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中变形测绘的有效措施探讨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ong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变形测绘在工程测绘中十分重要和关键,文章通过对变形测绘的一些有效措施的具体阐述,内容包括检测方案的确定,位移监测点的布设等要点,将变形测绘作为为重点论述点,通过具体的操作性分析达到对工程标准的严格把握,以期为工程测绘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工程测量;变形测绘;有效措施
  测绘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现代发展的一级学科。该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服务领域也不断拓宽。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大型工程项目迅猛发展,为了能够确切反映工程物、构筑物及其场地的实际变形程度或变形趋势,取得第一手的资料,验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保证工程在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安全。因此有必要对工程测量中变形测绘的有效措施阐述、总结。
  变形测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变形测量是监测、分析及预报工程建筑物及与工程有关的变形的主要方法;是对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地基或一定范围内岩体及土体的位移、沉降、倾斜、挠度、裂缝等所进行的测量工作。而我们目前对建筑物的变形测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沉降观测,另一方面是位移监测。沉降观测主要是使用精密水准仪采用周期的观测方法定期测出建筑物在不同荷载下的沉降量,及时掌握建筑物的沉降情况,了解有无异常现象,以便采取合适的补救办法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更能准确反映地基勘探、基础设计及施工质量的优劣;位移监测是为了保证建筑物各轴线的位置,它是对施工质量和地基沉降的综合影响。
  1 监測方案与方法
  1.1监测项目选择的原则
  监测项目选择的原则,一般以光学机械和电子设备为先后顺序选用设备,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不影响正常施工及使用,能形成统一的结论和报表。
  1.2监测点的布置步骤
  测线布置。圈定主要的监测范围,估计主要滑动方向按滑动方向及范围确定测线,选取典型断面布置测线,再按测线布置相应监测点。施工的初期爆破阶段1次/12天每次爆破后监测1次施工阶段12次/周地表及地下位移为主运营阶段1次/2月,雨季1次/2月。变形量增大和变形速率加快时加大监测频次。正常情况下在爆破阶段完成后监测以地表及地下位移为主一般在初测时每日或两日一次在施工阶段3—7日一次在施工完成后进入运营阶段且在变形及变形速率在控制的允许范围之内时一般以每一个水文年为一周期每两个月左右监测一次雨季加强到一个月一次。
  2变形测绘监测方案
  监测方案设计应以“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变形”的原则做为总体思路,首先逐次布测变形监测的基准控制网、工作基点,再在基准点或工作基点上观测沉降和水平位移。当观测条件较好时,尽可能少设或不设工作基点,直接利用基准点测量变形观测点,以降低工作量和提高变形测量精度。
  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精度设计、基准网及工作基点布测、观测点布设、监测周期及频次的确定、观测方法的选择、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及整理等内容。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地形地质条件和变形特征等实际情况而定。
  3 变形观测方法
  3.1 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依据变形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变形观测点布点图,确定变形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变形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保证各次观测均沿同一路线进行。
  3.2 观测方法。
  根据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变形监测应在观测点稳固后及时进行首次观测,每个观测点首次坐标或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应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依照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外业观测。对于陆地部分的垂直位移观测点,可采用常规水准测量或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观测;对于水中位移观测点,应按跨河高程测量方法进行观测。
  3.3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变形分析的参考点;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水准测量中,前、后视观测宜使用同一水准尺;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以及固定观测员;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次观测环境基本一致;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高程是否有变动。
  4变形监测的精度、观测仪器和观测周期
  4.1变形监测的精度。
  测量等级及精度取决于变形观测的目的、变形观测体的级别以及预计变形量的“必要精度”。为了保证监测精度,整个作业期间不宜更换观测人员和主要观测的仪器,每次观测次序和行进路线也应尽相同。
  4.2测量仪器设备。
  测量仪器设备的选择要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先进和经济实用,要尽可能的采用快速高效的作业方法。推荐NA型精密水准仪观测和用徕卡TPS402全站仪进行测距、三角高程观测;收敛监测用收敛监测仪器和三维位移观测相结合。三维位移观测又可以分为绝对坐标观测法和相对位移观测法。
  4.3变形监测的周期。
  变形监测周期应以能系统的反应观测变形体的变形过程且又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应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因素的影响程度来确定。当发现变形异常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根据工地实际情况,结合业主、监理的意见,在稳定地区,首次观测在每次放炮后距离掌子面25米处设点观测;获得基础数据后25-50米处隔天监测一次,距离掌子面50米后的点每周监测一次,连续四周,然后改为每月一次。当位移量较小、变形趋于稳定时,观测间隔适当放宽,当变形值较大或出现异常数据时,应加大观测频率,并及时向业主和监理单位报告。实际执行过程中许多监测点都是每周监测一次。监测资料应及时给予洞挖部门和地质部,洞挖部门应及时按合同报送监理工程师。
  5 位移观测点的布设(以基坑观测为例)
  5.1位移、沉降监测基准点的建立。根据现场实地踏勘的情况,考虑基准点的稳定性和观测精度要求,在工程现场旁距基坑边5倍开挖深度距离以外的稳定土体中布设7个基准点(测量控制点)进行互相校核,它们的编号为WJ1、WJ2、WJ3、WJ4、CJ1、CJ2、CJ3;4个位移基准点每个与每边成一直线布置的水平位移观测点构成位移监测网,4个位移基准点和3个沉降基准点布置在相对稳定且大于5倍基坑深的距基坑边的位置,但必须在建筑物所产生的压力影响范围以外。
  5.2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沉降观测点的布置。观测点埋设时应注意观测点与被观测对象的牢靠结合,使得观测点的变化能真正反映观测对象的变化特征。位置的水平位移、沉降观测点设在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边线部位,观测标志拟采用Ф16膨胀螺栓安装在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上,顶端位置磨成半球状。根据现场平面尺寸及测量规范要求。
