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知行合一”教育对策探析

来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baob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青年学生“知”与“行”脱节,甚至相互矛盾的情形。欲探究“知”、“行”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还需要引入期望与现实作为依据。在期望与现实的矛盾运动中揭示“行而无知”、“知而不行”、“明知故犯”产生的逻辑与成因,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知行合一”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期望与现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知行合一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5.003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5-0008-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终落脚点在于实践,而现状却不容乐观。政府和高校不遗余力采取了种种方法和途径对青年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从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低级追求、不良风气、道德失范、刑事案件等一系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事件和行为,可以看出,大学生中仍存在令人担忧的“知行不一”问题。在日益复杂的社会变革和转型形势下,单纯从孤立的教育过程寻找原因与途径的思路显然已经不符合实际,应当在回到具体社会关系和情境中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知行不一”的原因与对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知行不一”的具体表现及理论逻辑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知”表示价值概念、判断、推理的认识程度;“行”表示在价值观主导和支配下的实践与行为。两者之间的脱节与矛盾就构成了“知行不一”。讨论什么是“知行不一”之前,先来看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知行合一”的运行过程(如图1):首先,受教者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正确认识到什么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行为规范;其次,受教者要能真正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能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主动践履社会实践;最后,受教者的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效力得以彰显,促进他们加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并更加自觉地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当这一系统能够良性运转时,就完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外化过程。
  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认识(知)、接受(情)、实践(行)过程中,我们可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出现的“知行不一”问题的基本原因:即由于三个要素之间运行不畅,甚至中断与冲突,就导致了大量的“知行不一”现象的出现。具体来说,“知行不一”可以分为三类:即行而无知,知而不行以及明知故犯。“行而无知”主要指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关联中断,即理论认识与社会实践不相符合,甚至相互矛盾,造成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现实中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甚了解、行为无价值导向可循;或者,行为与核心价值观无法对接,不知道这样做与价值规范相违背。例如大学生在网络上的部分言论,侵害他人的权利或尊严,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守法、友善的要求,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类似还有防卫过当、非理性爱国等也有相同的原因。“知而不行”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主体情感态度的关联中断,表现为受教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只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上,没有内化为主体价值取向,立场摇摆、怠于行动。例如过于现实与功利,对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漠视;凡事考虑自己,对他人和公益事业漠不关心等。“明知故犯”是主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中断,导致主体情感态度与行为不相一致甚至相互矛盾。这里的“明知”表示受教者内心已经可以做出正误、美丑、善恶的价值判断;“故犯”表示产生的一种与自身价值认知或行为意愿相反的态度或行为。在态度上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麻木漠然或拒不接受;在行动上表现为“知”、“行”两层皮,说一套做一套。例如有的大学生违背诚信,考试作弊、简历作假、论文剽窃、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行为都属于这一类。
  二、期望与现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知行不一”成因的解读
  根据上面的分析,一般会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出现的“知行不一”,是教育方法的问题。只要采取了恰当的教育方法或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三要素就可以很好地联结起来,“知行不一”问题就得以解决了。这种思路忽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背后隐藏的主客体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实践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相互作用,相互改造。实践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与碰撞,所以,实践就是主客观的对立统一。因此,青年大学生所形成的社会期望及其所处的现实境遇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其影响作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方面面。
  重新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来,首先需要看到教育过程中大学生所形成的关于社会发展和角色成长的期待的理性思维系统,可以称之为“期望坐标”,包括社会期望和角色期望两个维度;其次需要正视受教育者的现实环境和社会情境,可以称为“现实坐标”,包括“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两个维度。将大学生的“期待坐标”及“现实坐标”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有助于揭示“知行不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规律。(如图2)
  其中,社会期望是由社会定势、社会定型、知识要素、评价以及信任等形成的。角色期望反映了参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人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其中包含着各种与人在群体的社会结构中的一定地位相联系的权利与义务的观念。[1]当大学生的社会期望与社会现实、角色期望及个人境遇形成了稳定的共识或一致性,那么,他(她)就会产生认识、接受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倾向性;如果大学生认为他(她)所处的社会现实、个人境遇与他(她)的社会期望及角色期望相冲突或相背离,那么他(她)就会拒绝认识、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一种负面的倾向。(如图3)
  具体来说:首先,大学生期望的不确定性,是导致其价值观认识模糊,造成“行而无知”的原因。由于社会转型经济、政治、文化的深刻变革,加之青年大学生自身社会化程度不足,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期望和角色期望尚未形成,在社会出现的一些新的领域和新的情势中,青年大学生感受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与引导,他们也缺乏将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有形的自我期待和社会期待的能力。   其次,大学生期望的急功近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性、长期性相矛盾,促使其价值评价偏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生疑虑导致“知而不行”。一方面是大学生期待的理想化倾向导致其社会期望和角色期望不切实际。由于期望脱离实际,使大学生感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和任务遥不可及,难以做到,因此不愿行动。另一方面,大学生急功近利的心理,总是期望在最快的时间内看到最好的效果,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与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较长的时间与过程,因而产生用消极倦怠、抵触和不认可的态度予以对待。例如,部分大学生在接受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时,在情感上是心向往之,在认识上却将其归为幻想,是不可实现的乌托邦。在这种功利和浮躁的心态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很难获得真正的支持与理解的。
