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莎剧王子奥利弗

来源 :电影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tim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阴雨天总是比较适合怀旧的,一幕幕黑白的经典印刻出一张张永恒的脸……
  那些出生在上个世纪初的人,那些在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代声名显赫的人,那些在我还尚未经世便早已黯然逝去的人……
  克拉克·盖博、马龙·白兰度、亨弗利·鲍嘉、格里高利·派克;凯瑟琳·赫本、伊莉莎白·泰勒、葛丽泰·嘉宝、英格丽·褒曼……
  在这些男男女女、久远却又熟悉的名字中,有一个人给我的印象是最为深刻的,他,便是——劳伦斯·奥利弗(1907-1989)!
  或许从传统的审美眼光来看,劳伦斯·奥利弗的外形在当年众多的英俊男演员中并算不上是特别出色的一个,然而他独一无二的高贵气质、当世无双的表演才华却令他始终都充满着优雅的艺术魅力,让人无法抗拒!
  不得不承认,我一直偏爱着英国男人,而作为一个英国人,劳伦斯·奥利弗则绝对是上个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戏剧演员和电影演员、杰出的电影导演以及优秀的制片人!尽管奥利弗曾经谦逊的表示,只有加里·格兰特才是演员的典范,因为在格兰特的整个演艺生涯中他一直是顶级票房的保证!可是,若真正论及在戏剧电影表演艺术上的成就,同为英国演员的加里·格兰特又怎能与曾被九次提名奥斯卡最佳男演员的奥利弗相提并论!凭借着对于整个英国舞台和影坛的特殊贡献,1947年,奥利弗被封为英国第一位演员骑士,接着在1971年被赐封为男爵,10年后,英女王又以个人名义向他授予荣誉勋章,他成为了英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贵族影星。
  对于这个当年还尚在英国皇家中央戏剧艺术学院就读时便已声名大噪的尖子生、年纪轻轻就能活跃在英国各大戏剧舞台上且颇具盛名的劳伦斯·奥利弗而言,他人生最引以为傲的荣耀或许并不是曾被英女皇所赐封的爵士殊荣,也不会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当今英国戏剧界的最高奖项——“劳伦斯·奥利弗奖”,而应是他一生都在追求的于舞台剧表演方面的突出造诣以及头顶上那轮永远闪亮的“莎剧王子”的光环。在这方面,至少对于一个纯粹的英国戏剧演员来说,才是真正穷其一生所最梦寐以求想要获取的成就!而这种感觉,一个美国演员恐怕永远都没有办法了解。所以我相信,当那个年代的所有美国人都在渴望着能成为加里·格兰特时,或许格兰特还在羡慕着奥利弗!
  劳伦斯·奥利弗在戏剧表演上给予人们的震撼绝对是巨大而强烈的,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这或许是出于我作为一个超级莎剧迷又同样极度迷恋着舞台剧表演的缘故。奥利弗是一个天生的演员,嘴角,眉尖,全都是戏!尽管我们永远无法再亲见拉瑞当年在英伦戏剧舞台上激情表演的现场风采,但至少他还留给了我们《奥赛罗》《理查三世》《亨利五世》,当然,还有永远的《王子复仇记》……
  从未有一个哈姆雷特能像奥利弗版的王子那样地打动人心,他在电影里用他那特有的忧伤神情、低沉浑厚的嗓音从容不迫地念出莎剧的每一段台词,“to be,or not to be”,感觉却像是在说自己的话,而奥利弗的肢体语言同样也是极赋特色与感染力的。
  真的很难让人想象,像他这样一个从来就不屑于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甚至于达斯汀·霍夫曼等一大批电影表演大师所一生崇尚的“方法派”表演技巧的演员是如何炼就出那样炉火纯青的演技以致于征服和倾倒整个欧洲世界的。而按奥利弗自己的理念,或许也可以说成按传统英式戏剧表演的理念来说,演戏不过就是一种靠有效的控制全身肌肉来表达情绪的过程,而表演需要的不过是一种“体验”罢了。然而,“演技”当真只用靠“体验”便可轻易获得吗?而实现“体验”的过程真的就像奥利弗所表现的那样容易吗?我想,只能说奥利弗太有表演天赋了,或者说,他本就是为戏剧表演而生!
