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不改,背后的故事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arpgu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关注,教育者开始注重让孩子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在德育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因为犯错而被要求认错,改错,他们真的认错了吗?为什么又会一而再再而三犯同样的错误呢?认错的教育没有得到切实的实施,效果不尽如意,认错机制的正确实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让道德认知自觉地转化为道德行为。
  关键词:小学德育;认错;自育
  一、前言
  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犯错在所难免,因此教育者会采取一些教育手段讓孩子意识到错误,让他们认错,不再犯错,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行为习惯。但是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犯错之后,教师们通过种种手段,口头教育也好,惩罚也罢,自以为解决了问题,进行了一场有用的道德教育,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学生似乎得了遗忘症,那些已经犯过的错误卷土重来,死灰复燃,之前的认错行为似乎并没有让孩子真正意识到错误,难道老师的教育方法错了吗?
  二、认错的误区
  认错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和内在认知的同时转变,但实际是一种行为与内在认知相互作用的过程,二者的转变并不同时发生,往往是一种带动另一种的先后顺序。由此,就可以将认错分为外在的认错和内在的认错两种形式。
  (一)外在的认错
  1.权威的服从
  当你试图说服你的学生或者讲道理谈话时,你在你所谓的说服当中就已经掺杂了暴力和威胁,学生从他们的经验和你的语言中很快地看到服从对他们有利,反抗对他们是有害的。由于照别人的心意办事总是挺痛苦的,因此,他们就悄悄地照他们的心意去做,而且认为,只要你不发现他们是阳奉阴违,他们就可以大做特做,而一旦被发现,就准备认错,以免吃到更大的苦头。
  2.环境的服从
  人具有一种社会倾向,在其行为的选择上更易于遵守社会规范的要求。也就是说,特定社会情境下的个体是能够实现认错的,只要他能够认识到自身行为与当下情境之间的差距,并且由内而外的认错。当个体发现所有的群体都认可某种做法时,尽管个人并不赞同或者服从某种行为,但是为了合群或者不那么鹤立鸡群,他会选择我或最终选择和大家做一样的行为。
  (二)内在的认错
  1.理性的服从
  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是人所特有的,当你从情感上感受到集体规范的自然、和善和真实,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克制自我的人性欲望。学生理性的发展与智力水平发展相关,小学阶段的学生尽管具有一定的理性,但其发展程度局限性较大。学生具有理性发展的可能,且理性需要在学校教育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认错机制上,尽管我们不能够忽视理性的作用,但理性显然不能够完全解释学生行为,还需感性机制作为补充。
  2.情感的服从
  在很多经典文献当中,懊悔、愧疚、羞耻、害羞等辞藻的运用在标示着个体的认错行为。个体在自己的回忆中发现行为从这种结构中(在此和在这种结构的前提下无疑“必然地”)涌现出来……行为所随之带来的懊悔情绪,能够更大程度转变孩子的心理,导致真正的观念转向。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教育过程中经常发生外在的认错,而内在的认错确实少之又少,或者进程缓慢,因此教育者们应该拨开认错的迷雾,直面孩子的内心,引导孩子由内而外的认错,并改正错误。
  三、怎样将“认”错变为认错
  (一)尊重是认错实现的基础
  在教育领域中,教师和学生是互相平等的,尽管他们的任务并不相同,并且有着年龄上的差距,但却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尊重教师,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但教育者教学活动的主导性与被教育者教学活动的参与性,以及教育者的成熟性和被教育者的不成熟性造成了两者之间存在不对等的教育地位,因此教育者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诉求,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独立意志和主体精神,才能将学生受教育的被动地位转变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地位。
  (二)环境是认错的实现的土壤
  小学儿童主要处于从他律道德阶段向律道德阶段的过渡吋期。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处于道德自律形成的过渡阶段,因此他们常常会被周围的环境影响,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原则。由此可见,小学生道德行为的产生离不开时刻呆着的班级环境,道德行为的发展也离不开班级其他学生的影响,道德习惯的养成更离不开班级文化的熏陶。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更多的是无意识的潜移默化,没有强迫和时间的限制,日积月累不知不觉全面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
  (三)自育是认错实现的根茎
  在学习上,主动学习的效果比被动学习的效果好太多了,我们往往不记得老师上课说过什么,但是却能够清晰地记住自己做过实验得出的结果,甚至连细节都记得一清二楚。因此当教师的教育没有好的效果时,不妨试试让学生自育,由内而外地承认错误。素质教育的方向要有一种转变,也就是从环境、教师的显性“外育”走向教师、环境、课程的外在影响下的学生“内育”。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要对学生进行真正有影响力的教育,“自育”教育理念就是让学生由内而外,主动地学习的过程。
  (四)评价是认错实现的肥料
  教育的结果需要相应的评价,德育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合理而行之有效的评价。对于犯错和认错的同学应当给予适当的评价,尤其是当孩子处于逐渐认同正确行为规范的期间,适当合理的评价会加快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对孩子正面积极的评价还有助于班级良好氛围的营造。评价结果多元化,生活化,日常化,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共同作用才能事半功倍。
  总而言之,在认错教育的理念下探索学生真正意义上认错,让认错落实到心中,落实到行动中,而不仅仅只是口头的承认。道德教育的效果不仅体现在学生懂得多少道德的规范标准,也更多体现在学生日常的一言一行的表现之中。所以,认错教育作为学生自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并切实实践,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杨亚静.把自尊还给学生,把威信留给自己[J].教书育人,2019:21.