  最后,大学生未能理性看待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使大学生形成价值选择错位,致使“明知故犯”行为产生。期望与现实的冲突是客观存在,并且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表现确实突出。问题在于,一方面,青年大学生把各种贫富差距、社会不公、贪污腐败、制假贩假等现象,看作是对政府和高校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反证。这种偏颇的认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影响显得越来越脆弱;另一方面,各种西方思潮涌入,尤其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学说,给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带来巨大冲击,加之市场经济在价值观念领域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物质至上等思想,使追求自身利益的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表现出来。于是西式的“民主”、“自由”、“平等”、“正义”成为众多大学生的社会期望;“理性经济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角色期望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因此,这种在西方思潮和社会不良风气中形成的社会期望与角色期望必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冲突,“说一套做一套”的风气应运而生,许多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当中脱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约束与指导。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期望坐标与现实坐标之间的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是客观存在的。也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身是具有局限性的,我们不因予以过高的责任和过多的意义。“知行不一的事实是人之常情。”[2]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心理综合作用下,个体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在于使受教育者“知”与“行”尽可能趋近,要求任何人或任何时间都做到“知行合一”是不切实际的。
  三、 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的教育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帮助大学生从认知到实践的飞跃,需要加强认识、接受和践行三个环节的联结,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的良性运转。根据期望与现实的矛盾作为“知行不一”主要成因的逻辑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现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的逐步推进。
  第一,期望激励与微观叙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帮助大学生形成可感知的社会期待和角色期待,并转化为具体行为的指导规范。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认为,动机(motivation)取决于主体对其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valence)和其对应的期望值(expectancy)的乘积。因此,在现实环境中可感知的明确的期望值对于行动有着重要激励作用。长期以来,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和具体情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感”,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性和高度浓缩性,大学生还不具备很好将这些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就是他们也没有形成对社会期待,没有感受到自己作为重要的社会角色被期待。因此,通过与大学生展开对发展环境与个人成长的研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实践、共同制定职业发展规划,都能够促使大学生感知自己的社会期待和角色期待。在期待和被期待之中,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愿。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性还在于为微观的、真实的日常生活世界提供价值引导、行为准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教育的关键就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民间的、大众的语言把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可感悟的行为规范。这就要求,一是立足于理论联系实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在社会转型期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具体规范与行为约束;二是要立足于重大事件或特殊情境,如应对危机、义利冲突、人际矛盾等,有针对性的形成相应的行为指导。三是要立足小事,微言大义。教育者要善于从平凡人物、微小事件和生活细节中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点滴内涵并进行多样化表达,从而有效加强社会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实践的导向。
  第二,合理期望与消解功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纠正大学生不切实际的期望,帮助他们认识期望与现实矛盾的客观性和过程性,消解功利和浮躁心理。首先,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应有作用,帮助大学生认清和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个人成长规律,使他们的社会期望和角色定位逐步趋于理性;其次,要得到大学生的理性认同,还要着重说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别于西方价值观的特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了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仁义、民本、诚信、和合、大同等传统价值观,在凝聚人心、汇聚共识中塑造民族精神和时代气质。西方国家的价值观有着与中国完全不同的文化基因,这种异质文化,既不能与中国实际和民众切身需求相适应,更加不能实现对民众的价值观引领。再次,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人心,要纠正大学生对“人”的错误理解。一是要改变大学生重“经济人”、“理性人”轻“道德人”的错误认识;二是要纠正大学生受人本思潮,如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存在主义、唯意志主义、非理性主义等思想的错误引导。用“集体主义”、“从一切从人民群众出发”等价值立场,化解大学生功利悲观实用主义倾向。三是化解青年的逆反心理。对于教育者来说,最让人感到挫败的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案例和形式,有很好的理论说服力,但是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具有主观抗拒,设置了心理防线,不愿接纳。造成“逆反心理”原因很多,包括超限逆反、信度逆反、禁果逆反、自主逆反[3],因此,适当运用隐性教育方法与显性教育方法相结合,例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人学等其他学科教学或专题讲座之中,可以有效化缓解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第三,正向呈现与诠释矛盾。正面教育为主,不回避社会矛盾应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方式。首先,应当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不断进步的轨迹,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个人的期待与现实的正不断趋近的走势,激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和自我实现的追求,营造一种乐观向上、支持、进取、充满正能量的教育氛围。其次,让大学生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单是依靠正面宣传就能达成的,还要有直面社会矛盾、敢于触碰社会“痛点”的勇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关注当前国民收入、房价物价、食品安全、三农问题、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事关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正视大学生多元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为他们揭示腐朽、落后、反动的价值观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与负面影响。在对社会负面和矛盾事件解读的同时,不忘向大学生传递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化解他们的负面情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对社会现实与个人境遇具有解释力,才能解决与主体价值观需求之间“供求不一致”的现实矛盾。最后,还要重视对大学生从容的心态、包容的精神、耐心与理性的培养。运用与时俱进的教育形式、内容和手段,科学把握中国国情和历史进程,看到期望与现实之间差距存在的客观性与必然性;植根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现实世界,引导大学生形成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积极心态。
  毛泽东曾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每一个层次的“知行不一”都阻碍了大学生向更高一个层次“知”与“行”的上升;而每一个层次的“知行不一”都内在地包含着他们在期待与现实矛盾中的彷徨与困惑。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在教育系统内部,还需要经济、法制、文化等整个社会的合力,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中,逐步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身体力行,并进一步形成推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巨大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 心理学辞典条目选译.社会期望[J].外国心理学,1985(2):54.
