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让语文课堂声色俱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l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相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学生的阅读对象不再局限于文字和图片,更有各种各样的有声读物、动画和视频。它以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形象生动的情境赢得老师和学生的青睐。课堂上让学生看看图像、听听音乐、谈谈感想,既有声又有色,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在语文阅读课堂中提高多媒体的效用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的有效运用。
  一、巧用多媒体,点燃学习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意识,但往往只是建立在老师语言讲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局限性。“凡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实际动力,促使学生津津有味地学习,并得到很大的满足。小学生年纪小,好奇心强,在学习过程中大多对活动过程本身产生直接兴趣。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紧扣教材,选择和设计形象生动的媒体资源,在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喜爱音乐的白鲸》一文,由于学生对白鲸没有感性认识,因此,课题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若精心设计制作白鲸追逐、进食等生活情景的幻灯片,并导入白鲸“唱”出的悦耳歌声,将使每位学生仿佛亲眼目睹白鲸悠闲地徜徉于浩瀚的大海;动听的歌声更是激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此时,教师可设问:“作者为什么说白鲸喜爱音乐呢?”学生兴趣浓厚,迫不及待地想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可见自主乐学的氛围将为全文教学奠定基础。
  二、巧用多媒体,激发创新思维
  课文重点部分的关键词、句、段是最能本质地、集中地表现全文内容的。因此,重点段的词句往往牵动全篇。阅读重点要求儿童对课文有深切的了解,这种深细的阅读过程是一种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智力活动。这包括儿童的感知、认识、思维、语言活动,同时儿童的动机、情绪直接作用于一系列智力活动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突出了学习阅读理解的重点,不仅使学生能看到,而且能听到,将静态的图片及文字转换为鲜明、生动的画面、声音,使孩子充分感受形象,激发孩子的机智,突出学习阅读理解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思维,促使阅读过程中的多种心理因素产生积极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重难点。
  如教学《田忌赛马》一文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把两次赛马的过程演示得生动形象。第一次赛马场上,战鼓擂响,骏马嘶叫,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三场对阵,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齐威王都获胜了,在展示中对每一次齐威王的马只稍微快了一点点也进行了特别演示。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真正体会到孙膑说的“齐威王的马也比你快不了多少……”这为下文理解孙膑献策搭桥铺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借助声、形、色给学生直观感性的认识,让学生根据形象自主展开联想,开启思维的大门,使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沿着事物发展方向发展。
  三、巧用多媒体,体味诗歌意境
  传统的“范读”依靠的是教师的一张嘴,但无论多么高明的教师,他的语言都不可能十分标准。多媒体融形、声、光、色于一体,学生可以一边听课文,一边看根据课文内容配置的图画或视频。这些多媒体能清楚地把动态的画面展示于学生眼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加深情感体验,为深入理解文本作铺垫。如在讲授《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我在黑板上贴满了学生收集的关于北海公园美景的图片,课件里放映关于《祖国的花朵》的电影片段,同时播放动听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用充满欢乐、骄傲、自豪情感的声调朗读课文,把学生引入丰富而欢乐的情景中。这就是为了唤起、培养和转化某种情感而有意识地创设相应的情境,营造相关气氛。以景激情,情景交融,把孩子带进诗歌的意境中,深入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
  四、巧用多媒体,拓展探究空间
  第斯多惠告诫我们:“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运用电教媒体,可以利用集形、声、色于一体的优势给学生强烈的刺激,唤醒学生强烈的成功欲望,给学生提供大量视觉、听觉形象,为丰富学生的表象、开拓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打好视听基础。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表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的启迪,使其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思索、创造。当出现画面情景时,教师可设计各种问题,进行质疑,在直观形象的图像烘托下学生会在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中发挥合理的想象,而对事物的感知理解越深入,思考分析越透彻。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与学之间架起科学的桥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运用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提高,建立一整套能够促进学生文学鉴赏水平提升的评价体系,体现新时期对教育评价的新要求。这是因为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写了以
我的父亲张彦生(1901——1982),字国材,河北省吴桥县人,自幼从事碑帖业。14岁时,只身来到北京琉璃厂隶古斋碑帖店当学徒。当时,隶古斋已经是一家拥有60多年历史的店铺,店的匾额由清末重臣、著名书法家祁隽藻题写。到了而立之年,父亲离开隶古斋,成为庆云堂的掌门人。庆云堂是一家始于清末、专门经营碑帖业务的店铺,最初的创建人是陕西一位杨姓掌柜。得益于父亲的专业知识以及辛勤管理经营,庆云堂后来成为琉璃
期刊
1970年1月,一个遥远而沉闷的冬日午后,东屋的门簧在撕裂和被抻长中发出一阵怪叫。风华正茂的父亲走出东屋快速支好他的画箱,他把手心里攥着的一些被我们丢弃在窗台上、那个年代学生常用的、带椭圆形铝皮套托的水彩画颜料悉数放在画箱的方格里,然后把目光长久地落在他正前方的三间西房前。其时,勤劳的奶奶正坐在西屋前的一张老旧但看起来异常结实的小方桌前“打袼褙”。爷爷在西屋里躺着歇晌,我则一个人百无聊赖蹲在地上用
期刊
几年前,我受命于欧阳中石的爱女——首都师范大学戏曲研究所欧阳启名教授,为上海京剧院和国家京剧院当下活跃于舞台的几位京剧艺术大师拍摄舞台造型照片。  随启名教授到上海京剧院拍摄时,正值盛夏,奚中路、王佩瑜、冯蕴等艺术家已盛装做好准备,上海京剧院专职摄影师刘海发老师也已布置好灯光,这让我深受感动。  回京后,我又随启名教授到国家京剧院拍摄了尚长荣(中国剧协主席)、邓沐伟、张建国、宋小川、景琏琏等艺术家
期刊
摘 要: 兴趣是学生学习不竭的力量源泉。如何激发兴趣,打造激情四射的语文课堂呢?要从教师素养和教学设计两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有既博又专的知识素养;有敬业、乐业的师德修养;有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营造宽松、和谐、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激发兴趣 教师素养 教学设计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1980年,Brown和Adam在牛蛙的交感神经元首次发现M电流。介导M电流的通道称为M型钾通道,它是一种低阈值、慢激活、非失活、时间依赖性和电压依赖性外向钾离子通道;因能被毒蕈碱受
摘 要: 忧患意识对于中学生前途规划和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培养忧患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待每一件事的认真程度,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从中学生忧患意识缺失的表征出发,探讨在中学如何开展忧患意识教育。中学忧患意识教育没有必要设置专业课程,植入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即可完成忧患意识培养,并不占用学生太多时间,达不到调整课程、不占用时间完成忧患意识思想的贯穿与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 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