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一座让雷锋敬仰的丰碑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guo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抚顺雷锋纪念馆时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雷锋的人生历程22年,有18年是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度过的。雷锋精神离不开在长沙望城的孕育,离不开望城红色革命文化的影响。
  毛泽东曾多次到望城这片红色热土上开展革命活动,调查考察工作。望城的铜官、白箬等地都留下毛泽东革命与奋斗的足迹。同时,还涌现郭亮、周以栗、刘畴西等许多革命先烈,这些先烈的革命事迹对雷锋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其中,郭亮,是雷锋最敬仰的先烈之一,郭亮的故事和所写的诗歌,雷锋耳熟能详。
  在湘江东岸,离古镇铜官不到一公里,有一个叫文家坝的地方,群山掩映,松柏苍翠,流水潺潺。在西北方向的一个小山岗上,有一座巍峨的墓冢,3块高大的墓碑矗立,中间最高的墓碑上,鲜红的五角星下竖着刻有两行大字“革命烈士郭亮中共党员李灿英之墓”;左边墓碑上,两面交差的红旗下是修建墓冢的情况介绍;右边墓碑上,镰刀斧头下,写着“中共望城县委 望城县人民政府 立”字样。这就是毛泽东主席的学生和战友郭亮烈士的墓冢。
  郭亮,1901年12月3日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铜官街道郭亮村,是中国工人运动领袖、中共早期的活动家。历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共湖南省委代理书记、湖北省委书记、湘鄂赣边区特委书记等职。
  6岁时,郭亮在父亲郭弼林的学馆里读书,聪颖好学,喜欢读《三国演义》,尤其对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非常佩服,于是将自己的名字郭靖笳改为郭亮。郭亮好学多思,对穷苦人家非常同情,对社会的不公正强烈愤慨。12岁时,他就用白话文诗体写了一首《问问社会》的诗,表达了一个少年忧国忧民的情怀。
  1915年秋,郭亮考入长沙长郡中学初中部读书,在去长沙第一师范访友时,初识毛泽东和蔡和森。一天,郭亮在街头经过时,看到革命党人被反动派杀害后将头颅悬挂街头示众,心里万分愤慨,口占一首:“湘水荡荡不尽流,多少血泪多少仇。雪耻需倾洞庭水,爱国岂能怕挂头。”表达出郭亮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1920年下半年,郭亮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与毛泽东、蔡和森等交往甚密,成为他们创办的进步团体新民学会会员。同年10月加入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10月,中共湖南支部成立,毛泽东任支部书记,同年冬,郭亮在毛泽东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表达入党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郭亮写下一诗:“涓涓细水汇巨流,千曲万转不停留。后浪推着前浪去,飞越群山得自由。”
  1922年5月,中共湖南支部改为中共湘区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郭亮任委员,组织参与了湖南早期工人运动。7月,郭亮奉毛泽东指示,在长沙新河、岳阳等创办工人夜校,组织成立工人俱乐部。8月,成立了岳洲铁路工人俱乐部,并担任秘书。9月,组织粤汉铁路工人向铁路当局提出了改善铁路工人生活待遇和保障人身安全的7条要求,发出罢工宣言。11月,湖南工团联合会成立,毛泽东任总干事,郭亮任副总干事;19 23年年初,郭亮在铜官组织领导了铜官陶业工人反对“窑门税”斗争,成立了铜官陶业工会。3月,郭亮与夏明翰等在长沙组织6万余人,举行“收回旅大”反日示威大游行,成立了“湖南省外交后援会”,郭亮被推举为主席;19 24年6月,郭亮用“莲花闹”形式,号召革命群众抵制日货:“头可断,血可流,日本货,不可买。中国女呀中国男,爱国不坐日本船。洋人用货作刀枪,杀我害我不露芒。同胞们呀同胞们,快快急转改心肠,提倡国货抵洋商。”8月,他在家乡铜官的街头看到赵恒惕通缉他的布告之后,也用“莲花闹”的形式写下了一张布告张贴在铜官街头。1927年8月,郭亮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1月,郭亮任中共湘鄂赣边区特委书记。3月27日,因叛徒出卖,郭亮在岳阳翰林街“李记煤栈”被捕,3月28日被押解至长沙,午夜,将郭亮杀害于长沙司门口“铲共法院”前坪,并悬头示众。就义前,郭亮给妻子李灿英写下了绝笔:“灿英吾爱:亮东奔西走,无家无国,我事毕矣。望善抚吾儿,以继余志。此嘱,郭亮。临死日”3月30日,“铲共法院”将郭亮的头颅押回铜官,准备在铜官镇上的东山寺戏台“悬颅”示众3天。郭亮生前多次回到故乡铜官,组织铜官陶业工人罢工,开展革命活动,牺牲后,他尸首分离,家乡的革命群众从长沙抢回了尸首后,铜官当地一皮匠用特制的工具将其头颅与遗体缝合在一起,与其胞兄郭砚章一起合葬,躲避了反动派的破坏。