  然而事实上,在奥利弗正式决定横渡大西洋前往好莱坞发展的最初几年里,他这种过于浓重的舞台剧式表演腔调与肢体动作在当时的美国观众眼里却并不怎么招人喜欢。还记得在《蝴蝶梦》里奥利弗饰演的马克西姆在海边的破屋中向琼·芳登饰演的新婚妻子描述他前妻死亡真相时的那一幕,无论是从希区柯克的镜头运用还是从奥利弗的戏剧表现,在我个人看来都堪称是全片的绝对高潮与最精彩的段落,尤其是奥利弗用打火机点燃香烟的动作细节处理,以及掐烟的右手因情绪激动而产生的略微颤动等,都无不让人对他的杰出表演钦叹不已。然而,美国人却并不完全这么认为,尽管他们还是大方的给了奥利弗一个那年最佳男演员的奥斯卡提名,但却始终觉得像在《蝴蝶梦》这类非莎剧改编的一般影片中,奥利弗的那种偏于激情风格的表现略嫌舞台化了!于是,1940年,如同上一年他因在《呼啸山庄》中成功饰演了希斯科利夫而被首次提名奥斯卡却最终落空一样,因《蝴蝶梦》而被提名的奥利弗再次与奥斯卡失之交臂,他输给了当时更为好莱坞式的演员——詹姆斯·史都华。
  奥利弗和希区柯克一样,都是在当时还不太能被美国人所接受的英国人,可他们却又都同样拥有着英国人最难摒弃的自尊、骄傲以及执拗,他们绝对不会为观众的一时喜恶而改变自己长久以来的风格与坚持,他们只是全身心的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着自己的电影和角色,以满足内心对事业的狂爱与奉献,无论观众是否接受,这都不是必须的,他们也根本就不在乎……不过终究值得庆幸的是,到了四十年代末期,自《亨利五世》开始,奥利弗在美国影坛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奥斯卡也对他一再垂青,奥利弗逐渐达到了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固执的他后来始终还是要比更固执的希区柯克来得幸运许多,可是话说回来,在奥斯卡上能比希区柯克还倒霉的,估计也没几个了!
  脱离了表演与戏剧,在现实生活中,奥利弗其实远不及在舞台上和电影中那般热烈激扬,相反,他个性孤僻,为人冷漠,情感阴郁,神经敏感,内心脆弱!这或许与他幼年丧母而父亲又是个不苟言笑的国教牧师有关,但更多的恐怕还是源于他自身的天性与经历。正如奥利弗自己说的,他喜欢通过在戏剧中扮演一些野心勃勃的角色来寻求满足,可当众演说对他而言却又简直是一种受罪!真的很难理解,像奥利弗这样一个不够开朗甚至是喜好寂寞的人又怎会如此矛盾的热衷于舞台戏剧的表演,但也正因如此,或许我们才更能够理解,为什么在奥利弗的神情中总是会不自觉的流露出一丝忧伤与压抑的内敛……或许在骨子里,他原本就是哈姆雷特式的悲剧英雄……而这种充满悲情色彩的戏剧化个性,也直接影响了奥利弗的感情观!
  劳伦斯·奥利弗一生结过三次婚,三位妻子全都是演员,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他的第二任妻子——费雯·丽,他们于1940年8月28日结婚,在一起共同生活了整整二十年……
  初识奥利弗时,还只是个英国小演员的费雯·丽尚没有什么名声,但她对于当时已经在英伦戏剧界声名显赫的奥利弗却早已倾慕已久,花尽心机终于得到了奥利弗的爱情。那个时候,拉瑞与费雯的相爱热烈得就像他们共同演出的第一部电影同时也是他俩的定情之作《Fire Over England 》(《英伦浩劫》)的名字一样,犹如一团“英伦上空熊熊燃烧的火焰”,无法克制。为了能够长相厮守,相逢恨晚的他们各自抛弃了原有的家庭,而费雯对奥利弗的爱更是到了敬若神明的地步。由于《乱世佳人》的一举成功,费雯·丽的事业也随丈夫一起逐渐攀上了巅峰,他们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好莱坞最让人羡慕的银幕伴侣。
  可正如一本书上所形容的那样,费雯·丽爱上奥利弗注定就像林黛玉遇上了命中的魔星贾宝玉。费雯在事业上的好胜与强势给安于平淡而又生性懦弱的奥利弗在生活中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但同样对事业固执己见的奥利弗又不愿轻易为了爱情做出让步,因为他从来就是那样高傲而自负,就像他自己在《傲慢与偏见》中成功塑造的角色达西一样,奥利弗对爱情的态度永远都是习惯于居高临下的。
  当然,奥利弗是爱费雯·丽的,但却并不同于费雯·丽爱他。费雯·丽对奥利弗的爱是建立在一种极端崇拜的基础之上的,她崇拜着奥利弗的一切,渴望着完美的爱情与绝对的平等,她总担心自己在事业上的成就会配不上丈夫,于是一心追赶甚至想要超越奥利弗,以巩固自己奥利弗夫人的地位;而奥利弗却始终不欣赏费雯·丽有别于一般演员的个人表演风格与方式,不愿妥协于费雯·丽的野心还有努力。他们就这么杠上了!长期下来,这种与爱人在思想上的巨大分歧给费雯·丽的精神和心理都造成了极度的困扰与忧虑,为了获得拉瑞的认同,她极力使自己的表演方式向着奥利弗所推崇的“体验主义”方向靠拢,最终却迷失在了黑暗里。
  面对费雯·丽在情绪上的逐渐失控与精神上的频临崩溃,奥利弗开始害怕,开始难以接受,最终他选择了离开,离开了这个世界上最爱他的女人,他背叛了同这个女人曾经共同许下过的爱的誓言,任由她在无比的空虚与无限的思恋中孤独无助地死去……
