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形态对PVC增塑糊黏度的影响

来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扫描电镜结合粒度分析方法,研究几种不同生产方法聚氯乙烯(PVC)糊树脂颗粒形态及其对增塑糊黏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表面圆整,具有双峰粒度分布、次级粒子聚集松散的微悬浮法糊树脂所制增塑糊黏度最低,在1240 mPa.s~1390 mPa.s之间;其次是种子微悬浮法增塑糊;再次为种子乳液法增塑糊;颗粒形状不规则且表面粗糙,具有双峰粒度分布、次级粒子聚集较紧密的混合法增塑糊黏度最高,在1820 mPa.s~3050 mPa.s之间。对于增塑糊的存放稳定性,种子微悬浮法的效果最好,黏度变化率在6%以下;其次是微悬浮法和种子乳液法;混合法的最差,黏度变化率在41%以上。
其他文献
本文讨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语用分析的作用与必要性 ,用实例从词语和语句两个层面说明了语用分析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
<正>在纽约读了两年书,现在又开始在这里工作,坐地铁出行已经成为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归结起来,这跟纽约自行车道不发达而机动车道和地铁四通八达是分不开的。自行车好像
提出了一种按照GSMPhase2+技术规范实现的GSM移动通信手机射频收发子系统的硬件方法。该系统采用了当今较为流行的DCR方案,并且支持GPRS应用,可工作在EGSM900和DCS1800双频段
<正>王清任(1768-1831)字勋臣,清代著名医学家、解剖学家。他反对因循守旧,勇于实践革新,主张医学家著书立说应建立在亲治其症万无一失的基础上,晚年结合几十年行医实践,著成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影响了当下的教学模式,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分析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和激励策略,从建立信息化教学环境、教
提出了直接序列扩频和自适应调零天线相结合的卫星通信抗干扰设计思路,针对不同干扰条件和不同卫星转发方式,进行了系统抗干扰性能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直接序列扩频和自适应
折返站折返能力通常无法满足高峰时段的正线运行能力,已成为制约线路运行能力提升的关键瓶颈之一。立足网络化运营需求,从工程设计角度,按照折返方式分类和列车折返运行过程
<正>八仙过海是中华民族最精彩的古典神话之一。在世人的印象中,八仙过海是一个纯虚构的神话故事,然而在山东长岛,却流传着另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这一年,在
20 0 3年 6月 6日日本参议院正式通过“应对武力攻击事态”等三项法案 ,又称“有事法制”三法案。一般认为 ,日本政府从此将逐步走向“行使集体自卫权”。这意味着日本将恢复
对锂离子电池组中的电压检测电路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种实用的电压检测电路。通过10只锂离子电池组的循环寿命实验,验证了电池组中单体电池随着循环的进行,差异变大;通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