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需要知道英雄吗?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un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长给老师的一封信
  老师你好,不论是哪个领导人倡导别人学习刘胡兰,我都以常识和是非来理解发生在60年前这件听起来就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
  他们让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参加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当同龄人还在草地上天真烂漫地追逐嬉戏的时候,她却和一群大人杀了她们的村长。而后不久又被对方捉到,同样残忍地把她的头铡了下来。从这里面我看不到有任何值得称赞的品质和任何值得坚守的理想。相反,包括后来那些心智和谋略非凡的大人物对她的嘉奖和称赞都是耻辱的记忆。我也同样是在这种斗争、仇恨教育中长大,所幸我最终挣脱。
  当女儿还是抱在怀中的婴儿之时,我就担心她的心灵被这个社会的阴暗所裹挟。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希望孩子是在一个被原谅、包容和关爱等散发着人类自然天性的环境中成长。当一个人的心里从小被种下了血腥、残忍和仇恨种子的时候,长大后精神扭曲的果子就会跟随她一辈子。
  我想任何一个有理智的家长都不会想让自己的孩子像刘胡兰一样,在上小学和初中这个年龄的时候就参与这些残酷的政治斗争,更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那么小就被一些大人教导着去杀人,而后又被别人残忍地杀害。所以想到我的孩子被教导去学刘胡兰,我心里很害怕。出于一个父亲的责任,我本能地想为孩子去抵挡可能对她心灵带来的戕害。望老师理解,以后这种活动请允许我们放弃。
  谢谢!
  老师的回信
  这位家长你好。很高兴能看到你的言论,这至少是独立思考的结果。很多人对你的观点表示赞同,甚至进一步提出应该把刘胡兰、王二小之类的少年英雄,都悉数请出课堂教育。对此我只想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
  每一个英雄都是有其时代背景的。有人说,刘胡兰杀死的村霸,应该交给当地纪委或公安局;王二小帶进包围圈的敌人,应该交给八路军的侦察员……你在信中也说,刘胡兰出现在“同龄人还在草地上天真烂漫地追逐嬉戏的时候”,可这并不符合史实。当时山河破碎,并非所有“同龄人”都有追逐嬉戏的幸运。绝不会有“纪委”或“公安局”去帮你除恶霸,王二小也是被鬼子抓去带路的。
  我想你没有搞清楚到底是谁“让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去参加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可能你认为孩子天生就应该与政治隔绝,应该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童话世界中。但这并不现实。
  我们的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谁也无法保证他们永远生活在和平年代。大家都想远离是非、远离暴力、远离政治,但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离不开政治,也无法让战争之类的伤痛绝迹。有些人为的灾难,躲也躲不了……或者,你躲了,但是你的亲人、朋友、邻居没有躲过去。
  孩子这个年纪,不止需要童话,还需要英雄。她早已到了可以有偶像,会去欣赏、仰慕一些人的时候了。你觉得刘胡兰不该是她学习的英雄,不知道该会是哪个英雄在填充着她的精神世界。这些英雄,真的都不关政治,不带血腥?是屠恶龙的王子,还是蜘蛛侠呢?
  学校从来不会把刘胡兰的英雄事迹,说得多么血腥,多么残忍,也从未想过在他们小小的心中播撒仇恨的种子。我想这些“残酷”,都只存在于你这成人的脑海中。你有这样的思维,大概跟最近“污化英雄”的社会环境有关。
  让孩子去认识自己民族的英雄,并没有什么过错。没听说过比利时会因为“撒尿男孩”年纪小,而去移除他的雕像。刘胡兰无疑是个英雄,让这么小的英雄牺牲了,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英雄,甚至让孩子远离。
  这是一种什么心态?这是自私。英雄的挺身而出,往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大家,如此才能称其为英雄。你觉得孩子不应该去承受“英雄”的义务,这其实并没有错。我们现在只是在教育她学习英雄的“义”,你觉得这会是对她心灵的“戕害”?你让她从小拒绝这样的教育,可你想过没,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没有面对邪恶、面对危险敢于站出来的勇气教育,那么这个人的发展必然是不健全的。这个世界并不总是阳光普照,当狂风暴雨、疾雷闪电、冰雹台风来袭的时候,我们的后代必须有抵挡的勇气和义无反顾的迎击精神。
  如果孩子从小不能明白善恶是非,如果像你这个家长一样,永远就等着别人牺牲,自己坐享其成,那得到的命运必然就是抗战初期的那种悲剧:日本人不费一枪就拿下了某城,几十万人被几十个土匪赶得到处乱跑。同样就像不久前刚刚发生的事情:昆明火车站,四、五个人把二百多人杀得伤亡惨重;某几个城市,街头小偷一声呐喊能导致几千人拼命奔逃。这样的例子不是唯一,也绝不是最后的。
  贪生怕死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本能,没有人天生就勇敢而不怕死的。但是,如果因为害怕死亡、害怕血腥而逃避,那么当血腥和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就越没有求生的机会。生活中无数个伤亡惨重的重大事故,往往都是因为人们怕死、不想死,或者其实根本不会死,结果因为害怕而惊慌失措导致悲剧的发生。因为他们从小没有受到相应的抗挫力的教育,就像温室里的花,还没有来得及绽放就早早地凋谢了。
  最后说一句,你这样教育孩子的方式,这种错误的观念和态度,不仅会毁了自己的孩子,还将影响许多人。让孩子远离自己民族的英雄,这是可耻的!
