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情感品质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fg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品质对人的影响是长期广泛和深刻的,拥有良好情感品质是一个人一生中宝贵的财富,体育课是培养学生情感品质的上佳场所。因此,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良好的情感品质去影响学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引起师生共鸣,逐渐形成他们的良好情感品质。体育教学在内容和场地上都比其他学科要复杂,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情感表现。
  
  一、热爱之情
  
  爱是对人或物最深的情感认识,可表现为一种倾向,形成一种动力。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体育教师首先必须用爱的情感去影响学生。它表现为两个方面:
  1、对体育事业的热爱
  体育教育教学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教师在付出复杂的脑力劳动的同时还要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教师只有对体育事业深切的热爱,执着的追求,才能具备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才能获得学生的敬佩。
  2、对学生真挚的热爱
  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还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要保证师生感情融洽,首先,必须带着爱心去上课,并把这种感情付诸于你的言行上。带着爱心去上课,就是要求教师要处处关心、爱护学生。比如,上课时天气较热,教师就要想到减少学生的活动量,尽量避免阳光的暴晒;天气较冷时,教师就应想到学生衣着的厚薄,出汗后是否会感冒;遇到学生头疼脑热,教师就应让学生休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处理得当,就能使学生感到温暖,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尊师之情。其次,教师要有热心和耐心。有些动作学生一时掌握不了,教师千万不可急躁,更不能埋怨,而要满腔热情地帮助、指导学生。众所周知,体育课教学生最累的就是广播操,学生本身的能力也是参差不齐,而且,时间又非常紧,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时是最能考验教师耐心的,学生做错了,你不能埋怨,更不能指责。另外,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教育方法。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重的时候,教师应宽容,应冷静,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主动克服缺点和错误。当学生犯错时,我不会把他叫出来站在一边了事,而是指出问题所在,提醒他注意,让其迅速归队练习,下课后再进行耐心帮助教育,直到学生认识错误。不随意地训斥或停课,因为那是一个教师的失职和无能。
  
  二、期待之情
  
  教师对学生深切的期待之情能唤起学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是学生上进的动力。它是对学生心灵上的支持,学生从中看到希望,获得自信,勇气和力量。体育教学活动多变,动作复杂,难度较大。学生学习动作时会经常遇到各种困难,这时学生的心中会产生消极情绪,退缩心理。对原有的能力丧失了自信心,认为自己不能完成教师教的动作,而不愿继续努力。此时,教师若能用期待的目光或言语来鼓励学生:“一定能成功!你完全有能力完成这个动作!来,再来一次!”学生会被这种深切、真挚的期待之情所感染,认为自己真的能行。从而激发了他的潜能,消除退缩心理,重新充满希望,鼓足勇气,克服了困难,最终完成了动作。若教师首先失去了信心,流露出失望,厌烦的表情,学生就会彻底放弃了尝试的机会。在教山羊分腿腾越时,有些学生因胆小而不敢跳,反复指导,但学生依然故我,为此,我在教学中坚持以鼓励为主,加强保护与帮助,耐心细致地讲解动作要领,而每每在我的期待中,奇迹就会出现。同样,在垫上和杠上项目的教学中,也都经常给学生以鼓励,不厌不弃,在自己教学的每一届学生中,都有较好的评价,包括他们的家长,有的家长常会对我说:“我儿子就是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听到这番话,我会流露出自豪的笑容。
  三、愉悦之情
  
  教师带着愉悦情感走进课堂并自始自终保持愉悦的心情,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友爱的学习氛围,对提高学习效果也有重要意义。要持之以恒做到这点并非易事。再优秀的教师也是平凡普通的人,也会经常遇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种种冲击和干扰,时常出现忧愁、烦恼、悲伤、激动等情绪。若把这些情绪带到课堂,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包容工作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养成走向课堂之前迅速排除心理干扰的能力,以愉悦之情唤起学生愉悦情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环境中接受教育。
  
  四、宽容之心
  
  宽容是缩短师生心理距离、消除师生间隔阂的良药。体育教学活动复杂多变,学生又活泼好动,比较难于组织,学生经常违反纪律,要求体育教师要豁达大度,对学生要有宽容之情,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这种宽容之情能卸去学生的心理负担,给其改正错误的机会。对待学生的错误应采取冷静的态度,不应横加指责,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替他们想一想,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改正。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既崇敬又敢于接近,友好相处的亲近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反省自己的行为,唤起学习激情。对学生有宽容之情,不但能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还能使教师本身从严要求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充分体凉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对学生怀有宽容之情,能驱使自我探索出更新、更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情之所至,金石为开。实践证明,教师的情感因素对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体育教师应努力培养自身良好的情感品质。在教学中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使学生在最佳的情感环境中更好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接受教育。这也是我到在教学中体会最深的一点。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单一封闭的社会结构的解体以及大众传媒的悄然兴起,特别是 网络媒体的发展,受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已经觉醒,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方式,能充分展示思想政治的合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生动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主体性日益增强,个性日趋丰富,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人性的本质。要达到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必须从多方面努力。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以人为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师要在有限的45分钟内,讲“活”历史,增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知识的密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必须进行改革。而严谨的课堂结构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要做到这一点,使学生学活历史,我认为处理好三个关系必不可少:    一、课堂气氛“严”与“活”的关系    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气氛控制能力。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做到严中
期刊
【摘要】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在形式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导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授课方式。在这种授课方式下,教师成为问题的点拨者和研究的指导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由学生自己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不会提出问题,究其原因,与教师不会提问,或不善于提问有关。而提问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新课程理念要求问题的设计
期刊
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代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
期刊
在承认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以自主、讨论、探究、发现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交)、精讲点拨、反馈深化为主要课堂形式,以思维的参与程度,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核心标准,以知识的整合为着力点,以优化课堂资源为增强课堂活力的发动机,以培养健全发展的人为目的,完成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一、承认差异、尊重个性    把培养自主意识,作为政治课教育的首要目标,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尊重学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扩展,计算机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在许多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应用愈加普遍。我认为教师应将Internet教育与多媒体教学合理巧妙地运用到课堂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一、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学习,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传授新课或系统复习教学中使用的多媒体是以电脑为指挥中心,将摄像机、数码影相机、录像机、录音机、实物投影机、影碟机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一个完整的系统。政
期刊
《课程标准》以旧大纲的教学内容为基础,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十四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对教学内容做了部分调整并使之更加完善。与原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上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突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学    《课程标
期刊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纽斯也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总之,积极的兴趣,是促使人们去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原动力。要加强中师历史教学地位,首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下面就此问题从四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改进“灌输法”    目前,中师历史课上大部分教师采用最多的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当然,由于学生对
期刊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一、引导学生——感受美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具有美感。大到周围的建筑物,
期刊
“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审美”,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体育美学是在体育实践中发展的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不仅要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美的表现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还要研究人的美感和审美意识在体育运动中的反映及表现形式。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入,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实质上则是对我们21世纪的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