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于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和饮食及用药指导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9.87±6.56)、(49.87±9.26),观察组的SAS评分、DS评分分别为(31.57±4.53)、(40.54±9.76),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增生患者的治疗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明显缓解了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令患者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效果显著,应广泛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乳腺增生;心理状态;影响
  乳腺增生是指由于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完全而导致乳腺正常结构出现紊乱的病症,内分泌失调、人的个性特征以及情绪变化等因素都是引发乳腺增生的重要原因[1]。所以,增加人们对乳腺增生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对此,笔者就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做了简要实验,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年龄最小为25岁,最大为56岁,平均年龄为(36.2±5.46)岁;最短病程为0.3年,最长为10年,平均病程为(3.89±0.8)年;其中,已婚31例,未婚19例。观察组:50例,年龄最小为24岁,最大为57岁,平均年龄为(37.1±5.34)岁;最短病程为0.2年,最长为9年,平均病程为(3.7±0.9)年;其中,已婚34例,未婚1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婚姻状况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心理调适、饮食营养、康复环境、功能锻炼、用药指导及定期回访等方面[2]。护理人员需要给患者灌输乳腺增生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该病的了解,让患者掌握治疗该病的相关过程及措施,以便于患者减轻焦虑、恐惧感,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
  1.2.2 心理疏导
  护理人员可将悲观、焦虑、抑郁、绝望等负面情绪给疾病治疗带来的不利影响讲述给患者听[3],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对治疗疾病的重要性,从心理方面给予患者鼓励与安慰,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
  1.2.3 饮食及用药指导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饮食,叮嘱患者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并养成合理饮食、规律饮食的良好生活习惯。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将各药的使用方法和作用告知患者,并强调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的重要性。
  1.3 疗效判定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来评定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4]。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护理前,对照组的SAS评分为(47.34±7.67),SDS评分为(52.45±9.16),观察组的SAS评分为(47.46±7.19),SDS评分为(52.89±9.28),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的SAS评分为(39.87±6.56),SDS评分为(49.87±9.26),观察组的SAS评分为(31.57±4.53),SDS评分为(40.54±9.76),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50 47.34±7.67 39.87±6.56 52.45±9.16 49.87±9.26
  观察组 50 47.46±7.19△ 31.57±4.53△△ 52.89±9.28△ 40.54±9.76△△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
  3 讨论
  在各乳腺疾病中,乳腺增生的发病率占最大比重,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国内外的众多学者认为乳腺增生的发病原因与内分泌失调和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情绪的不稳定会抑制卵巢的排卵功能,导致雌激素增高,黄体酮减少,进而形成乳腺增生[5]。因而,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采取对患者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如: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加强沟通,平复患者紧张、害怕等情绪;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向患者讲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减少患者对该病的恐惧感。
  对乳腺增生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增加患者对该病的了解,缓解恐惧、害怕等压力,令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以积极乐观的一面配合治疗,这对治疗效果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本实验结果显示,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9.87±6.56)、(49.87±9.26),观察组的SAS评分、DS评分分别为(31.57±4.53)、(40.54±9.76),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经过综合护理的干预后,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明显下降,即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在乳腺增生患者的治疗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明显缓解了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令患者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效果显著,应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余汉芳.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8(8):688~689
  [2]林健.综合护理干预对112例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的临床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16):216~218
  [3]鲁霞霞,张伟娜.乳腺增生的诊断疗效及护理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5):322~323
  [4]张丽.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3,(22):613
  [5]周建平.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6):101~102.
  作者简介:晏迎裕,性别:女,年龄:31岁,出生年月:1983年9月,籍贯:湖南湘乡,工作单位:解放军第一六三医院,本科,研究方向:普通外科。
其他文献
摘要: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是医疗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被视为医院“以人为本”观念的实际体现[1]。在对患者护理服务中,优质的护理讲究仪表、言谈,执行规范操作,增加了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同情和关爱,从而更好的提高了护理质量[2]。  关键词:手术后;疼痛;睡眠障碍;舒适;活动  The effect of gynecological patients after observation and ana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长期便秘患者,探讨治疗与护理对策,以促进患者正常排便。方法:对44例便秘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同时予以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口服、情志护理、功能锻炼等中医护理。结果:便秘患者排便明显改善的25例,排便有一定程度改善的16例,排便无改善的3例。结论:通过运用中医药技术与生物反馈相结合对便秘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便秘;生物反馈;中医药技术;护理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Miles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我科收治的60例接受手术的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本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腹部切口感染2例,会阴切口感染1例,均痊愈出院,无造口坏死及狭窄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6个月无1例出现排便异常,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Miles手术是直肠癌根治的常用术式,加强围手术期及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的手术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例经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患者,在患者手术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开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结果:12例经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后,手术顺利完成,并且后期随访所有的12例经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患者都全部恢复健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脑外伤重症监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96例神经外科脑外伤重症监护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患者,治疗组采用预见性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观察两组护理后指标的变化,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等。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后,治疗组满意度为95.83%,对照组满意度为77.09%,两者差异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1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8例,对照组仅接受妇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样本的母婴结局并开展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产妇剖宫产4例(6.9%),产后出血4例(6.9%),产褥感染1例(1.7%),新生儿宫内发育不良2例(3.4%)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晚期患者有效控制疼痛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40例肿瘤晚期疼痛的患者实施合理的给药及心理护理。结果 95%的患者经过综合的护理后能有效的控制疼痛。结论 合理的给药及心理护理能有效控制疼痛,改善患者休息,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肿瘤;疼痛;护理  疼痛是晚期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特别是持续的难以控制的疼痛,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癌痛在20世纪末就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2001年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科近年来收治的脑血管意外院内呼吸道感染患者的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高危因素,并与脑血管意外出血院内未出现呼吸道感染的4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在4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内呼吸道感染高危因素中主要是受到患者年龄、吸烟史、气管切开、意识障碍、并发症及吞咽困难等因素的影响,呼吸道感染与未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统计剖宫产的主要手术指征。结果:讨论手术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为解决降低手术率提供数字依据和解决途径。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子宫;社会因素  多年来剖宫产率在我国一直居高不下,从而使降低手术分娩率成为了目前产科大夫的一个重要任务。为了能准确了解手术的原因,本文统计了2013年新疆妇幼保健院全年的剖宫产主要的手术指征,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对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非手术疗法与手术疗法施治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患实施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将实施非手术治疗的22例定为治疗组,实施早期手术治疗的18例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有效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8.18%(15/22)、死亡率31.82%(7/22)、并发症发生率为22.73%(5/22);对照组分别为55.56%(10/1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