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语感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u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言语交流中指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映”。笔者就七至九年级语文实验教材的使用中培养语感的做法简介于下,以此抛砖引玉。
  
  一、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是实验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之一,在七年级语文教科书中每单元有专项设置。内容十分丰富,有“自我介绍”、“说家乡”、“讲故事、评故事、”“交流学习体会”等。本学年笔者主要根据各单元的要求,结合教学进度,每天举行了课前5分钟的口语交际活动。为了实行“精英主义”向“面向全体”的转轨,主要采取了“开火车”的游戏。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学会表达、学会学习的权利。如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收集有关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我们面前有困难,困难面前有我们”;“虚假广告骗人,暴利价格宰人,劣质产品坑人,横蛮态度气人”;“电脑外语数理化,文理兼备闯天下”等等。通过学生的收集、交流活动,达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二、抓住典型字句培养学生语感
  
  在字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七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两处“闹”字用得好。一是《山中避雨》中的“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另一处是《春》中“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为了让学生理解“闹”的好处,笔者先后将“闹”字改为“吵”、“弄”、“叫”、“飞”等字,要学生对比朗读,讨论哪一个字更能准确再现当时场景。然后又向学生推荐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云破月来花弄影”,“僧敲月下门”等,让学生体会特殊语景中炼字的妙处,培养学生语感。
  在句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在《诗五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全面理解“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托月送友”的情怀,笔者向学生推荐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和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抒写思乡怀人的千古绝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都是借月亮来表达思乡的名句,要求学生对比阅读,体会古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漂泊在外的游子们往往在月圆时想起自己的父老乡亲,想起自己日夜思念的故土、亲友。以此让学生理解古人对月的表达、使用习惯,培养学生语感。
  
  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
  
  课程目标中规定:七至九年级学生应“学习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类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三部名著”。据专家预测:学生课外阅读量达到课内阅读的45倍时,能形成较强的语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语感呢?
  一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诵读,乐于阅读课外书籍。阅读是一种艰苦而乏味的劳动,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巧妙设计导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阅读。
  二是制定阅读计划,指导阅读方法。为了克服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随意性。开学初指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据课标要求,七年级课外阅读100万字,新课标推荐书目《西游记》、《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十部书,在七八年级读完,并适当选读一些散文、小说、杂文、科学小品文、中学生优秀作文、名家名篇和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美时文。
  三是尽可能提供阅读条件,加强激励机制。在课外阅读中,学生感到困难的是缺少读书时间和阅读书籍。为了解决课外阅读的时间问题,真是煞费苦心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探索事半功倍的教学结构,教学任务和作业,力求在课内完成,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为了解决课外阅读书籍的不足,(一)是动员学生到图书室看书,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二)是动员学生多订报刊多买书;(三)是定期举行借阅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读到自己想读之书,以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语感。
  
  四、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
  
  培养语感,首先要培养学生兴趣。“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推动力,是拈笔伸纸,一吐为快的不竭动力。”(于漪语)。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产生了爱好,以写作为乐趣,不写文章就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心情,写作教学就有了成功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就成功了一半。
  激发学生兴趣尤其不能忽视学生作文中的鲜活材料和学生作文中的点滴进步。他们对同龄人的榜样作用常常超过佳作本身,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作品中的细微变化,捕捉不显眼的进步,如一个词语或一种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都要及时发现,有针对性地表扬,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做到持之以恒,必有成效。
  培养语感,其次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在作文教学中,离不开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思考生活的指导;离不开选材、剪裁、加工的指导;离不开选择主题、确立主题、谋篇布局的指导。学生兴趣浓厚的学习了《骆驼寻宝记》,要及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运用童话的写法,仿写童话。学生学习了写人记事单元,要针对教材(例子)进行写作指导。“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就是将作者的思路讲得清清楚楚的老师”(叶圣陶语)。笔者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学生是读者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文章的思路搞得清清楚楚。二是学生是作者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清清楚楚地指导,便于学生写作。
  培养学生语感,要增加写作量。《卖油翁》中卖油的老头,以钱覆其口,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他总结的经验:惟手熟尔。写文章手熟十分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手熟呢?写是绝对不能放松的。一学年除了16篇课内作文以外。要求学生天天练笔,每天写300字以上的内容(或读书笔记、或生活感悟、或学习心得、或句、段、篇的仿写……)。老师每周检查一次,针对问题及时指导,要求周周有进步。
  
  王祖学,教师,现居贵州湄潭。
其他文献
苏教版修订教材对"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例2进行了调整,然而,一线课堂反映出教师对改编后的例2的教学功能和价值认识不到位。在这节代数知识的起始课中,要充分认识和发挥改编
“砰砰砰”,唉呀!宝宝又在撞头!这么小就会虐待自己,这可怎么办啊! 宝宝撞头有原因宝宝撞头的现象非常普遍,5个宝宝里就会有一个会有目的性的撞头,而男宝宝的撞头几率又比女
1.让孩子记住家人的生日、重要纪念日,并送上小礼物和祝福的话,如果她(他)忘记了, 家长可以索取。 2.家长可以适时“生病”或表示“很累”,请孩子端茶送药, 帮忙于一些家务活。
10月17日晴周末,我和妈妈去市场买菜,看到了又细又长的绿豆芽,一根根显得晶莹剔透。我很想买,妈妈却说尽量少吃这个,因为它使用化肥和营养液发的。我心里一动,化肥水和营养液
高中语文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科目,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对提升学生的高考成绩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高中语文
现在的孩子负担太重,他们稚嫩的双肩不仅要承担起自己的未来,还要承载起父母的希望;现在的父母也负荷沉重,他们人到中年,不仅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为谋生而奔波为事业而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 ,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 ,呈进行性发展。COPD患病人数多 ,社会经济负担重 ,病死率高 ,居当前世界致死病因的第 4位。COPD与慢性支气管
脉冲振荡法 (IOS)是在强迫振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测定肺功能的新方法。近年来单频率IOS(2 0Hz)用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患者夜间呼吸气流的检测以明确上呼吸道阻塞情况[1]
2001年1月至2002年7月,我们采用沐舒坦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3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文57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
从有些父母的角度来看,不让孩子做事情,是呵护孩子的一种表现。他们会对孩子说“:不行,你别做了。”父母说这些话的意思可能有:你还小,还不到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用做;你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