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学校社会工作站对留守儿童厌学的影响分析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李秀婷,女,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2011级社会工作硕士。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摘要】本文以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三中为例,介绍了凉城县三中留守儿童的厌学情况,通过对他们的调查问卷的分析,了解他们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从留守儿童厌学的原因出发,提出建立了学校社会工作站的建议,从而使留守儿童的厌学情况得到改善,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留守儿童;厌学;学校社会工作站
  在凉城三中的工作的半年时间,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从留守儿童的四个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这四个方面分别是生活状况、儿童心理状况、儿童学习状况、儿童教育状况。最为突出的问题的就是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他们中的大多数产生了厌学的情绪。笔者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他们厌学情况提出了建立学校社会工作站的建议。
  一、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三中留守儿童情况
  (一)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
  该调查分别对七、八、九, 三个年级进行了调查,每个年级各选取30个留守儿童,可以发现他们的心理普遍存在着一种厌学情绪。在学习成绩方面看,在班级里学习成绩较差的大多是留守儿童。在调查中我可以发现,对于每一次考试,他们的态度是只是去参加考试,根本没有认识到考试是对自己的上一阶段的学习情况的反馈。对于老师的作业,他们的态度只是完成自己能够做答的题目,对于一些不会的题目,他们只会选择去放弃,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会选择去请教老师。这样的结果只能使他们学到的知识容量永远是一些较容易的,他们没有培养一种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学习时间的延长,进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厌学情绪。
  (二)留守儿童的听课效率
  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的他们认为自己每天按照父母、老师的安排去上学,上课是一种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养成一种主动学习的习惯,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学生本身,一方面来自老师的教学方法。在对100多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在40分钟的一堂课上,能坚持跟着老师的思维听课的学生仅有10%,40%的学生课前的三十分钟能够专注地听课,30%的学生课前的二十分钟能够专注地听课,20%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不会,根本不去学习,他们是产生厌学情绪最为强烈的群体。
  (三)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
  留守儿童有70%是住宿在学校里,他们一般都在学校食堂吃饭,学校食堂的饮食相对来说是规律的,但是很少有荤素的合理搭配,菜谱中以素菜为多。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他们更多地需要合理的饮食配餐,这样才能补充他们身体中所需的营养物质。对于初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因为没有得到合理的营养配餐,留守儿童中的生病率远远高于其他学生,他们免疫力差,不能很好地抵御病毒的入侵。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这影响了他们学习时间,进而影响了学习成绩。
  (四)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
  大多留守儿童是寄宿在学校公寓的,还有一部分是由监护人照顾的。对于监护人的受教育情况,在学校方面,虽然是由老师负责,但是他们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知识教育,只是在扮演着看管学生们的角色;在家庭方面,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是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他们的文化程度低,根本不能在学习上辅导孩子,也是扮演照顾他们生活的角色,当他们出现心理的问题时,也不能与他们积极地沟通交流,得不到应该拥有的心理督导与心理疏导。
  二、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三中留守儿童厌学的原因
  (一)留守儿童缺乏关爱
  凉城县三中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在2006年就已经在外面打工了,意味着他们在8-10岁之间父母就离开了他们。父母平均每一个月和他们联系一次,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和父母见面。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这就使得他们的心理上永远是自卑的,不愿与同学们交流,也不主动与监护人、与老师说出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在精神上得不到家长的关心与爱护,导致他们的思想负担很重。在课上他们经常想念父母,造成了思维上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最后导致他们不想学习,成绩下降,厌学情绪逐渐增加。
  (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他们中有住宿在学校里的,有的是祖父母与外祖父母陪伴的,不论是哪种方式,一方面,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他们的监护人都是低学历,在学习上得不到监护人的有效辅导。另一方面,他们遇到学习中的难题不会主动请教老师,等待老师讲解,这就造成了他们只是被动的学习心理,随着时间的长久,他们渐渐地不愿去做题,也不愿去思考,养成了一种不去做任何的家庭作业的习惯。因此,课上老师讲课的内容得不到巩固,学习成绩逐渐下降,厌学情绪在增加。
  (三)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
  在学校里,一方面,老师们没有在心理上认识到留守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实际上,他们最需要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另一方面,他们没有得到专业的培训课程,不明白留守儿童心理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最后,在学校里缺乏专业的心理与社会工作方面的老师,当学生中出现了问题时,没有及时地解决,最终造成很大一部分留守儿童厌学。
  三、改善留守儿童厌学情况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学校社会工作站的专门logal
  学校社会工作站要有自己独立的logal,使得在学校社会工作站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团体中的一份子,在心理上他们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关爱,这样会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们心理上长期缺乏来自父母的爱护的情况。
  (二)组织学校社会工作站的活动
  学校社会站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从整个活动的策划、实施、评估中都要有学生们的参加,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既培养了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力,也使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能在学习之外找到一些自信心。
  (三)增强学校社会工作站的师资力量
  学校社会工作站的师资力量要加大,尤其是培养能处理心理问题的老师,运用专业的知识解决学生们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社会工作老师要与任课老师建立积极主动的关系,向他们取得在学习上的一线资料,这样更有利于社会工作老师对学生工作的展开。
  (四)建立学生的个人档案
  在学校社会工作站中对每一个学生都建立自己的档案,档案中不仅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还应包括学习成绩走势、学生近期变化总结等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现状,而且能理解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給予积极地引导。对每一行为背后的分析与试卷成绩背后的分析,可以与学生们进行良好沟通,共同设定完善周期、制定优化目标,并给予他们信心。待这一系列的活动完成后,还需要学生的反馈,做到有效果、有效率。
  社会工作站的建立对留守儿童的发展具有积极地意义,能对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等方面都给予正确的引导,使留守儿童对学习逐渐产生信心,得到更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林芳.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价值分[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1.
