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企业对自身社会责任的重视,更多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但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情况却受多方面影响,披露的内容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对影响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因素研究,帮助企业正确履行社会责任,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01
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定义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最早是英国学者利文·谢尔顿在1924年提出的,但是企业社会责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我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不断为股东创造价值时,还要对一些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消费者、政府、环境等。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就是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用一种报告的形式进行说明,是指企业应说明企业对员工、客户、供应商、政府及环境等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经营活动给利益相关者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并对履行情况进行总结及提出改进措施,并将这些行为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详细的披露。
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现状
通过对比和研究近几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情况,可以发现目前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一些现状: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自身社会责任,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2013年前十个月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为1525份,较上年同期增长14.1%;由于企业更多考虑可持续发展,披露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同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也较以往有很大的改善;行业间社会责任报告质量存在差异,主要受各行业所服务的对象所影响;从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整体来看,披露利益相关方信息较多,对于企业负面信息披露较少,导致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可信度降低,从而失去社会责任报告应有的作用;社会责任报告比较关键的绩效数据披露还存在不足,有的企业这方面的量化指标较少;社会责任报告披露需要不断创新,故创新成为改善社会责任报告质量所面对的问题;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同时更多的参考了相关的国际准则,使我国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水平不断提高。
三、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影响因素
有的企业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但有的企业也没有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以及都披露的内容也可能存在差异,对于披露不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及如何披露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1.外部因素
法律法规: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有要求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强制要求或规定,则该企业就会为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而驱使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向外界传递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的良好形象。
社会文化:各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存在差异,使得企业在是否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时考虑该国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社會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不同阶层的人们从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获取的信息也不一样。
地区发展程度:对于比较发达的地区,信息更加开放,竞争也更激烈,企业需要向外界传递更多的信息,让外界了解企业,企业也就会主动披露社会责任报告;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外界可以获知企业承担了多少社会责任,是否值得外界信赖。
2.内部因素
公司规模:公司的规模越大,那么公司就越注意自身的社会形象和企业声誉,面临的外部风险也就越高,在做出相关决策时,需要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越多,信息质量也会提高,公司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行业属性:对于一些特殊的行业,由于受到行业性质的影响,例如煤炭、电力、钢铁等行业,对环境影响较大,故在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时候会适当的增加某些方面的信息,以体现出该企业具有社会责任感;同样的,其他行业也会披露属于该行业特性方面的相关信息。
治理层结构:公司治理层不仅要为股东服务,还应该为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服务,不同利益相关者关注的侧重点不一样,各利益相关者为了其自身利益,会要求进入董事会或其他机构,在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时披露所在利益集团的相关信息。
股权集中比例:对于股权比较集中的企业,为了更好的维护自身利益,通常不愿意主动披露社会责任报告;而对于那些股权比例比较分散的企业,由于各个股东都要求保护自身利息,则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意愿就高,自愿性披露可以维护小股东合法权益。
企业业绩:企业的业绩影响着企业是否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当企业有好的经营业绩或良好的发展前景,则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自愿性就较高,可以提高企业的声誉;反之,当企业经营困难时,企业也就不愿意过多的披露相关信息,进而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自愿性就降低。
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是一个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社会责任意识,使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企业内部得到充分重视;要使更多的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同时企业应该结合外部和内部因素,对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内容及内容的质量进行改善,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度,提升企业对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研究的水平及深度,从影响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因素来分析,有助于引导企业将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联系起来,实现各方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连福,赵颖.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7(3).
[2]吕立伟.企业税收保值信息披露与社会责任履行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06(8).
[3]郭恒泰,张鲜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的对策与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1(10):52-53.
[4]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6(8):324-325.
[5]WTO经济导刊,中国经济信息网.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3[EB/OL].[2013-12-3].
作者简介:黄路平(1988-),男,河南鹤壁人,中原工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方向:税务。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01
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定义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最早是英国学者利文·谢尔顿在1924年提出的,但是企业社会责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我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不断为股东创造价值时,还要对一些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消费者、政府、环境等。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就是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用一种报告的形式进行说明,是指企业应说明企业对员工、客户、供应商、政府及环境等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经营活动给利益相关者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并对履行情况进行总结及提出改进措施,并将这些行为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详细的披露。
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现状
通过对比和研究近几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情况,可以发现目前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一些现状: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自身社会责任,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2013年前十个月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为1525份,较上年同期增长14.1%;由于企业更多考虑可持续发展,披露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同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也较以往有很大的改善;行业间社会责任报告质量存在差异,主要受各行业所服务的对象所影响;从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整体来看,披露利益相关方信息较多,对于企业负面信息披露较少,导致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可信度降低,从而失去社会责任报告应有的作用;社会责任报告比较关键的绩效数据披露还存在不足,有的企业这方面的量化指标较少;社会责任报告披露需要不断创新,故创新成为改善社会责任报告质量所面对的问题;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同时更多的参考了相关的国际准则,使我国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水平不断提高。
三、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影响因素
有的企业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但有的企业也没有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以及都披露的内容也可能存在差异,对于披露不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及如何披露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1.外部因素
法律法规: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有要求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强制要求或规定,则该企业就会为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而驱使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向外界传递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的良好形象。
社会文化:各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存在差异,使得企业在是否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时考虑该国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社會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不同阶层的人们从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获取的信息也不一样。
地区发展程度:对于比较发达的地区,信息更加开放,竞争也更激烈,企业需要向外界传递更多的信息,让外界了解企业,企业也就会主动披露社会责任报告;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外界可以获知企业承担了多少社会责任,是否值得外界信赖。
2.内部因素
公司规模:公司的规模越大,那么公司就越注意自身的社会形象和企业声誉,面临的外部风险也就越高,在做出相关决策时,需要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越多,信息质量也会提高,公司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行业属性:对于一些特殊的行业,由于受到行业性质的影响,例如煤炭、电力、钢铁等行业,对环境影响较大,故在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时候会适当的增加某些方面的信息,以体现出该企业具有社会责任感;同样的,其他行业也会披露属于该行业特性方面的相关信息。
治理层结构:公司治理层不仅要为股东服务,还应该为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服务,不同利益相关者关注的侧重点不一样,各利益相关者为了其自身利益,会要求进入董事会或其他机构,在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时披露所在利益集团的相关信息。
股权集中比例:对于股权比较集中的企业,为了更好的维护自身利益,通常不愿意主动披露社会责任报告;而对于那些股权比例比较分散的企业,由于各个股东都要求保护自身利息,则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意愿就高,自愿性披露可以维护小股东合法权益。
企业业绩:企业的业绩影响着企业是否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当企业有好的经营业绩或良好的发展前景,则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自愿性就较高,可以提高企业的声誉;反之,当企业经营困难时,企业也就不愿意过多的披露相关信息,进而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自愿性就降低。
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是一个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社会责任意识,使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企业内部得到充分重视;要使更多的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同时企业应该结合外部和内部因素,对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内容及内容的质量进行改善,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度,提升企业对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研究的水平及深度,从影响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因素来分析,有助于引导企业将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联系起来,实现各方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连福,赵颖.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7(3).
[2]吕立伟.企业税收保值信息披露与社会责任履行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06(8).
[3]郭恒泰,张鲜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的对策与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1(10):52-53.
[4]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6(8):324-325.
[5]WTO经济导刊,中国经济信息网.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3[EB/OL].[2013-12-3].
作者简介:黄路平(1988-),男,河南鹤壁人,中原工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方向:税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