蚱蜢能跳多远

来源 :小学生导刊(中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sc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期六,我在休闲广场的草地上玩。忽然,我发现一只可爱的蚱蜢,正准备去捉它,只见它一跳,就不见了踪影。我朝蚱蜢跳的方向走了大约8步,才找到了它。我想:这么小的东西怎么能跳这么远呢?
  为了了解蚱蜢的跳跃能力,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蚱蜢捉到了手,很小心地把它带回家做试验。首先,我用尺子量它的身体,发现它大约有5厘米长。然后,我把蚱蜢放在客厅光滑的地板上,作了一个记号。然后我把手一松,蚱蜢猛地一蹦,跳得老远。我在它落下的地方又作了一个记号,用尺子一量——哇,它一下就跳了大约3米,用除法一算,好家伙,它跳跃的距离是它身长的60倍(300÷5=60)。妈妈说:“蚱蜢的跳跃能力与它的后腿有关。”我仔细一看,蚱蜢的后腿特别健壮。
  我又用步子量了量蚱蜢跳的距离,大约是6步,我一想3米是300厘米,300÷6=50(厘米),说明我现在一步能走大约50厘米。我再一想,在草地上这只蚱蜢跳了我的8步这么远,就有大约4米。看来,草地才是它发挥特长的好地方,于是我把蚱蜢放回了大自然。
  (指导老师 胡宏伟)
  
  编辑大朋友的话:
  亲爱的小朋友,请你多到大自然里去,对看到的现象,多想几个为什么,动手做做实验,必定会有很多发现。
其他文献
这里所说的作文评改,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日常作文进行评改。它包括学生自己给自己的作文进行评改,也包括学生作文之间的互评。它是新课标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思想的一种尝试。    一、学生评改作文的意义及作用。    英国教育家斯宾赛认为:“人类完全是从自我教育中取得进步的。”叶圣陶先生也早已指出过: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见,学生“自能”的程度应该是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