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教学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comput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需要我们不断实践、总结和完善. 小学数学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科目,可是很多教师只注重讲解,思维开发不够,致使课堂效果不理想. 因此,老师必须找出原因和策略,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 课堂教学;有效性;高效
  回眸自己从教之路,学习了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前沿的教育思想,也知道要和孩子们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理论思想我也如数家珍,可是落实到课堂上却无的放矢. 新课程力求把“鸦雀无声”“纹丝不动”和“填鸭式”变成“畅所欲言”“自由活动”和“自主探索”. 要求不但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掌握知识的方法,但是每个知识点如何掌握?什么样的方法是最有效的?即使课前准备得再好,在课堂上也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导致掌握的知识不牢固,甚至连良好的课堂习惯都没养成. 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这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而高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受益,学生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能成为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 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大体总结为下面几点:
  一、依据课标,结合学情,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 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 备课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根据课标系统地把握教材外,更要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 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 同时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 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思想水平,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新课标提出:“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 “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开头几分钟往往影响整堂课的成败. 因此,教师在新课进行前必须有别出心裁的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
  三、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 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 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 因此,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中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很多老师抱怨学生不会听课!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做自己的事;同学们在回答问题,他思绪飞扬,心儿早已飞出课堂;或者根本不听别人的回答,只顾着自己表达,以至于一再重复别人的发言……种种现象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效率. 学生只有认真倾听——听得扎实,听得用心,听得进去,才能在学习上有收获!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生的最重要的行为. 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五、营造思考的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
  独立思考习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对所学知识经过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的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的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独立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这是对学和思的关系所做的极为精辟的论述. 就学习过程而言,学生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 学习重在理解,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无法很好地消化所学的知识,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们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要看教师教,还要看学生学,只有将两者结合,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甚至比其更高,更有效.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奠宙等.数学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3]徐小记.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J].考试(高考族)同,2009(11).
  [4]吴汝萍.在生活中凸现数学的趣味性与价值观[J].生活教育,2008(1).
  [5]刘德娥.构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促进学生有效学习[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8).
  [6]杜芳.走进新课程 做新型数学教师[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8).
  [7]庄正平,廖琼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J].广西教育,2005(34).
  [8]杨丽婷.爱质疑——开启创新思维的钥匙——小学数学“五爱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01).
其他文献
针对某飞机用6303/P4深沟球轴承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套圈沟道剥落、保持架兜孔磨损断裂的问题,基于拟动力学软件COBRA对钢球与保持架兜孔的几何位置关系及相互作用进行了分
文章主要介绍一种WNR宽带电台技术的设计实现,对电台的硬件体系、通信体系和软件体系进行了介绍。
据赛诺数据报告,TD手机2月份销量为1518万台,其中中兴以185%居于第一位,酷派以155%处于第二位,华为紧随酷派排名第三,前三甲的TD市场份额合计接近50%。易观资讯分析师路礼彬表示,国产
【摘要】 数学,对于多数学生而言,是一门难度系数较大的学科,它的难度主要体现在数学考试中,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理清题目的思路,并进行详细的解答以及计算,实在是一种挑战.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学生若不能提升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则无法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关键词】 提高;学生;初中数学;运用能力  在初中教学中,数学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重,对它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够进入理想的高中进行学习.
业内人士透露,中国电信iPhone合约计划已制定完毕,此次电信版iPhone5的16GB机型合约价和裸机价均为5288元,签约两年并选389元套餐后即可零元购机。
【摘要】 数感能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化能力,能把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通过数学概念、数学工具加以解决,对数学的学习、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学生数感;教学质量;学习效率  数感的意义不仅是教学、学习的轻松,更是对数和量的把握和自信,让数和量的严谨性、客观性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思维习惯,以更加准确、快速地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创设情境,获取数感  在具体的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传统Web站点、应用移动化,本地应用能力与网络功能的相互融合,将移动终端丰富的设备能力,与传统基于Web服务模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12月7日透露,我国将扶持民营资本实质性进入基础电信领域,力争在移动通信试点业务方面推出一批民间示范企业,发挥引导示范带动效果,增添电信市
课本是高考试题的来源之一,每年高考试题中的不少选择、填空题在教材中都有原型,有些综合题也是课本中例、习题或思考探究问题引申、拓展、改编而来(如2014·安徽卷第8题,其实是教材32页阅读与思考中的斐波那契数列).尤其是新课标教材中的例、习题是编者反复推敲多次筛选后的精品,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明确的针对性,包含了重要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所以回归课本是提高备考效率的有效途径.但回归课本并不等同于重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究竟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发展?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越来越受到教师广泛的关注.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我们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情境创设突出实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为此,广大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情境.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有些教师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