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效操作活动成为低年级数学学习的高效引擎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689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能力,需关注学生对物体的仔细观察和动手操作行为,这是源于低年级学生可把观察感受转化成直接的表象,以此形成一定的知识构架体系,获得思维的进步.所以,针对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需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组织有效的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自动;自学;自问;自治
  因为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其年龄尚小,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自制力差,学生在动手操作课堂活动中虽保持了很大了兴趣,但是缺乏一定的方法,导致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得不到提升.因此,针对数学学科的教学,需及时注意学生操作情况,实现自动、自学、自问、自治的教学目标.
  一、丰富操作内容,激发学生操作兴趣
  动手实践操作、自主探索、高效合作是学好数学知识的必经之路.构建高效率的数学课堂,加强低年级学生的动手操作有效性,首要就是要丰富操作内容,激起学生一定的操作兴趣.如果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以很好地激起学生对操作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学生自动操作,增强参与动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低年级数学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知识,仔细挑选知识内容丰富、操作类型多种多样的活动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比如,针对苏教版数学教材开展“分一分”知识教学活动时,为了达到使学生了解分类知識内容,数学教师可在课下准备丰富的教学用具,引导学生自动进行分类活动.首先,教师可以挑选出学生感兴趣的物品作为教学操作用具,如玩偶、篮球、气球、草叶、树叶等.这些物品能够充分吸引学生,使学生对其进行观察,并指导学生自动进行物品的分类,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学会物品分类标准.经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大致了解物品的特征,并根据这些物品的基础特征进行分类.教师可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再深入进行教学,可加入几组具有抽象性的图形,供学生进行分类操作,随后为分类相同的图形填涂颜色,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极大地刺激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学习兴趣性.
  二、教师提高操作指导,引导学生自学
  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其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态度,致使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环节中,不能够保持长久的注意力,没有自觉性.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操作活动,伴随着一定的随意性,所以教师需加强操作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贪图玩耍是每一名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行为特点,学生如发现有好玩的物品,就会兴奋激动.所以要保证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保持一定的秩序,需要教师加强操作指导,确定操作的目标.在学生进行操作之前,教师的任务就是明确操作的目标,把每个操作步骤为学生讲解清晰,并且告知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的地方,使得学生能够形成自学行为习惯.
  例如,针对苏教版数学教材开展“有趣的拼搭”知识教学活动时,设定教学活动的目标为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圆柱体和球形,体会平面物体和曲面物体所带来的不同感受,进一步加强低年级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养成.数学教师可在课下准备阶段准备形状不一的物品,且颜色各异丰、富多彩,当学生看到色彩丰富的物品时,对此可产生极大的兴趣.教师可在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仔细进行追踪指导,在教师完成指导之后,学生就能够开展一定的自学活动.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实施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举行比赛开展知识内容的学习.数学教师需把学生划分小组,不同小组选择形状各异的物品,随后开展比赛,看看哪个小组选中的物品滚动的距离最远.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清楚了解到球类和圆柱体物品的形状特征.
  三、引导学生开展有效合作,加强操作效率性
  通过合作学习,可使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内容,使操作活动按照目标进行.在开展数学操作活动环节中,常常需要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一定的合作交流,充分的沟通合作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合作意识的养成,还能使得学生感知合作的乐趣性,进而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得到思考问题的机会,并通过小组的力量一同解决问题.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自我意识感强烈的情况,所以体现的特征是在操作活动中经常出现独自进行操作的情况,有时还会出现互相争抢的情况,这样会使得操作活动的效率极大地降低.所以教师需在操作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有效合作,加强操作效率性,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有效操作活动非常贴近低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活动特征、认知能力和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所以,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环节中,教师需积极进行创建高效的教学操作情境,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自动、自学、自问、自治的教学目标.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指引学生参与丰富的操作活动,提升学生感知能力,培养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低年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园园.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中的问题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8.
  [2]姜华.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的实践探索[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
  [3]王禄涵.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其他文献
中组9号(浙审稻2012003)系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常规早籼稻品种。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社会各界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些理论知识的枯燥性,小学生会产生一些不同的心理因素,从而对数学学习效果产生影响,而小学低年级学生也常常会因为这些心理因素的影响产生计算上的错误.基于此,本文针对心理因素对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影响及解决对策做出简要
对限制我国园艺业发展的一些因素进行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发展措施。
介绍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概况,种植业、养殖业质量安全管理情况,并与大陆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从实际工作出发,提出采砂河道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中的资料搜集、防洪标准确定、堤线布置、工程措施、变更设计要点,为今后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朱之锡(1623~1666年),字盂九,号梅麓,浙江义乌人,清初治河名臣。治理黄河、淮河、运河达十年之久,南北交驰,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卒于任上,年仅44岁。康熙谕赐祭葬。黎民百姓无不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加以培养十分重要.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思维品质,将由此产生自觉求知内动力,能够积极运用自己已掌握的数学知识点解决问题.数学思维,一般有着概括性、广阔性、灵活性等特点,在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时,要注意精心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思维空间.本文将详细阐述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旨在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更好發展.  【关键词】
【摘要】审题应该怎么“审”,通过审清内容和数量关系,找到条件和问题,为正确解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从而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因此,提高解题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知识;审题;数量关系;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不少学生在数学课上认真听讲,也能回答出教师的问题,但在自己做题时往往无从下手,特别是对于一些条件比较多的题目,常常一片空白,问他们原因时,学生说:“太难”“看不懂题目”,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