  从郭亮烈士的一生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革命先烈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无比坚定和不懈追求,看到的是对党对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牺牲奉献,看到的是一位伟大的革命者在敌人屠刀面前的坚贞不屈和在亲人面前的家国情怀。正是这些先烈们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的影响和感召,雷锋对共产党、对毛主席、对新中国无比感恩、无比热爱、无比珍惜。
  郭亮是雷锋最崇拜的英雄和先烈之一,《郭亮带兵抓郭亮》《郭亮传》等故事和书籍,雷锋都如数家珍。雷锋北上鞍钢前夕,还翻山越岭来到郭亮墓祭拜先烈。郭亮对雷锋坚定政治信念的建立,有着深刻的影响。雷锋对共产党、毛主席和人民解放军无比热爱、无比感恩,这是一种发自骨子里和融入了血脉中的情怀。雷锋在旧社会喝尽了苦水,饱受欺凌,共产党、毛主席和人民解放军救他脱离了苦海,赢得了新生,也使他形成了相信党、相信毛主席、相信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
  雷锋在望城,不仅经历了苦难的旧社会,也品尝到新社会的甜,党和政府分给他房子、粮食和土地,送他免费上学。同时有了在望城县委机关、治沩工程和团山湖农场的历练。这18年,是雷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雷锋精神不断孕育、形成的基础时期,是雷锋放飞人生三大理想之一——当一名新式农民、驾驶拖拉机耕耘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实践时期。

  纵观雷锋的人生历程,应该说雷锋最大的梦想就是要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这一梦想,源自对共产党、毛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热爱和感恩。这一点,雷锋在望城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都有充分的体现。雷锋上学第一天,就学写“毛主席万岁”5个字;在望城县委机关当通讯员时,雷锋最崇拜的先进人物是冯健,其原因就在于冯健于1955年9月出席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和1957年5月出席共青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时,被毛主席接见过2次,雷锋多次说,“我做梦都想见毛主席”;雷锋在北上鞍钢前夕,还和张建文等好友一起步行到韶山,瞻仰毛主席故居,表达对毛主席的深情厚意,特别是去鞍钢途经天安门的时候,雷锋问天安门前的战士,毛主席是不是住在这里,如何才能见到毛主席,当战士告诉他要为革命多作贡献才能见到毛主席时,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
  也正是由于雷锋对见到毛主席的无比向往,使他对与毛主席有关的人和事都想亲近和接近。郭亮是毛主席的学生和战友,由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更是与毛主席一起组织和领导过工人运动,到铜官考察过陶业工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使雷锋对郭亮也有着深深的崇拜之心。而且郭亮还参加了南昌起义、党的五大,是望城本土的一位伟大的革命先烈。郭亮那种对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也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雷锋向上向善,影响着雷锋的人生轨迹。也正是这些深厚红色革命基因的熏陶,使雷锋和雷锋精神在孕育、成長和成熟过程中更加具有地方特色,使得郭亮和雷锋都成为望城不同时代的鲜艳旗帜。
其他文献
摄影/王卫东  三军雄列,旌旗飘展。历史将永远记下这一时刻:公元201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次走过天安门广场,用一场庄严、威武的阅兵式,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向新中国70华诞献上了最隆重的祝福。  礼炮轰鸣,战歌嘹亮。为了这荣光一刻,从大江南北座座军营到陆、海、空、火箭军等军种机关,从军委机关到基层班排,从科研岗位到一线战位……受阅部队受命集结,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艰辛,胜利完成了这场