  [2]苗田田.浅谈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6(7):17.
  [3]陈潇.小学德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10):92-96.
  [4]王雪萌.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EB/OL].(2015-01-27)[2019-03-17].http://www.doc88.com/p-9012649367216.html.
  义乌市上溪镇吴店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其他文献
上世纪八十年代,南昌人过新年是很热闹的。其年味要远远浓过现在。那时,我们小孩子只要一闻到谁家锅里飘出的炒腊肉的香味、或是煮五香瓜子、做花生糖的香味,便知道是快过年了。  我们家兄弟姐妹多,生活条件自然比不过别人家,平时几乎没什么好吃的,于是天天盼着过年。  大年三十这天,城里乡下的亲戚都来了。大舅、二舅、大姨、表姐……一桌子酒坐了满满二十多个人。牛肉炒粉、胡萝卜烧肉、大蒜炒腊肉、红烧鲤鱼等这些平日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信息技术使得小学在德育教育方面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及主观能动性。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德育工作的完善体系,更加切合实际的融入到小学德育课堂教育之中,充分发挥小学德育对小学生的教育意义,更加深刻地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确保小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德育工作;应用研究;策略探讨  小学德育教育可以保证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对小学生的人
期刊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底发生以来,迅速蔓延为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此次抗疫防疫是对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一个考验,也是对自2003年抗击非典积累下来的应急预案、应急反应的一个检验。全球疫情无法短时间消除,在转为常态化治理的情况下,如何加强疫情防控,已经成为党和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  2020年8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明确指出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制机制,健
期刊
汉字是记录语言的载体,而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和发展的第一要素,《尚书》提出治国八要素,其中即以“食”为先,中国的饮食文化已经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方方面面,所以要研究中国的汉字文化,就离不开对饮食文化的研究,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探究汉字文化发展的脉络与本质。  饮食是人类与其他动物共有的生理需求,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的饮食具有社会属性和文化内涵,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对食物是否进行烹饪加工上。随着社会的不断
期刊
摘要:自闭症是由于发育障碍引发的大脑思维功能缺失或大脑思维区域病变的一种障碍类疾病。社会交往障碍是该症患儿的主要表现症状之一,由于社会交往方面的缺陷导致他们社交能力的丧失,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无法与他人开展有效地交流和沟通,从而对他们的社会性成长造成了极大地阻碍。  关键词:学前教育;自闭症患儿;社交能力;个案研究  引言:  就目前针对该症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来看,并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只能通过
期刊
摘要:插画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呈现多元化发展,其优势明显,既能展现产品的文化内涵又能提升包装的审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增加经济效益,加强对包装设计中插画艺术的应用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包装设计;插画艺术;艺术表现;文化传承  引言:  产品包装是产品品牌形象提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对于包装美学要求也越来越高,包装设计从工艺材质到表现形式都在寻求新的突破,而插画
期刊
第一章 绘画平面化构成形式  对于画面形式一词可以追溯到19至20世纪,由于立体主义、达达主义等许多现代艺术流派在欧洲竞相争锋,画面构成形式问题得到重视,其地位被提升到了艺术的本质所在。康定斯基曾提出: “对于形式而言,我们讨论纯粹的绘画性构成有双重目的:一、构成整幅画面。二、创造出各种形式。创造出的形式之间又具有各自的联系,构成的整体又有新的形式特征。画面的形态需要依据整体布局,脱离整体的单一形
期刊
摘要:少年时期是同学们的行为养成时期,同时也是同学们德育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学生在步入中职课堂当中,就应该明确起自身的学习目标。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传统以往学习过程当中不良的学习习惯,以及在课上可能会发生的影响课堂秩序的课堂行为。有一部分同学选择进入中职课堂的原因是由于文化分数并没有自己预期的那么理想,所以他会选择到中职学校进行继续学习。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老师在给同学们讲授知识,同时要教会同学
期刊
摘要:在数学中,高年级学生之间的差距越大,甚至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两极分化现象的存在不仅是班级教学质量不足的表现,还会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信心,影响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阻碍了班级整体教学质量的改善。因此,从全局的角度讲,教师必须竭力消除两极分化现象,实现班级学生的全面进步。本文就是在分析两极分化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论述了如何消除数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  关键词:小学数学;两极分化;消除对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家长和老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品德素养,不仅要求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成绩,而且也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一定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综合教养的发展,因此为了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小学学校开设了国学经典诵读课程,让思想道德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活动当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本文将会从小学学生的道德品质现状以及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重要性来进行阐述,希望给老师带来一些好的建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