  工程测绘中的变形测量是一项长期、艰巨而细致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对于变形测量者来说,必须合理确定观测精度。要根据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方式、建筑物结构特点和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出科学、经济和高效的技术设计方案和观测细则。对工程顶面的水平位移要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实测确定。加强对观测成果进行安全性分析,重视变形预报。在工程完工后,要能够预报出滞后沉降量,制定出运营期间的长期变形观测方案,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运营。
  参考文献
  [1]李奇峰.浅析变形观测在建筑工程中的实施应用[J].企业导报,2011(12)
  [2]王钧.浅谈实际测量中对变形观测的理解[J].科技创新导报,2010(32)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以糯扎渡电站尾水隧洞为例,对开挖的质量控制,支护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洞室开挖; 支护; 质量控制; 水电站  工程概况:糯扎渡电站尾水系统采用“三机一室一洞”的布置方式,调压室后接尾水隧洞,共三条尾水隧洞,尾水隧洞由调压室后渐变段(方变圆)、标准圆段(平面转弯段及直段)、出口渐变段(圆变方)三部分组成。尾水隧洞0+017.000~0+047.000为尾水隧洞渐变段,长度30m,
期刊
摘 要:公共座椅设计是由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工业产品设计与环境设计于一体的新型环境产品设计。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公共座椅的设计正趋于先进、可行、经济、美观等方向发展。对它们的设计,也就是设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休闲方式、娱乐方式。公共座椅的舒适性逐渐成为评价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指标,舒适性在人们的需求下对公共座椅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公共座椅 人体舒适性 发展 人体生理特性  作者简介:文雅(
期刊
论文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对策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企业至关重要的施工工具,也是企业的外部形象之一。确保机械设备资源的过程使用能力,以良好的设备经济效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主题和中心任务,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对象。因此,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机械设备效能,挖掘机械设
期刊
摘 要:房屋屋面防水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施工组成部分,房屋建筑屋面防水施工质量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以及建筑工程在实际中的使用质量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注意对房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的运用,防止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  關键词:建筑工程;防水措施,施工技术  1屋面防水工程  某工程屋面防水层采用聚氯乙烯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工程是整个工程重要的分部之一,施工
期刊
摘要:工程选址后,施工条件受周边建筑物影响。文章通过实例分析高喷法防渗技术在实际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了解工程的地质条件,进而在工程设置高压定摆喷防渗墙帷幕,施工过程中要严格保证施工参数及标准,保证地下水不渗入基坑,确保工程安全。  关键词:高喷法防渗;施工参数;  1 工程概况与地质条件  1.1 工程概况  某工程位于惠州,基坑深度为12.7m,基坑距周边已有建筑太近,东、南、西距已有高层建筑只有
期刊
摘要:中国的乡村由于种种因素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观风貌。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景观盲目的模仿都市景观,盲目的模仿西方,导致地域文化特征逐渐消失,由此造成了中国乡村由“传统乡村景观”向“现代乡村景观”转变过程中出现畸形发展,从而在地域文化的传承方面正面临着脱轨的危机。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貌、传承、危机.  一、乡村景观文化  乡村景观文化是景观文化的一个部分,是相对于城市景观文化而言的。根据景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管理问题愈发地受到重视。小城镇综合管理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城镇规划管理、城镇建设管理、城镇环境管理等。要想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就要加强综合管理,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保证小城镇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本文主要从当前小城镇综合管理的难点入手,探讨了加强小城镇综合管理的积极对策。  关键词:小城镇;综合管理;对策  一、小城镇综合管
期刊
一、时代背景:  上海是我国第一个人口老龄化的城市,老年人口比例始终高于全国8-10%,是迄今为止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城市。截止2011年底,全市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47.76万,占总人口的24.5%。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62.92万,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8.1%。“十二五”期间,上海市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老年人口总量急剧增加。预计到2015年末,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期刊
摘要:建设项目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从经济角度来看建筑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价格的竞争。 本文从工程造价管理的各阶段入手,分析了控制管理的原则,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合理的管理措施,并对工程造價动态控制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起到帮助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1.引言  工程造价就应是建造一项工程所花费的费用的总和,包括前期工作费用、勘察设计工作费用、安装
期刊
[摘 要]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效果,一直是当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介绍了项目管理沙盘的内容及运行逻辑,并提出了项目管理沙盘实践教学中的注意事项,为项目管理实践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践教学  一、前 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产生了冲突,高校必须强化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