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从未离开过

来源 :河南教育·职成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nkyoumu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A,本是我的班上一个非常懂事的男生。任课教师都夸他学习努力,脑子反应快。然而到了第二学期,一切都变了。他竟然在课堂上睡觉,早上迟到。他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了呢?
  他的迟到问题越来越严重。因为全班只有他一个人迟到。批评和其他惩罚措施都无济于事。于是我改变了策略。每天我早早地站在了教室门口等他。他来的时候已经8点40了,我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很关心问他是不是路上出状况了。他回答说,没有,只是睡过点了。他的回答让我产生了疑问:难道他家里就他一个人吗?父母呢?都没有人叫醒他?为了弄清楚他迟到的真正原因,我并没有责备他,而是对他说,今天老师发工资了,中午放学老师请你吃饭。他嘻嘻笑了一下说,不用了吧。我说来吧,中午就我一个人,就算是陪老师吃饭了。他只好答应了我的邀请。为了避免尴尬,我又叫上了他最好的一个朋友。也就是在这天中午,他打开心扉,让我知道了他真实的情况: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离异,后又各自成家。他被判给了父亲,但父亲经常赌博和酗酒,并没有什么经济能力。于是一直以来都是母亲在接济他,但又不能和母亲住在一起。母亲开了个美发店,他晚上就一个人住在理发店里。
  听了这些,我的心在颤抖,在心疼。但是我还是告诉他:孩子,你16岁了,也不小了,不要记恨父母。越是条件艰苦,你越是应该让自己更坚强。
  于是我们约定:我每天早上六点半准时给他打电话,叫他起床;每周我们俩至少一起吃一次饭。
  一切似乎回归了正常。一直到6月9号。那天晚上,他给给我发了一条请假短信,说明天有事不去学校了。
  我回短信追问:|“为啥?让你妈妈也给我发条请假的短信。”
  他回信:“不用了,没为啥,就是感觉没意思。所以不去了。别找我妈了,没用。也别给我打电话了。”
  我赶紧打电话过去,他的手机关机了。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感觉事情不太妙。
  我赶紧把班上他的好朋友找来,希望能从侧面了解一些小A的情况,可惜没有什么收获。我又想给小A妈妈打电话,但我知道小A妈妈是个急脾气。
  但是我还得给他妈打电话,放学后他妈妈肯定见他了,问题肯定出在家里。只是我改变了方式,小A妈一接通电话就问:“郑老师,小A是不是又出问题了?”
  我说:“没有,就想和你聊聊天。小A说你为了他受了很多苦,他很理解你。”
  小A妈:“孩子心地很善良的。”
  我说:“是的。今天晚上你见他了吗?”
  小A妈:“见了,今天俺俩吵架了,我把他撵出理发店了,让他回他爸家住,他自己成天弄得像孤儿一样。(终于知道原因了)
  我说:“你的脾气太急了,你觉得他会回他爸家吗?这么晚了你让他去哪呀?你的心咋这么狠。那么多年了跟着你,他害怕你不要他,他要跟紧你,怕你丢了他。”
  听到这里,小A妈哭了。
  我继续说:“你今天这样对孩子有点过了。你这些年确实为了孩子牺牲了很多,生活上是富足的,但你有没有想过孩子心里怎样想的,有没有试着走进他的内心?另外,孩子说明天不来上学了。今晚我们一定要找到他。
  第二天早上,我7点40就到班了。进班一看,A已经来了,身上的衣服很脏,好像没有洗脸,头发也很乱。把他叫到办公室,让他洗洗脸,梳梳头,又给他买了早饭。然后才问他:“昨晚在哪过的?”
