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女:让民族称号更响亮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ilj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5年前,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华儿女》杂志在北京精彩绽放。时任团中央领导李克强、刘延东、李源潮等同志亲自研究刊物的定位,为办好刊物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同志欣然为刊物题写了刊名,寄托了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这份刊物的厚望。
  作为唯一以“中华儿女”冠名的媒体,创刊25年来,《中华儿女》杂志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纵情讴歌海内外优秀中华儿女,以一本刊物独特的传播力,以对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记载与颂扬,把中华儿女这个神圣而又尊贵的称号,提升为一个影响全球的强音,以大众传媒的力量促进了民族认同。
  中华儿女作为中华民族的称号广泛流行,并成为海内外华人的专用符号,《中华儿女》杂志发挥了独特的贡献。作为全球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族群,无论是哪国国籍,无论客居他乡多么遥远,他们都把自己称作中华儿女。中华儿女已经成为海内外华人华裔共同的象征,是一种共同的血缘、内在的情感和祖先的认同。
  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梦。”25年来,《中华儿女》杂志公开报道了两万多名杰出中华儿女的动人事迹,以自己的不懈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称号增光添彩。
  《中华儿女》杂志强化了“中华儿女”的符号价值。杂志创办以来,不断在全社会突出“中华儿女”这个响亮的称谓,使之成为显著的民族符号。“中华儿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血脉的身份标识,创造出了一致的心理归属,逐渐得到所有华人的普遍认同。《中华儿女》杂志在办刊过程中,陆续发表了一批影响深远的领袖系列文章,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在中央领导人的正式讲话中,“中华儿女”最终成为一个常用的正式词汇。
  《中华儿女》杂志以人物报道强化了广泛的身份认同。在25年的办刊实践中,《中华儿女》杂志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内容特点,以报道国内政要的工作与生活为重点,以记录社会精英人物的人生历程与事业成功为内容,备受中国政界、商界及其他主流人群关注,成为一本高格调、高水准、高质量的人物类期刊。《中华儿女》杂志精心选取报道对象,由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来展现海内外的华人风采,用一个个典型人物强化民族情感,使所有中华儿女的归属感更加明显。
  《中华儿女》传递了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强化了我们的民族精神。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崇高理想,是爱国主義的本质所在。《中华儿女》杂志通过各界精英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报道,让民族精神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成为各族人民共同的信仰支柱!特别是近年来,《中华儿女》杂志以“激扬民族力量”为办刊宗旨,突出新闻性和时政性,彰显思想性和时代性,体现厚重度和历史感,独家推出聚合式人物群体的报道方式,拓展了人物类期刊的办刊路径,杂志的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大。
  25年来,社会各界给予《中华儿女》杂志以极大支持,也涌现了一批杰出作者,他们既有老革命家的子女,也有各领域知名人士;既有著名作家、资深媒体人,也有重大事件亲历者。为了铭记社会各界人士的功绩,我们特推出“激扬中华正能量”专题,赞扬他们为杂志成长壮大付出的努力,记述他们与杂志的深厚情谊,鸣谢他们为刊物发展做出的贡献。
  让我们携手同行,让中华儿女的称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响亮!