  [2]左小彩.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李序科.学校社会工作视阈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5.
  [4]冯寿林,廖颖,朱为崎,冯小林.农村留守青少年成长问题及社会工作应对策略分析——以《学校社会工作》课程的实践为例[J].学理论,2011.2.
  [5]陈佳,曾富生,陈瑶,孙强,张海燕.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9.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鲁丹(1988—),女,四川人,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民商法方向2011级硕士。 丁晓斐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0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借贷已悄然成为民间金融借贷的新型模式。虽然它的历史很短,但是在最近几年,网上小额贷款正在快速的成长。网络借贷拓宽了民间借贷的渠道,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个人对小额资金的需求,同时也能提高社会闲散资金的利用率。但是没有
期刊
作者简介:廖丹(1983—),女,汉,重庆人,重庆大学环境与资源法学专业。  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 400030  【摘要】财产保险中享有保险利益的适格被保险人身份问题,直接影响保险金的支付。本文以案例为视角,界定保险法律关系中投保人、被保险人身份,剖析保险实务中投保人为他人投保及保险利益的深刻内涵。从损失补偿基本原则入手,确立财产保险适格被保险人身份范畴。  【关键词】财产保险;保险利益;投保人
期刊
【摘要】公司法人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法人人格是法人能够进行经济活动所必须的,在当今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越来越多的发生股东滥用法人人格为自己谋私益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仅仅依靠原先的法人制度是不够的,因此我国立法者引进了西方的法人人格否认理论作为传统法人制度的补充和完善,本文主要通过对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进行界定与研究,明确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中国的适用具有重大意
期刊
作者简介:席晓运(1991—),男,甘肃省天水人,现为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  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3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地屡发虐童事件,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受到各方高度关注。笔者以“浙江温岭虐童事件”为例,分析了我国儿童权益保护面临的巨大困境,继而提出了摆脱困境的具体法律对策,以期为切实保护我国儿童权益贡献绵薄之力。  【关
期刊
作者简介:张蕾(1983—),女,汉族,江苏无锡人,上海大学2010级法律硕士,研究方向:法理学。  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 200444  【摘要】商业秘密因其的极高的价值性,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其中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是商业秘密研究的核心。商业秘密的研究的目的在于为商业秘密的保护提供法律方面的指导。什么样的行为构成商业秘密侵权?本文从侵权的主客体以及侵权行为的主客观方面进行了剖析。 
期刊
【摘要】通过三阶层体系与四要件论的比较,阐述下面几个问题:第一,两者分别存在什么问题;第二,提出犯罪论体系的建构需要处理哪些基本问题;第三,在现行刑法规定之下,如果要借鉴三阶层体系,需要考虑处理的一些问题是什么。  【关键词】犯罪构成四要件论;三阶层体系  一、我国传统四要件论及其评价  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是在吸收前苏联犯罪构成的学说并在总结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其犯
期刊
作者简介:张海丽(1988—),女,汉族,河南安阳人,西北政法大学2010级法律硕士。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3  【摘要】我国于2005年出台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保护制度进行了完善,扩大了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并确立了救济机制。但要解决公司管理实践中的所有问题,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本文试结合新《公司法》中的具体规定和一个案例来分析关于股东知情权保护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股东知
期刊
【摘要】尤尔根·哈贝马斯在其《交往行为理论》提出了一种以沟通为取向的行为理性,以此来建构社会合理和行为合理问题,彰显主体间的沟通和参与意识即主体在客观语境下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并在互动的基础上进行批判和论证,以期最终达成一种交往的共识。  【关键词】交往行为;沟通商谈;社会合理;行为合理  一、《交往行为理论》的基本概述  尤尔根·哈贝马斯(1929—)德国哲学、社会学家。批判学派的法兰克福
期刊
【摘要】本文将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立法概况和政策扶持进行比对分析,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方法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法律对策  2009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经超过4200万户,创造的价值已经占到当年GDP的76.7%,2012年我国中小企业总数预计达到5000万家,未来几年内将保持7%-8%的快速增长率,如此快速的增长和在GDP中的绝对占比,无不说明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
期刊
【摘要】近年来云南省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不仅在案件绝对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犯罪成员中存在未成年人的案件在所有刑事案件中所占的比例也大幅度上升。如何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成为摆在司法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大理州检察机关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控制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不仅在案件绝对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