所,摈弃家长制、霸道者的教风,要代之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去真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能喜欢语文,学好语文。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新课程标准(英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现代教育的理念也是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电子书包”是为达成课程改革目标而出现的重要教学平台,如何在“电子书包”这一新的教学平台下,运用合作学习方法,培养并强化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业成绩,为其后续的发展建立良好的基础,
期刊
班主任说自开学就发现小A不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纪律差。同学之间互不相让,自尊心强,又好表现,学习成绩差。老师、家长的批评也逐渐增多,滋长了厌学和攻击性行为。好表现自己,常常在课堂上做小动作,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反过来又挫伤了自尊心。像小A这样的学生不只一位。  具体事例:  1.一次自习课上,他将自己脖上的长吊坠掏出来不停晃动,来回碰到前面同学的头上,同学不理他,他没有停止的意思。老师批评他
期刊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当前,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家庭条件、生活条件、教育条件的限制,再加上自身不注意平时语言的积累,导致了小学生写作语言的匮乏,表达的欠缺,以致出现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和“有话说不出”的现象。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刻不容缓,怎样提高农村小
期刊
和时文阅读、普通阅读相比,中华传统经典阅读在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语文素养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阅读经典,可以跨越时空鸿沟,沟通文明与种族的壁垒,吸收本民族的文化精粹,丰富人类的共通人性,改善精神生活。如何更充分地利用传统文化瑰宝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理解与传承等核心素养,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因此,笔者在本校内开展了一系列中华传统经典阅读课
期刊
科学教育,从娃娃抓起。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国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科学课。科学教育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全民科學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小学科学教育对从小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专职的科学老师,怎样更科学地上好一年级科学课呢?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规范学生行为,培养良好习惯  一年级的孩子虽然刚刚步入校园,
期刊
体验式教学就是把学习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运用协作探讨的方式,在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中进行体验、感悟,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一种教学模式。《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体验性学习,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而现代教育学的研究也表明: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的方式传授给少年儿童,但远大理想的孕育,良好情感的萌生,高尚情操的养成,都必须经过体验才能
期刊
一、基本情况  小张,男,2001年6月1日出生,于2012年9月从上外附小毕业,进入浦外就读于中预(5)班。该生属于独生子女,在进浦外之前没有住宿经历,性格比较开朗活跃,喜欢收藏奥特曼玩具,特别喜欢画画,尤其是画恐龙特别擅长,汉字也写得不错。特长是做小报。原来在小学里的成绩属于班级的中等水平,曾经学过奥数,后来因成绩不佳而放弃,语文学得很好,数学方面容易粗心,分数不稳定,英语口语最好。比较擅长活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三个问题:一问题的提出;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方法;三、体系建设合校情,多年实践结硕果。  关键词:学校办学 挖潜质 低进高 创佳绩  一、问题的提出  仁化中学地处韶关粤北山区,经济相对落后,影响对教育的投入,严重制约教育软硬件建设,影响人们的观念,更致命的是人才外流。 2003年本地区高中又扩招,入学生的学科基础、综合群体素质下滑,入学成绩在区县倒数。在这样的背景下,师资力量又溃泛
期刊
2016年,随着日本东京藤幼儿园圆形建筑的宣传,启发了我们关于“圆形运动”和基于“圆”的哲学范畴下的思考。日本西南学院大学的米谷光弘教授首次提出“循环游戏”,他指出循环就是从起点出发,前行后再回到原点,形成回路。幼儿的循环游戏也具有体育中运动员循环训练的特点。循环游戏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设计自由的、适应不同个体的自然而然的动作,向幼儿愉快地展示游戏世界。  三月初春,大地回暖,春天是小朋友们身体生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就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出重要指示。立德树人上升到了“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大更是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是说,立德树人,乃夯实强国之基。  当前,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就探究了家长学校在家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