期刊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
期刊
雷锋虽然只活了短短的22岁,但亲身经历了旧中国灭亡到新中国诞生的历史跨越,享受了当家作主的幸福生活。在黑暗的旧社会,雷锋一家挣扎在死亡线上,最终家破人亡,雷锋成了孤儿,靠乡亲们照顾才活下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培养他长大,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和共产党员。雷锋多次在“忆苦思甜”报告会上说,“我所要讲的也就是在两个不同的社会,过着两种不同生活的对比”。新旧社会的天壤之别,激发了雷锋对中国共产党、对
期刊
宣誓主权  这是一条单边行程65公里,却需要6天5夜才能完成的生死路。穿越10余条冰河、翻越海拔4400多米的雪山、海拔落差近2000米,随处可见的是绝望坡、刀峰山、沼泽地……我第一次踏上这条生死巡逻线,终于亲历了各种痛苦和艰辛,也明白了其中蕴涵的骄傲和荣光。征程,九死一生的巡逻之旅  不到察隅,不知边防之苦;不走巡逻路,不知边防之险。西藏军区边防某团五连的防区更是如此:茂盛的原始森林、连绵的雪山
期刊
锦州军创举行揭牌仪式  你见过天天上班却没有一分钱工资的人吗?笔者在辽西锦州,就见到12个这样的人,他们是清一色的退役军人,每天早八晚五、雷打不动地到锦州市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以下简称“锦州军创”)上班,一干就是2年多。而且,这12个老兵还用签字画押的形式立下盟誓:只要一息尚存,就永远干下去。  那么,锦州军创是个什么单位?这12个老兵为何如此痴迷?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锦州市领导向记者介绍说
期刊
随着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持续推进,山西省长治市整合了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农家书屋、纪念馆、乡村大舞台、文体广场、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建立实践中心(所、站)主阵地和“实践驿站”,构建起“一站多点”、三级联建的网络化阵地体系。其中,长治市上党区将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融媒体建设相结合,群众足不出户就能通过手机提出需求订单,由378支4800余名志愿者组成的志愿
期刊
国旗招展、军旗猎猎,那一抹抹鲜红映红了天安门,映红了神州大地;铁流滚滚、铁骑铿锵,那一阵阵轰鸣沸腾了国庆70周年阅兵场,沸腾了国人心房。  今天,让我们从北部战区陆军某合成旅两名受阅战士的故事里,去感受中国军人对党忠诚、为国争光、砥砺奋进的铿锵心声。  ——编者张越:万无一失  2019年10月1日,伴着国庆礼炮声响起,32个装备方队雄壮威武驶过天安门,东西华表间的96米受阅之路,聚焦着国人的目光
期刊
慈溪市横河镇彭桥村文化礼堂全景  “你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惊天动地,却有一个博大胸怀,却有一行闪亮足迹。你没有叱咤风云,也没有豪言壮语,却有一种崇高境界,却有一番感人业绩。助人为乐一举一动,见义勇为一心一意。慈溪有榜样,榜样就是你……”  2019年12月2日,慈溪市“奉献新时代·慈溪志愿行”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现场,当市音乐家协会文艺志愿者演绎这一曲《慈溪榜样》时,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当天,
期刊
心血綻开事业花,汗珠凝成丰硕果。  在河南省新野县,崔明华是位让大伙频频点赞的教育工作者和发明家。已经年逾古稀的他,多年来在教育界以及农业化学行业耕耘不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崔明华常说:“人的生命有限,我要向雷锋同志学习,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造福群众的工作中去。”退休前长期在河南新野县教委工作的崔明华,成果等身。他曾主编出版《课堂教学艺术》《青少年心理行为咨询》等教育教学专著。对此,有关部门
期刊
最近的河南许昌7岁女童眼中被同学塞入纸片事件,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校园霸凌问题的关注。眼睛进入一点儿灰尘都会感到不适,却被人塞入几十片纸片,其痛苦程度可想而知。然而,校长声称这只是孩子间的闹着玩、“并无恶意”。这在网上又掀起新一轮的谴责。  “两人按着手脚,一人往眼睛里塞纸”,这种明显带有故意和强制性质的行为,“没有恶意”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至于校长的说法,也许是出于对小孩子间的打闹不在意,也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