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程在面神经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医学综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xibaog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外周神经损伤之一.尽量少用或不用自体组织修复缺损组织的组织工程技术已应用于面神经修复,其中多种来源的干细胞通过分化为具有施万细胞表型的细胞替代施万细胞发挥作用.生物活性因子通过模拟神经修复再生过程中的生化刺激促进面神经的再生.除支撑作用外,面神经组织工程支架可通过运载干细胞和生物活性因子,或直接发挥自身材料特性招募细胞或诱导细胞分化等,并可通过干细胞、生物活性因子、生物支架实现神经组织工程的血管化.
其他文献
认知功能障碍易发于中老年人群体中,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近年来研究表明,对昼夜节律进行调控会影响认知功能,而时钟基因在调控昼夜节律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其核心时钟基因BMAL1(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 protein 1)的缺失会引起睡眠-觉醒节律的紊乱、学习和记忆功能减退,在生理行为上对认知功能有显著影响.本文介绍了时钟基因BMAL1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围绕两者之间的机制展开讨论,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其分子机制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
目的 探讨声音二维码在心脏听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级临床医学本科1、2班共62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0人,实验组32人.两组共同进行心脏听诊理论学习后,给予对照组心音听诊音频进行课后练习,给与实验组声音二维码制作的承载的心脏听诊病例心音习题集进行练习.练习1周后统一进行闭卷考核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心脏听诊理论知识点掌握情况、心脏听诊技能掌握情况、学习兴趣、课后复习资料满意度、
肝脏外科的日常教学目前仍以课堂传统授课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教学模式和观摩为主的手术学习模式为主,但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易使学生理解肝脏外科复杂的疾病和解剖特点.因此,需要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联合多种教学模式,如LBL、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基于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等,笔者探索出更加有效的综
我国重症医学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从独立抢救病房的建立、第一本危重病医学杂志《危重病急救杂志》创刊、中华医学会危重病分会成立、临床二级学科的确立、各类指南、技术规范的发布,到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5C培训)的开展,我国重症事业从无到有,历尽艰辛.在这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重症医学专业经历了多次公共卫生事件的考验,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与重症医学从业者们的辛勤努力与祖国的繁荣强大密不可分.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基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建设及卫勤保障现代化的需要,积极研制和优化卫勤保障装备是提升军队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技术支撑.新装备、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提高军队现代化卫勤保障能力、做好新时期军事卫勤准备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了解北京协和医院非麻醉专业医生轮转麻醉科的需求,为制定非麻醉专业医生麻醉科轮转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月 ~2021年4月对轮转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的非麻醉专业医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知识背景、轮转需求以及对教学工作的期待.结果 非麻醉专业医生对麻醉科轮转的满意度高,但麻醉相关基础知识普遍薄弱.本调查显示,非麻醉专业医生学习内容的需求除了气道管理,还包括围术期患者优化、术后镇痛、术前评估、超声基础、动静脉穿刺和椎管内麻醉等.而教学形式方面,模拟教学是最期待的教学模式.此外根据不同专业、不同需求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是最早鉴定出的与人类疾病相关的lncRNA之一,lncRNA TUG1广泛参与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病理性新生血管是多种疾病(卵巢癌、肺癌、心肺血管重构、动脉粥样硬化、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共有的病理改变,而lncRNA TUG1可通过作用于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以及炎症等控制疾病的病理性血管改变.因此,深入研究lncRNA TUG1在不同类型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有助于血管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及其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首位.心血管疾病泛指心脏和大血管的疾病,与心肌细胞的功能及线粒体质量控制密切相关.细胞自身生命活动产生的活性氧类物质和外部的损伤因素可对线粒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影响心肌细胞的功能和寿命.因此,及时有效地清除心肌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线粒体对心肌细胞的存活具有重要作用.线粒体自噬可以调控心肌细胞的线粒体数量和质量的平衡,对心肌细胞的存活具有重要作用.深入研究线粒体自噬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可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肝纤维化由多种慢性肝损伤发展而来,晚期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所产生的大量细胞外基质累积及各种促纤维化因子是肝纤维化进展的关键.微RNA(miRNA)作为一种非编码小RNA,可通过与特定的靶信使RNA结合,在转录后水平影响下游各种信号通路及蛋白的表达,并调控HSC的状态及其他肝纤维化过程.肝纤维化时,miRNA表达失调,肝脏及循环中的差异性表达miRNA及其相关成分可能成为诊断肝纤维化的潜在分子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一种常见的影响育龄期妇女身心健康的妇科疾病.焦虑、抑郁情绪在EM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免疫抑制、炎症反应、细胞黏附、新生血管生成、痛觉过敏等机制引起或加重EM.但目前焦虑、抑郁在EM发病中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研究集中于经典的“经血逆流”理论领域.因此,未来应从“子宫内膜干细胞理论”“上皮化生理论”“祖细胞转化”等理论出发,从基因表达、分子转录等层面深入探讨相关的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