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一家系的临床表现和致病性新突变

来源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feng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一个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家系的遗传学病因并对患者进行基因诊断,以指导患者和其家系的针对性治疗并提早干预.方法 收集患者的表型信息,采集患者和家系其他成员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法筛查、Sanger测序法验证BMPR2基因突变位点.通过蛋白质功能软件预测、PubMed和相关数据库检索突变位点的致病性.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测序结果,根据《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判断候选突变的致病性.结果 该家系目前仅有1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其他家系成员均无肺动脉高压疾病的临床表现.患者存在BMPR2基因c.1748dupA (p.Asn583Lysfs*6)杂合突变.经Sanger测序检测验证,患者父亲和第二子均存在BMPR2基因c.1748dupA (p.Asn583Lysfs*6)杂合突变,家系其他成员均未检测到该变异.结论 BMPR2基因c.1748dupA (p.Asn583Lysfs*6)杂合突变是该家系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致病原因,c.1748dupA(p.Asn583Lysfs*6)为致病性突变,经基因诊断该患者可进一步确诊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型(PPH1).该杂合突变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是PPH1的新致病突变.
其他文献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 (MDA5)抗体是近年来发现的肌炎特异性抗体.在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CADM)合并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炎(RP-ILD)中多见,预后欠佳.本文报道2例伴发类风湿关节炎表现的抗MDA5抗体阳性间质性肺炎,讨论抗MDA5抗体测定在这类疾病诊疗中的意义.rn1 临床资料rn1.1 病例1rn女性,70岁,因“咳嗽气喘3年,加重伴发热2个月余”于2019年12月入院.患者诉既往类风湿关节炎10余年,间断使用抗“风湿药”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入院时查体:体温37.6℃,脉搏95次/min,
目的 探讨深吸气量(IC)及肺总量(TL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因急性加重住院的慢阻肺患者,收集其恢复期资料及出院后1年内的随访资料,并根据是否出现再次急性加重进行分组.结果 共纳入372例患者,其中再次急性加重患者的年龄较大,TLC占预计值百分比(TLC%pred)较高,而IC占预计值百分比(IC%pred)及IC与TLC的比值(IC/TLC)较低.单变量回归分析显示,IC/TLC≤25%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病情缓解出院后近期再次急
从ICU后综合征及其同伴支持的概念,同伴支持项目相关人员、模式、效果评价、障碍因素方面进行介绍,对国外同伴支持在ICU后综合征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目的 拓展血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范畴,加深临床医师对胸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为其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报道1例罕见的胸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致血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在PubMed数据库以胸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予以文献复习.结果 该患者血性胸腔积液于外院初诊为癌性胸腔积液,入院后经胸腔镜获取病理组织行病理活检和免疫组织化后明确诊断为胸腔子宫内膜异位症,通过胸腔置管引流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后目前随访3个月暂未见复发.检索相关文献发现,胸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血性胸腔积液
目的 应用动态信号分析法评估无创正压通气(NPPV)时不同吸气努力对肺力学模型呼吸力学参数测算的影响.方法 选择ASL5000机械模拟肺模拟体重为65~70kg的半卧位健康成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吸气压力(Pmus)分别为0、5.0、10.0和15.0 cm H2O.Respironics V60呼吸机以自主/时间控制模式运行,呼气末正压为5.0 cm H2O,调整Pmus使呼吸机输出潮气量为7.0mL/g,后备通气频率为10次/min.收集系统泄漏量为25~28 L/min时的
目的 系统评价纤支镜下局部使用曲安奈德联合常规介入方法治疗良性气道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根据中英文检索词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 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维普、中国知网,检索时限设置为建库至2019年8月,收集所有关于纤支镜下局部使用曲安奈德联合常规介入方法治疗良性气道狭窄的随机对照试验.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逐一对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及方法学质量评价,结合Stata及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随机对照试验文
目的 研究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CPFE)在上海市基于社区肺癌高危筛查人群中的患病率.方法 从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上海市徐汇区的符合社区肺癌高危筛查条件的人群接受胸部低剂量CT扫描.对于疑似CPFE患者进行病史问询、抽血化验、高分辨率CT (HRCT)扫描以确定诊断.结果 在4478名受试者中,男1704名,女2774名,有15例疑似CPFE病例,其中4例拒绝检查,11例接受进一步检查.8例(1.79‰)被确认为CPFE,均为男性,其中2例患者既往有吸烟史,6例患者目前仍吸烟.CPFE患者均有活
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因“痰中带血10d”入院,胸部增强CT示右肺下叶占位并右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经皮肺穿刺病理回示鳞癌.于2019年11月6日行右肺中下叶癌根治术,术后13天出现支气管胸膜瘘(BPF),胸腔闭式引流见大量气泡逸出,胸腔引流出大量脓臭分泌物.行胸部CT检查发现中间段支气管残端瘘(图1a、b),家属拒绝手术治疗.根据CT初步测量瘘口直径及所在位置,最终决定使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治疗.11月25日在全麻下经口插入硬质镜,发现右肺中间段支气管远端见残端瘘,与胸膜腔相通,瘘口见吻合钉悬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进行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2018年中国肺部健康研究显示我国患慢阻肺人数约1亿,构成重大疾病负担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1].有关慢阻肺的发病及加重机制尚未彻底阐明,普遍认为气道内异常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在整个病程中持续存在,并且包括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在内的多种炎症细胞及细胞趋化因子相互作用[2],使呼吸道慢性炎症进一步增强,是其发病及恶化的重要机制.
目的 探讨头皮脑电图在脊柱手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1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脊柱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自由肌电图(fEMG)和头皮脑电图(EEG)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 180例患者中,152例术中EEG未见明显异常;28例术中因麻醉作用EEG出现爆发-抑制或电静息等,并伴不同程度SEP及MEP波形异常或消失;EEG异常情况均及时告知麻醉医师和主刀医师,多数患者得到及时纠正后EEG及MEP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