  然而,我始终相信,奥利弗对费雯·丽一直都还是心怀愧疚的,他晚年时的种种表现也应是发自真心而非惺惺作态。只可惜除了内疚,他却也无能为力,因为他实在是一个太怯懦也太不堪重负的人了,在面对生活中所发生的种种问题时,他远不如费雯那样坚强而有勇气,他只会活在戏剧里,却不懂得如何处理人生以及解决现实问题,他不知所措,他承担不起,于是他只好选择逃避也只能选择逃避。
  我真的不想再去责备奥利弗,因为,他也有他的可怜,他的可悲……
  还记得《汉密尔顿夫人》吗?那部让丘吉尔喜爱到看了80多遍的电影、那部奥利弗与费雯·丽才刚刚新婚便夫妻档出演爱侣的电影、那部随处可见二人彼此真情流露的电影、那部既充满了甜蜜的记忆又见证了他们的爱情的电影,那部他们第三次合作却也是最后一次合作的电影……片中,奥利弗精彩塑造的纳尔逊与费雯·丽出色演绎的Ema尽情热恋着,但却不容于世俗的规条,于是英国人对于他们这位曾经击败过拿破仑的民族勇士给出了这样一句评价:“纳尔逊是英格兰的英雄,但再伟大的英雄也会有弱点……”我想将同样的话赠予奥利弗以及那些因费雯之故而仍旧苛责他的人:劳伦斯·奥利弗绝对是个伟大的演员,可再伟大的演员也会有不足;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郝思嘉那样拥有足够的自信去面对生活中遭遇到的所有巨变与不幸,而劳伦斯·奥利弗也不是纳尔逊,人都会有自己的弱点,但真正伟大的人决不会因为他的弱点而被否认掉他的伟大!
  这一点,费雯·丽很清楚:“如果有来生,我仍要做两件事,做一个优秀的演员,嫁给劳伦斯·奥利弗。”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1967年的一个夜晚,已与奥利弗离婚近7年的费雯·丽于家中寂寞地离开了人世,当时在她床头摆放着的仍旧是奥丽弗的照片!
  我想,她是真的没有怪他!
  1989年,劳伦斯·奥利弗在伦敦寓所溘然辞逝,他是在睡梦中不知不觉离开的,一个人,安然的,应该也是没有一丝痛苦的!
  我想,他会记得,这一生,曾有一个女人用生命去爱过他!他或许欠了她,却注定无法偿还!
  消逝的,不见了,但昨日永留!
  请容我借用曾经看到过的一句对奥利弗极其精彩的评价来结束此篇吧:“劳伦斯·奥利弗仿佛伦敦上空永难消散的雾气,舞台上油彩之下的朦胧中,隐藏着世人永难猜透的孤寂心灵。”
   【责编/九月】
  (请作者见刊后与本刊联系)
其他文献
他推行的流动调解室工作,在四川省泸州市首开先河;他积累的乡镇人民调解工作经验,在四川全省推广……从事人民调解工作25年来,他调解纠纷千余件,防止民转刑案件26件,防止因民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9~100页。【教学过程】一、与史同步,经历知识产生过程1.感知——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课件依次出示用小棒围成的1个、2个、3个三角形)师
期刊
农村用车是永远存在的。目前,我国仅有7.3%的农户拥有农用运输车。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仍然需要价格便宜、实用、可靠的机动运输车辆 Rural car is always the
每天,公司办公楼里总是穿梭着一个这样的身影:说话不多,笑容可掬,诚实可靠,精明能干。天天都是这样默默无闻、始终如一地为他人服务着、奉献着。她就是湖南中烟办公室行政秘
一名合格的口译工作者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都要达到较高水平。译员成为一名语言专家和交际能手也非一日之功。本文针对英语交替传译课中的听解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第二军医大学遵照上级的命令,紧急抽组7支医疗队、7支防疫队和1支心理救援队奔赴灾区,在第一、第二和第四责任区,包括安县、茂县、江油、三江、映秀、彭州、绵
什么是山地灾害?如何预防和治理山地灾害?在2006年5月举办的“山地灾害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上,90多名专家学者和地方救灾主管官员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这次培训班
我国遭遇新贸易保护主义障碍分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之一,我国的出口商品正面临着欧盟等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为此,应分析原
2009年国庆60周年前夕,青河县71岁的维吾尔族妈妈阿尼帕一家终于拍摄了一张全家福。40年来含辛茹苦地收养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4个民族的10个孤儿,加上自己的6个孩
患者 女 65岁因右眼玻切术后红痛、视力下降6h入院.发病前32小时患者因右眼黄斑前膜在我院行右眼闭和式三通道玻璃体切除、黄斑前膜剥离术,术中顺利,术后常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