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分层激发学生兴趣保护学生积极学习心理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2009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在初中教育中开发与优化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基本科目,是优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内容。但是,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水平差异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明显的学习差异,因此,教师应采取分层教学法,保证每位初中生都能接受必要的数学教育,引导学生在差异成长中实现共同进步。本文从科学将学生分成各个层次、设计层次化数学探究任务、组织学生跨层合作、设计层次化数学作业四个角度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师应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法;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5-0080-02
  引    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部明确指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为兴趣是保障学科教学效率的基本条件。随着人们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完善,人们意识到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心理、学习兴趣等都会作用于学生的智力发展,也因此确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切实对课堂教学效率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初中数学教师投身于激趣改革活动中。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实施分层教学法,引导每一层学生取得学习的进步与成功,使初中生在成功经验的刺激下产生学习兴趣,以达到保护初中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一、科学地将学生分成各个层次
  将学生分成各个层次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的首要步骤,而这一教学环节也影响着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在长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习惯戴着“有色眼镜”教学,重点关注学优生,不关心甚至会苛责中等生、后进生。这一错误行为会严重影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消磨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分层时应该弱化学生等级问题,以客观、公正的教学态度看待每位初中生的数学水平与发展空间,确定具体的分层结果。
  在开展分层教学时,笔者认真分析了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取得的数学考试成绩,联系了学生家长,向其仔细询问了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以此为基础确定了各层成员组成:A层学生是能够长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B层学生是成绩一般,但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C层学生是不喜欢数学,且数学成绩长期处于班级平均水平以下的学生。然后,笔者认真观察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发现A层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好,虽然看似不用功,却能根据教师的讲解与自主思考及时内化数学知识;另一类学生十分用功,但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习惯跟随教师的安排学习数学知识。这一细化分层行为能够让笔者更准确地了解每位学生的数学学习特征,制訂更好的辅导计划[1]。
  二、设计层次化数学探究任务
  在每一节数学课上,教师都会根据教案设计相应的课堂教学目标,按部就班地推进数学教学活动。虽然这个行为并无不妥,但关键在于初中数学教师习惯按照统一要求约束初中生,导致部分数学水平低下的初中生难以及时完成学习任务而备受打击,且自己与其他同学的明显差距也有可能导致其一蹶不振,难以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教师应主动设计层次化的数学探究任务,让每位初中生都能积累成功的学习经验,进而保护初中生的积极学习心理。
  例如,在《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一课教学中,笔者认真归纳了本课知识点,根据难度水平确定了不同的学习任务:学习与多边形有关的数学概念,如内角、外角、对角线、凸多边形、凹多边形等;通过测量活动总结各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由此推测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计算公式;理解多边形内角与边数之间的关系,尝试利用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推测多边形的边数,丰富知识迁移经验;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根据上述几个学习任务探究正多边形内角和、边数问题。这几个数学学习任务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推理能力要求不同,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相应的学习任务。如B层学生能够通过真实的角度测量来汇总多边形的内角和,但无法展开公式推理,需重点突破“推测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计算公式”这个学习任务,在教师引导下展开抽象推理。当然,如果学生一开始对个人数学学习能力的预测不准确,在探究数学学习任务时感到吃力,或十分轻松,感觉未能完全发挥自身数学学习潜能,那么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调整数学学习任务,不必强求自己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节奏。
  三、组织学生跨层合作
  跨层合作是为了让初中生多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秀学习经验,潜移默化地优化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方法与习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自主、探究、合作已经成为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式。其中,生生交流十分重要,因为新课程改革认为丰富的合作活动可以使学生实现共同进步,实现公平教育,且能同时达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与优化学生学习品质的双重目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实现跨层合作,以优带差,以此训练初中生的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在“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教学中,笔者将一名A层学生、两名B层学生与两名C层学生组成一个5人的小组,希望学生在跨层合作中实现共同进步。为了保证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流畅性,笔者会给学生挑选组员的权利,鼓励学生互选,然后综合分析各个小组的组员构成,小幅度调整组员搭配,确保每个小组的数学平均水平一致。之后,数学小组便可以在组内探究“最短路径问题”。为了完成本轮探究任务,小组可随机选择两个端点,在此之间绘制不同的路线,通过测量与数学证明来确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理论。在本轮探究活动中,有的小组直接根据具体的测量数据证明了这个结论,有的小组则从三角形的三条边关系做出了解释说明。
  四、设计层次化数学作业
