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不断在强调,学生经常能听到。可为何文字落在纸上就没有教师想象的那般视角独特、描写细腻、真情流露呢?这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师指导习作时产生的困惑。放眼身处的时代,瞬息万变,色彩斑斓,在我们眼前铺开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知识经济的蒸蒸日上,人民生活的欣欣向荣,生存环境的变迁,人类思想的进步……殊不知,绝大部分的农村小学生对此是熟视而未深悟,耳闻而未细品,更不必说有什么内心的独特感受了。习作是反映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面镜子,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让学生走出谈作文而回避、写作文而色变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