其他文献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每个时代都需要榜样。  雷锋是中国好人的代名词。雷锋事迹生动感人,雷锋精神崇高伟大。他是真实的、具体的、人人可学的时代英雄。雷锋将自己的手套送给在寒风中呵手取暖的老人;在火车上,给人让座,帮助列车员烧水,替妇女同志抱小孩……“好事做了一火车”却不留姓名。雷鋒精神的光芒永远照耀着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的是美,是文明,是社会正能量。  尽管好人的标准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调整,但不管怎
期刊
这“一带”已忘却很久  这“一路”已走过千秋  都在迷茫的时候  是谁让世界重新牵手  是谁让强国猛然回头  力挽狂澜的领航人啊  让正在崛起的中国竞风流  让不同国度的人民在走秀  这是中国梦的魅力啊  这是世界梦的挥手  这“一带”就带出了锦绣  这“一路”就路遇了丰收  这“一带”已酝酿很久  这“一路”已彪炳千秋  都在低谷的时候  是谁让世界看到窗口  是谁让弱国清醒抬头  平易近人的领
期刊
每月 20日,都是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学雷锋活动日。作为党的诞生地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品牌,南京路步行街学雷锋活动已持续了35个年头。  早上不到7点,“南京路上好八连”“爱心妈妈”陈慧娟志愿服务团队及机关、企事业等数十个单位的志愿者,就赶到步行街中央的“雷锋广场”,开展咨询、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活动。此次活动以“庆祝十九大,奋进新时代”为主题,不少市民慕名而至,在现场载歌载舞,喜庆盛会。  现场
期刊
“看过影视剧《红高粱》的朋友都知道,高密有美丽的红高粱,是“青岛后花园”,还是全国著名的长寿之乡……其实最打动人心的是那些从小就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懂得学雷锋做好人的一个个小朋友,他们就是高密市雷锋少年军校的688名孩子,这是我们红高粱大地上长出的雷锋幼苗……”5月27日上午,山东省高密少年雷锋军校名誉校长单政达来到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给师生们分享他们开办雷锋少年军校的
期刊
伴着一声有礼的亚克西穆/斯孜(您好),他走进维吾尔农户家中;一声真诚的热合麦提/斯孜嘎(谢谢您),是他离开时的余音。不论和哈拉苏村哪一位村民交谈,他的名字总被村民挂在嘴边,赞不绝口。他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作哈拉苏的好巴郎(儿子),并给他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维吾尔名字――王佳·阿布里克木。  王佳,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驻阿克苏拜城县亚吐尔乡哈拉苏村“访惠聚”工作队成员。  2016
期刊
雷锋生前辅导过的孩子专题报告会在石家庄举行  “我和雷锋虽然仅有两年时间的接触,但他的精神却影响了我的一生。最好的怀念是传承……”5月24日,69岁的抚顺市民张雅琴坐在石家庄市雷锋小学四年级(4)班的教室里,给孩子们讲述自己所亲历的雷锋故事。和张雅琴一起来的,还有其他三位雷锋生前辅导过的孩子,他们讲述自己亲历的雷锋,告诉学生们要以雷锋为榜样,将美德留校园。  这次专题报告会由中国正能量传播权威平台
期刊
清晨六点,地处太行山麓的某军械分库(以下简称“仓库”)组织官兵列队出操。队列里,一名年龄偏大的干部在年轻的战士队列中显得格外突出,肩膀上的上校军衔在这个营级单位更是十分耀眼。他就是该仓库已经技术七级的工程师孟俊峰。像这样军队活动和一日生活制度,他仍然和入伍之初那样以高标准参与、遵守,从未间断过。28年的军旅生涯,让孟俊峰迈出的每一步都像雷锋一样,坚定而有力。如今面对改革浪潮,他依然步伐稳健,躬身向
期刊
丹麥的生蚝、北极的海虾、澳洲的三文鱼最近赚足了国人的眼球,招惹起多少中国“吃货”的饕鬄食欲。国人讲究吃,《舌尖上的中国》就有代言国家名片式的效应;国人有时也吃的不讲究,如上所述,不管哪国的东西都想尝一尝。这讲究也罢,不讲究也好,当吃这个问题放到寻常百姓的饭碗里时,总会让人咂摸出许多人生的味道和感慨!  年轻时总喜欢招呼一大帮人在一起吃,有时甚至为了吃而攒人。一生交情任萍水,只要看得上的,有眼缘的,
期刊
看不见的“伤害”怎么捍卫  古老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一个时代,没有道德就没有灵魂;一种道德,没有时代就没有舞台。好的道德是能够承担时代的伦理使命和教化责任的道德;好的道德是能够回答时代究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伦理风尚和精神风貌的道德。  当今社会,网络越来越发达,随之而来
期刊
《三字经》开宗明义:人之初,性本善。这是老祖宗传给我们的颠扑不破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人之初,都有着一份初心。  坚守初心并非易事,有人选择放弃,有人出现迷失;有人觉得苦涩,有人感到平淡。然而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但在征程之上始终奋勇前进、初心如磐,而且还让更多的人分享到了自己这份初心的幸福滋味。  医者刘习明,就是这样一个人!  【医者心语】  我的初心,来自于邻家一个女孩。  我家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