  做作业虽然是初中数学课程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但初中生对这项学习活动并不感兴趣。这是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实施了“题海战术”,不分轻重缓急地要求所有初中生完成同样的数学作业,大大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使初中生十分疲惫,难以保持良好的状态。针对这个问题,分层教学法认为教师应设计层次化数学作业,鼓励各层学生在专项练习中循序进步,重新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层次化数学作业。在基础层作业中,笔者选择的练习题一般是简单的求解方程组计算题,只要学生掌握了消元法、代入法等基本解题技巧即可完成练习任务。这个学习任务难度很低,是针对本班C层学生设计的。在巩固题目中,笔者以方程组计算题为主,但会在题目中确定具体的解题策略,以检测B层学生对方程组解题策略的认识。在拓展题中,笔者设计应用题,这些应用题需要学生根据题目信息自主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然后选择相应的解题方法,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能够满足A层学生的练习需求。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人都能学到需要的数学”,保证数学教育面向每位初中生,促使初中生朝着多元、个性层面发展。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分析分层教学法的具体要求,有机提高分层教学法的实施进度。
  [参考文献]
  胡颖婷.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数学教学通讯,2018(26):34-35.
  作者简介:陈德治(1969.10—),男,甘肃永靖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曾获省级青年教学能手。
其他文献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运算能力提出:运算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基于此,本文对一年级口算教学进行了研究,以期能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口算;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7-0066-02  引 言  
期刊
摘 要: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指的是对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相关的技术教育,是以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为目标的教育。其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内涵深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基础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找寻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传统文化,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人文底蕴,有利于实现全面提升全体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传统文化;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7
期刊
摘 要: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是教师培训遵循的基本原则。“十三五”期间,S区基于整体设计、分层培养的思路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从多角度整合多种资源,分层、分类、分岗、分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关键词:整体设计;分层培养;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北京市B国际学校为例,探讨与分析了国际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途径及评价,国际学校更加注重对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培训和教学理论培训,有学校、教学团队和个人三种途径,通过全过程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全过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作文教学应着力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等方面进行。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兴趣着手,分析了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写作习惯;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承担着育人的重任。历史的育人作用体现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过程中,而理解历史知识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必须具备科学的历史观。科学的历史观包括唯物史观、全球史观等。在历史知识学习中形成科学的历史观,用科学的历史观去分析历史知识,这是螺旋交替上升的过程,也是递进过程。高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历史观,就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以全球史观打开学生视野,以动态历史观引导学生形成认知。  
期刊
摘 要:小学生一般生活范围有限,接触到的事物不多,加上本身经验和知识的限制,在写作文时总感觉自身的素材不多、无话可说,所以写作文成为困住很多学生的难题。很多学生的写作凭借自身的想象,但是小学生的想象力不足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想象力培养已经成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的重要任务。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在教学作文的同时,促进学生想象力的不断提升,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现阶段
期刊
摘 要:《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从策略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两个方面来看,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列表”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中的内容。因此对“列表”教学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对实际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展开了探讨,并总结了一些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教学案例;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講评试卷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常规环节,是反馈与调控学生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和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但当前小学毕业阶段的试卷讲评还存在“高投入低效益”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把脉”学生答题错因,从结果与过程这两个方面来谈试卷分析对策,以应对此阶段数学题综合性强的问题。  关键词:毕业试题;分析与讲评;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学习能力是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空有知识而无能力,学生将永远处于“被动挨打”的学习状态,无法获得学习方法,无法解决问题。因而,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高中化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渗透与培养,期望培育出拥有创造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但是,目前的教学模式还存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弊端,学生发挥学习自主性的空间并不充足。鉴于此,本文研究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教—学”为“学—教”,以培养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