其他文献
文化是一场漫长的征途,他就是苦苦寻觅的跋涉者;文化是一幅浓浓的诗意长卷,他就是在山水之间探寻精髓的采撷者;文化是浩瀚无尽的大海,他就是海边不知疲倦的拾贝人。  他就是岑其,一位孤独前行的文化旅人。  近十年来,记者多次采访岑其,见证了他一步步坚实的脚印,一段段苦苦的求索,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在漫漫长路中,他以画家、诗人、收藏家的身份,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把对美的追求融入笔墨,挖掘深藏着的中国文
期刊
虽然在世界时尚前沿挥洒自如,但身处恭王府阿玛尼定制会所古色古香中的环境中,杨军仍流露出浑然天成的“皇家风范”——得体的妆容,高高盘起的卷发,肩上随意地搭了一条缂丝披肩。作为阿玛尼服装高级定制大中华区的首席设计师,杨军的装扮诠释着低调的奢华,一如她的设计理念。  然而,这位60年代走出的设计师的随和与淡然背后,却囊括了一个跨时代的传奇故事。近三十年来,从中国第一代服装设计师,到阿玛尼工作室中寥若晨星
期刊
“老尤走了。”  2013年9月3日晚上,江苏省南通市出租车司机张海燕强忍悲痛发出了一条微博。询问电话接连打来,“你说是谁走了?”“尤建华,我们的好大哥!”  9月3日中午,南通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警长尤建华开完工作部署会,正准备上路执勤,突感不适,被同事紧急送往医院,却一去不回。  战火纷飞的老山前线,他曾“起死回生”,而这次,他永远地离去,带着无限眷恋。  下午五时,英雄长逝,生命之钟在50岁停
期刊
导语:曾经先后出任过九次外长的他,对“弱国无外交”有着切肤之痛。作为一名弱国外交官,在外不能为国家争得平等权利,在内又不为国人所谅解。那种滋味,无时无刻不在噬咬着陆征祥。  主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有中国记者到达比利时采访陆征祥,他再次表达了“在有生之年得见祖国一雪前耻”的由衷喜悦,并对当年签署“二十一条”向国人表示忏悔。弥留之际,当隐修院院长南
期刊
导语:“一个大学教员,如果只会讲别人的观点,难免有些肤浅;如果不善于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表达出来,也是一种遗憾,我追求的是说写双赢。”  主句:他很能“说”,课堂一句话能让指挥作战的学员久久难忘;他很能“写”,7部学术专著,10多部合著教材,300多篇学术论文。他胸藏万卷,潇洒吞吐的是联合作战的世界万象;他笔有千钧,淋漓挥洒出了中国军人的创新豪情。  诺贝尔奖获得者J·迈克尔·毕晓普说过:“一个大学教
期刊
梁衡,是一代人耳熟能详的散文大家,是著作等身的新闻理论家,也是身居要职的官员。对于《中华儿女》来说,他还是一位重量级的作者,一位交情多年的朋友。  在当代散文家中,梁衡是作品入选中学教材最多的一位,如《晋祠》《夏感》《青山不老》《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等等。他还是政治人物散文的首创及集大成者,其开山之作、代表作、力作,如《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二
期刊
“我和《中华儿女》的感情很深,20年来从未改变,在与《中华儿女》一直以来的友好互动中,无论是我个人,还是红豆集团,都受益匪浅。这么多年来,深厚的感情一直在升华,我相信在今后的来往中会愈发深厚,相互促进。”红豆集团董事长周海江说这段话的时候颇为真诚。  2010年,周海江当选“中华儿女年度人物”,对于这份荣誉,他倍感珍惜,周海江说:“作为一名企业家,我一直不断提醒自己要坚守中华儿女的身份,坚决不移民
期刊
1998年8月,一家仅200多平方米的小型超市开张营业,他坚定着一个目标,要做乌鲁木齐最好的超市;  2004年2月,家乐福进入乌鲁木齐,他带领“好家乡”与国际零售巨头“短兵相接”,提出在品牌、管理和价格上错位竞争,最终存活下来;  2010年2月,他将“好家乡”引入四川成都,稳打稳扎步步为营,以每年开业几家店铺的速度,如今已经形成13家店铺,10余万平米的营业面积;  2013年8月,“好家乡”
期刊
12月的燕赵大地,已经是滴水成冰的季节。但是在古城保定,却涌动着一股暖意与青春的激情。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团十七大工作部署及全国青联常委会会议精神,全国青联副主席、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率领来自全国青联经济界别、政法界别、农业界别、医疗卫生界别、文化艺术界别的48位青联委员冒着凛冽的寒风,走进保定,带来了一份充满浓情厚意的“大礼包
期刊
他是油田的儿子,从小随父辈“头戴铝盔走天涯”,参加工作后也一头扎进油田,与石油能源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顺应改革开放的东风,上世纪80年代下海经商,生意遍布各大油田,迅速积累了第一桶金,奠定坚实根基;  他回归石油老本行,怀抱实业兴邦的梦想,掌管中银基实业公司,集石化炼油、矿业开发、工程服务等于一体;  他在企业发展后不忘社会责任,成立中银基公益慈善基金管理部,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灾后重建,把公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