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个“要命”的魔鬼

来源 :初中生学习·博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an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有这么一句话:所有的病,不是因脾气所生,就是爱恨带来。
  美国北卡罗林州杜克大学医学中心斯蒂文·博伊尔教授称,人们早就猜到一个人的举动和脾气会影响到他的健康,就只苦于找不到科学依据来证明这种影响到底会有多大,也无法弄清其机理。
  教授和同事们经过多年研究后,得出了人类6大最要命的情绪特征,其中的每一样都能致人死亡。当然不会是令人猝死,但也比其他一些疾病要快得多。
  不过斯蒂文·博伊尔并没有绝望,他相信只要稍加改变自己的情绪,人还是有救的。
  那据他们看来,究竟有哪些情绪得尽快纠正呢?
  玩世不恭的处世态度
  科学家把对现实的玩世不恭态度看成是暗含的敌意。据教授说,那些玩世不恭的人通常都对身边的人不感冒,因为把他们看成了敌人,认为别人对他们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实际上玩世不恭者才是这样的人,他们才是把对生活的消极态度强加到别人身上的人。
  其结果是易患早期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其生化原因是由于神经过度紧张而导致免疫系统中的蛋白质发生变化。
  漫无目的的“僵尸”心理
  生活要没有目的,生命就会短暂。几乎所有的研究成果都表明:能看到生活中的意义、认为有所奔头的人都具有很好的激素背景,他们的免疫系统更健全,心脏更健康。这种人不易受收入高低、性别和目标本身的影响。
  按照博伊尔的观点,人得学会满足每天的一般行为,否则会过早死去。一开始是精神死亡,而后是生理死亡。
  用教授的话说,无目的的生活会大大提高患青春期痴呆的几率,所以人还是得尽快考虑生活的意义。
  神经过敏的猜忌心理
  神经过敏者易短寿。尤其是那些锱铢必较的人,他们动不动便会消沉下来或变得歇斯底里、全身抽搐,总之是随时都在惶惶不可终日。
  据美国佩尔久大学的戴尼埃尔·穆罗切克说:“这种人之所以寿命不长,还因为他们大多数都是烟鬼。抽烟只能暂时稳定情绪,从总的来说反倒缩短寿命。医治这些神经过敏者的良方是心理疗法,使他们对生活树立信心,同时家庭生活要和睦。”
  “放牧”无序的游移心性
  有些人写字台上和车厢里一贯杂乱无章,经常上班迟到,还时时都精神不集中,这样的人又怎么样呢?科学家曾针对9 000人做过试验,有20项研究成果证明,这也不是什么好事,对健康和寿命都有副作用。
  据统计,生活中有条理的人至少比那些易冲动、不懂得管理基本要素的人要多活4年以上。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霍华德·弗里德曼始终认为,那些好静和精神专注的人更注重自己的健康状况,他们喝酒和抽烟都会有所控制而适度。
  闷闷不乐的悲观情绪
  整天闷闷不乐和情绪低落能使一个人的免疫系统老是处在紧张的工作状态中,这种紧张状态很不利于身体,于是人不断生病。其一是动脉压升高,而高血压是最通常的死因之一。
  美国外科学家发现,那些闷闷不乐的人接受手术时还易得并发症。
  “机器人”式的煎熬状态
  长时间处在紧张状态能要一个人的命,其中包括长时间不间断地工作而不休一天假。如果这种紧张还伴随着担心丢掉工作,那情况就更糟糕。
  如果血压升高,心脏开始出现毛病,还经常伤风感冒,便说明该休息休息了,比如说,该到温带的浴场去躺躺了。
  专业心理学家有这么一个术语——职业性地熬干自己。这是指一个人像机器人一样任人摆布,工作中没有任何乐趣,而且怨气渐长。
  科学家对700名以色列工人调查结果显示:那些处在“熬干自己”状态的人得糖尿病的几率比常人高出2倍。
其他文献
一.笑不可仰   “笑不可仰”最早见于清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时代文艺出版社《聊斋志异》第三卷417页《仙人岛》有载:   (1)王闻之,意兴索然。桓笑曰:“童子何知!不在此,只论文耳。”王乃复诵。……桓恐其语嫚,不敢研诘。王诵毕,又述总评,有云:“羯鼓一挝,则万花齐落。”芳云又掩口语妹,两人皆笑不可仰。   清代文康的著作《儿女英雄传》(西湖书社1981年1月出版)中也有“笑不可仰”一词。  
小编语:对于中学生来说,“高考”是中学时代的终极考核,而“高考状元”则是这场考核中,含金量最高的头衔。要想高考中状元,那可真是“难于上青天”。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我国
张宏是辽宁科技学院的一位副教授,她从心理学的角度、从幸福观的角度解读雷锋,为研究和弘扬雷锋精神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对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对把雷锋精神的研究向纵深方
1616年的4月23日,三位伟大的文学大师——西班牙的塞万提斯、英国的莎士比亚和秘鲁的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相继辞世。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以纪念这三位伟大的作家。  很神奇,这一天,同时还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  今年的4月23日,正是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和维加逝世400周年,也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