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危机与管理的思考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p1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农村人口流动的产物,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监护和关爱,大多数留守儿童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现状及其成因
  
  1.学业失管,九年义务教育无法完成
  据统计,85%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同时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
  2.学习失导,文化程度大打折扣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家庭学习处于无人监控状态。失去督促和指导,他们几乎放弃了家庭学习活动,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甚至有的厌学、逃学,是老师眼中的“双差生”,他们的学习成绩与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据笔者对所在乡镇一所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小学调查,该校有学生525人,其中留守学生155人,约占学生总数的30%。在一次期末语文、数学科知识检测中,成绩排在C等级(不及格)的全校有88人,占学生总数的17%,而留守学生就占到57人,是留守学生数的36%。
  3.抚慰缺失,心理健康令人堪忧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潜在着人格扭曲的隐患。相当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4.疏于照顾,过早挑起生活重担
  有人将目前的中国农业称为“老弱病残农业”,这话不无道理。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已经离开乡村去城市务工了,剩下的老、弱、幼、病、残反而成了农业的主要劳动力。留守儿童在其稍有一点力气的时候,也不得不加入到劳动者的队伍中去,即使他们不去干那些高强度的体力活,也要承担各种家务劳动。甚至有的家庭,名为爷爷奶奶照顾留守孙子,其实反而是未成年的孙子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过早的生活负担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影响也极大。
  5.监护缺位,人身容易受到伤害
  由于祖父祖母监护能力有限,甚至完全忽略了对儿童人身安全的监护,加之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拐骗、打架、抢劫、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甚至有的大龄女童成为不法分子性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近年来,农村地区强奸幼女的案件常有发生,很多受害者就是留守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管理方法思考
  
  1.让寄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乐园
  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供足够的住宿条件,使留守儿童能够全天在学校学习生活。学校的规范化管理,使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并有效减少留守儿童在家或上学途中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实行寄宿制办学可以不断“缩小农村小学与城市小学在教育质量上的差距,有助于实现城乡小学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2.让学习和生活班主任制对留守学生实行全方位管育
  寄宿制学校每班级设立学习和生活两个班主任,实行学习和生活管理分开:学习班主任专门负责学生的文化学习;生活班主任则专门负责照顾学生饮食起居工作。这样,对留守儿童实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学业成绩、宿舍生活、食堂卫生、规避伤害、交通安全全过程管理,确保留守儿童生活学习两不误、两促进,尽最大努力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和关爱缺位,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同样的环境中成长,接受同样的关爱和教育。
  3.让“代理家长”弥补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
  推行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由当地政府或学校出面组织,在推行无偿代理为主、有偿代理为辅的原则下,倡议、发动当地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离退休干部、青年志愿者、村社干部、有帮扶能力的共产党员和社会人士做留守儿童的家长。代理家长们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到学校了解其学习情况,并与他们谈心。有条件的代理家长还可以把留守儿童接到家中寄住。“代理家长制”可以将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转变为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使缺失的家庭亲情得到“还原”。
  4.让亲情室架起家长和孩子交流沟通的心桥
  学校设立一间亲情室,安装几部电话,有条件的装上电脑和视频设备。每个学期做好计划和安排,让留守儿童通过电话或网络,定期和父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稚嫩和饥渴的心灵得到亲情的抚慰,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5.让现行的户籍篱笆开出一条留守儿童进城读书的通道
  2008年全国“两会”上,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许多代表有这样的一种共识,就是要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从而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政府应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使流入地的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市民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让他们的子女能够随自己进城平等享受国家教育资源。这样,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就会逐年减少。
  6.让农民工的荷包承载得起携子进城的生活成本
  今年“两会”上,浙江省汪晓村代表认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核心是农民工的经济支付能力和基本生活条件问题。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进城务工农民的待遇,使农民工有经济能力携带孩子进城读书生活。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是普遍的社会问题,处理不好,它可能会危及民族的未来。改变中国农村留守现状,不仅仅是农民工家长的责任,也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它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承担,更需要政府的投入和作为。
其他文献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但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始终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实践证明,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效果优于传统写作教学。文
[摘要]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教育,学生职业性的形成是高职教育的关键。然而,在高职教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诸多因素阻碍了学生职业性的形成。本文从高职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促使学生职业性形成的几点关键要素。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性形成途径  [作者简介]胡建英(1972-),女,湖南嘉禾人,湖南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唐闪光(1972-),男,
时下当今,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了解现在网络的安全状态变得十分必要。计算机网络绝不是平静的"伊甸园",其中充满着各样的网络安全隐患,有些是易于被发觉的
台湾的技职教育(技术及职业教育)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三部分在内的台湾技职教育体系。台湾技职教育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同时,吸纳了西方职业教育先进的实用主义理念和发展模式,经历了快速扩充、发展停滞和专科改制的发展历程,目前已经发展到以科技大学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新阶段。  纵观台湾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台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技职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也是课堂中最普遍的师生互动方式,它能帮助教师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控课堂教学,它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精彩而有效的提问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帮他们开启思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但我们发现在如今的音乐课堂中,教师低效乃至无效提问屡见不鲜,课堂上“一问三不知”或答非所问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提问,应成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新教材无论教学内容安排还是呈现形式,处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我在理解教材、把握教材、使用教材时,始终把它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能力。下面是我在教学实验中的几点体会。    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新课标指出: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教一年级时,学生年
本文针对目前储能接入电厂后对发电厂励磁系统调差系数、无补偿相位特性、阻尼特性造成一系列影响的问题,研究了储能接入电厂对励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建立考虑储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