  小A说:“在网吧,玩到12点,然后在网吧的沙发上睡了。”
  我说:“孩子,以后咱可不能这样了,再有类似的情况你就跟和我,老师家有地方住。”
  我这次没有批评他,表现出更多的是担心和牵挂。
  8点半的时候,小A妈妈终于给我来电话了:“郑老师,我想了一夜,我的脾气确实太急了,孩子没有错,是我对他的关心不够,现在我已经认识到问题出在哪儿了,谢谢你。”
  我说:和孩子必须要耐心,何况你家孩子这么懂事。
  小A妈:“是呀,都怪我。但是A还是一个人住理发店,放暑假了太不安全了。小A就不能和你一起住吗?这孩子太缺乏爱和温暖了。”(趁着这个劲,我得把问题彻底解决了。)
  小A妈:“可以呀,我原来说过,他不愿意……唉,一言难尽,是我没做到位呀。郑老师,你放心,这次我肯定做到位。”
  6月18号,我给A打了个电话,得到的消息是,他已经和妈妈住在一起了,很开心,很感激我。听声音,我真切地感受到他的激动,就如同爱从不曾离开过他。
  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懂得了,对待我们的学生,只要我们不抛弃、不放弃,肯用心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我相信这些学生一定会是对社会有用的人。(责编 王鹏飞)
其他文献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落脚点是校企合作,只有在深度的校企合作中,学校才能将自己的专业建设理念融入行业企业,明确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才能真正发挥中职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职能。  一、校企合作
期刊
笔者曾代表河南省参加了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在准备比赛和比赛的过程中,笔者对微课的认识一点点加深,关于微课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合理应用也思考了很多,现结合具体课例谈谈体会。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短、小、具体、形象、针对性强等特点。微课不仅适合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
期刊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指由高校与社会相关部门紧密合作,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把学习与工作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对于教师教育专业为主的职业院校来说,如何实行“工学结合、校校合作”,实现高职高专院校与基层小学接轨,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作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专业为主、以培养小学师资为主的高职院校,一直坚持走高职院校与基层小学合作的“工学结合、校校合作”的道路,这也是发展高等职业教
期刊
编者按:青春期学生难管,职业院校学生甚之,因此很多老师视班主任工作为畏途。在郑州市卫生学校,有一位叫“涂涂”的老师,把班主任当事业,工作做得风生水起。他以“亦师、亦父、亦友、亦生”为角色定位,以爱心和智慧管理班级,以教会学生做人和做事为价值旨归,方法朴实有效,深受学生好评 。本期起,本刊开辟专栏,陆续刊登涂涂老师的带班故事,敬请关注。  作者简介:涂俊礼,男,汉族,1973年生,思政专业硕士,郑州
期刊
一、教学任务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从整个知识体系来看,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单元乃至整个教材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对引导学生了解犯罪的主要特征,理解我国刑法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根本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针对本节课的知识框架,笔者从学生认知规律和能力培养出发,按照“认识—思考—运用”的逻辑层次来整合教学内容,用信息化手段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学情分析  和笔者共同学习
期刊
长期以来,关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争论颇多,同时也呈现出理论研究热、实践推广难等问题。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坚持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围绕“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探索出了一条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之路。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基本思路  1.紧盯企业需要,把握课改方向  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必须重视就业导向,把企业的需要作为课程改革的方向。只有紧盯企业需要,才不会迷失人才培养方
期刊
“致广大而尽精微”是《中庸》第二十七章“修身”中的一句话,原意为善问好学,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同时又深入精细详尽的微观之处。这是一种极高明的和谐,后被徐悲鸿先生引入绘画理论,我将这一理论引入班级管理工作,就是从细微处入手,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我一直把这一句话当作自己工作的座右铭。现就班级管理工作和大家分享个中感受。  一、小处着眼,关爱学生  班级管理,千头万
期刊
5月5日,平顶山市理工学校隆重举行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暨“五四”表彰大会。该校第20期团校共有130名学员参加学习,经过近1个月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在严格的结业考试后,共有92名同学发展成为新团员。大会同时对2014-2015学年的15个“优秀团支部”、65名“优秀团干部”和133名“优秀团员”进行了表彰。校党支部书记高海全出席大会并向新团员以及受到表彰的团支部和学生表示祝贺。他希望广大团员要树立正确
期刊
为实现课堂结构的变革,从2010年开始,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深入开展了《中等职业学校活力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探索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科工特色的活力课堂教学模式。初步确立了以 “教师的有效教学,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为特征的活力课堂教学原则,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科工“活力课堂”,让课堂教学“动”起来,让教与学更精彩。课堂有活力了,才会有高效。那么怎样构建活力课堂呢?  
期刊
标准化中德班2012级学生(机电一体化/工业电工电子)已经顺利完成了在学校的两年专业课程的学习。2014年8月,毕业生参加了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组织的德国职业资格考试一。其中,来自我省8所中职学校的66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试。  为了使每位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从学校实训车间向企业技能岗位的过渡,河南省教育厅中德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模式项目办于2014年9月举办了为期一周的“标准化中德班岗前培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