  [2] 蔡秀梅.从“知行不一”看学校道德教育的有限性[J].思想理论教育,2009(24):9
  [3] 白显良.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特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2):20.
  [责任编辑:张俊华]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欠佳的背景下,以慕课为基础,采取线上教学与课堂面授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使网络教学与课堂面授优势互补。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的教改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因顺应时代潮流和学生学习心理需求,获得大学生较普遍的认同。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需加强线上学习诚信监控、师生情感交流和论坛有序管理;提升面授课教学质量则需从加强线上线下教学内容衔接、精心设计面授课堂教学活动和建立适
期刊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密切相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同时也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要求。政治理想信念教育需以爱国为引导,职业理想信念教育需以敬业为基本要求,道德理想信念教育需以诚信为基础,生活理想信念教育需以友善为内在要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想信念; 大学生; 个人层面  DOI:10.15938/j.cnki.
期刊
艺术作品常常会在某个环节出现错误。比如电影里临时的台词和肢体语言,画画时多一笔的线条,雕塑时不小心刻歪的一步。但是这些“错误”并不意味着作品的“不完美”。恰恰因为这些“瑕疵”,艺术作品们有了它们让人铭记于心的记忆点。  或许在大家的心中,它们反而不像是錯误,更像是增添作品艺术性的完美一笔。  误入镜头的猫咪  ——《教父》  《教父》被大家誉为“男生一生中必看的电影之一”。相信看完的人,除了对马龙
期刊
中图分类号: A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6-0135-04  武汉大学孙来斌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列宁的灌输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批准号为08BKS001),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良好的社会反响。中国农业大学李明教授在人民网撰文指出,“对‘灌输论’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的文章近年来很多,但最全面和系统的应该属武汉大学孙来斌教授,他有数篇深入探讨‘
期刊
摘要:  随着青少年对网络媒介的广泛接触,网络游戏也纷纷进入其视野。由于我国网络游戏市场的复杂性和网络游戏政府监管的滞后性,导致了当前我国网络游戏行业乱象丛生的问题。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游戏产品,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和有效的社会规范,青少年容易为不良信息所误导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注重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作用、加强政府监管的导向作用能够有效化解青少年参与网络游戏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马克思的《序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做了高度概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文献之一,其中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决不会”思想。文章基于“两个决不会”思想,从逻辑上证明“早产论”是错误的,并从世界历史发展、生产力中劳动者要素的作用等方面,论证了落后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所具备的物质存在条件的充分性。文章还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社会主义革命的产生,除了考察生产力水平之外,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包含着“理论掌握群众”的逻辑,还包含着“群众掌握理论”的逻辑。“理论掌握群众”实质是理论武装,强调以科学理论为前提,以理论“灌输”为重点,以说服教育为关键;“群众掌握理论”实质是实践运用,强调以真信真懂为前提,以灵活运用为重点,以推动实践为根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实现“理论掌握群众”与“群众掌握理论”的有机统一,才能彰显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理论掌握群众;群
期刊
摘 要: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研究和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系统而科学的理论体系。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树立改革意识、抓住关键群体、注重协调推进,务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关
期刊
摘 要:腐败是从“想腐”的内因,通过“能腐”的条件发展成为“敢腐”的行为,党中央强调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要求把高压惩戒的警示作用、制度建设的预防作用与思想提升的精神引领作用相结合。而公仆精神正是“不想腐”的重要思想根基,大力塑造与弘扬公仆精神必须有正确思想的指引,马克思所撰写的《法兰西内战》一书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公仆”思想,从阶级属性、角色定位、制度保障等方面充分展现了公仆特
期刊
摘 要:在分析和评价学科建设活动中,应十分关注本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分析,特别是本学科的全国高端学术影响力分析。通过调查本学科(5期刊)“高被引”论文作者(47人)在全国高端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政治学研究》《教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研究》)发表论文的数据分布统计分析,揭示本学科的全国高端学术影响力,科学地反映本学科1984年建立以来的学术成就、学术创新能力及全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