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节目:探寻规律中满足市场需求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iao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觉得,健康类广播节目(不含医药讲座)应该是最不愁听众的,因为谁不关心自己的健康呀!再看看近几年这药品、保健品市场,多火!为啥火?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舍得为健康投资了。就连目前我们很多媒体的广告,跟健康有关的内容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说明健康节目不仅有着很好的受众资源,也有强大的市场需求。但是,好的资源和市场只是为办好健康节目提供了基础条件,要使其形成品牌,还须遵循广播规律,不断加强研究和探索。
  
  找准节目定位
  
  一提到健康节目,人们很自然地会把它和防病、治病联系到一起。目前多数健康节目也遵循这一理念,请一位医学专家到直播间来,介绍某种疾病的防治知识,听众可以通过热线或短信就相关问题请专家进行解答。这样一种节目运作方式,在开办初期的时候很受欢迎,尤其是那些有病在身的听众,通过“空中门诊”不仅可以直接和专家进行交流,实现了一对一的服务,而且可以省却去医院就医的麻烦。其他听众在收听的过程中,也都能从中了解一些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但是时间长了,就会给人形成一种印象,这类健康节目是为病人服务的,得了病的人才听,不是给健康人办的,于是一些健康人群就会改弦易张;而一些得了病的人,当节目所涉及的内容跟自己不大相关时,也就会去关注别的事情。于是乎,健康节目的听众越来越少。
  那么健康节目究竟办给谁听呢?首先是那些对健康有需求的人,这包括两部分人群:一是病人,收听节目不仅可以了解相关的医学知识和信息,对他们的生活也是一种调剂,有相当一部分听众和广播结缘就是从病榻上开始的;二是健康人群,他们乐观向上,追求健康生活,在他们看来,听广播不仅是一种乐趣,还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用来指导生活实践,并且喜欢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周围的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这部分听众会越来越多。除了这两部分核心听众以外,还有一部分偶然听众,以听广播为乐趣,没有特别的需求,只要节目好听,他们就会锁定频率,从偶然听众变为必然听众。当听众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时候,我们的健康节目也应不断进行调整,否则就会受到听众的冷落。
  
  增强节目的实用性、指导性
  
  古人说,“防病胜于治病”;今人说,“健康的钥匙就在自己手中”。当今社会,追求高品质生活成为一种时尚,而高品质生活的前提应该是拥有健康。当很多患病者在寻求健康、健康者在呵护健康时,媒体不仅要通过节目向听众传播一种健康理念,还应该向他们提供更多的阳光、空气和水,让他们学会把健康掌控在自己手中。所以对于健康节目来说,也应该遵循“防病胜于治病”的道理,不仅增长那些与病魔做斗争的勇士的信心和力量,而且应该从源头上做起,让健康人知道该怎样防范疾病。
  当今,有两位保健专家在中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一位是洪昭光,一位是齐国力。当我们很多健康节目还在请专家在直播间里用医学术语介绍疾病防治知识的时候,这两位专家却在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告诉人们在生活中如何去保健,如何去养生。我曾经和一些听众进行交流,有时是在节目上,有时是在节目之后,我发现他们特别推崇洪昭光、齐国力这两位教授,不仅买来他们的书认真读,还实实在在地按书上所写的去做。
  我们常常说广播要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怎么贴近?我理解就是从听众中来、到听众中去。为什么两位专家的书那么受欢迎,因为那是从生活实践中总结来的。作为医生,他们深知病人的疾苦,深知防病胜于治病的道理;作为保健专家,他们知道良好生活习惯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是多么重要。所以他们才会大声疾呼:“一袋牛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比金子更珍贵的是健康”。
  其实我们很多主持人做节目也是很卖力的,从创意到选材,从内容到形式,从包装到串接,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可往往却得不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还是我们没有深入到听众中去,没有真正搞清听众需要的是什么。比如一期防治糖尿病的节目,你可能认为让糖尿病人了解并发症的危害很重要,但听众可能更想知道我应该怎样做才能不得并发症。所以在话题的选择上,我们应该摒弃那种一厢情愿、我播你听的老一套,而要敞开心扉办节目,通过热线、短信、电子邮件等各种方式加强与听众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在想些什么,征询他们对节目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参与到节目中来。长期以来,我们都习惯于把听众当作被服务、被呵护的对象来看待,认识不到除了医疗机构和专家外,他们也是节目的智囊。一次在节目中,有一位年轻的妈妈打来热线,说孩子刚两个月奶水就不够了。这位听众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位听众打进热线给她提供催奶偏方,之后提供方法的热线此起彼伏。后来那位妈妈果真是采用其中的一个办法,让自己的宝宝有了足够的奶吃。当我们充分地调动起听众的热情,节目也就成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更容易做到有的放矢、言之有物。
  
  创新节目形式,弱化说教功能
  
  如果归类的话,健康节目应属于社教节目。过去听众习惯于以小学生的虔敬心情从社教节目中去汲取知识和营养,媒体也善于去扮演一个教化者的角色,好为人师。现在不一样了,彼此需要的是平等的沟通和交流,不仅如此,媒体还要做好服务工作,为百姓的健康生活服务。尽管健康节目与娱乐节目不同,但也可以象娱乐节目一样,给听众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不再那么单调、沉闷。
  首先,应该在节目设置上树立这样一种理念:让听众由原先的被动收听变为主动参与。当然这不是说让听众取代专家的位置,而是让专家更好地为听众服务。目前很多健康节目采用的是以专家为核心的节目方式,在半个小时甚至1个小时的节目中,让专家唱主角,或者专家自己介绍,或者回答主持人的提问,或者接受听众的咨询,这种单一的节目形式,很容易让听众产生疲劳感,失去收听的兴趣。如果我们能根据不同的选题,让听众处于核心地位,成为主角,比如说,在一周的节目当中,可以设置2~3期是让听众参与的,专家可以不出现,也可以以点评者的身份出现,让节目充满趣味性,那就会大大提高听众收听和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通过恰到好处的音乐、制作精美的栏头、栏花丰富节目形式,让节目富有流动性。这些外在的东西,不仅能够让翔实的健康内容变得好听起来,而且能够很好地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听众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能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
  再次,大胆创新,让节目形式更多样。笔者在节目中曾创意采用情景剧的播出方式。每天一个故事,每个故事5~8分钟,由主持人和嘉宾在剧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由故事引出一个健康话题,然后主持人和听众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比如今天的故事是说从东北来个表弟带来了东北特产木耳,表弟要给大家做木耳菜。故事之后,听众就可以一块来说一说木耳的吃法、怎样鉴别木耳的优劣。第二天的情景剧可能就有社区医生来到家里给大家介绍木耳的营养功效。这种节目形式一经推出,立刻受到了听众的欢迎,他们说生活气息浓,感觉很亲切,不知不觉中还增长了很多知识。
  
  主持人要找准角色定位
  
  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灵魂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和节目的内在融合,也体现在对听众的外在影响。健康节目的主持人应该是听众心目中的“天使”,他(她)不仅应该有一颗水晶般善良的心,而且应该在听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敢于去承担责任。主持人应该胜任这样几个角色:
  值得信赖的朋友通过节目让听众感觉到主持人的真诚,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敷衍了事,就像邻居和朋友,不仅能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而且让人感觉很亲切、很愉快、很有兴致。
  健康方面的参谋不仅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而且在健康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既可以和专家进行顺畅的交流,也可以在一定层面上给听众支招,这样才能夯实主持人在听众心目中的地位。
  优秀的指挥和调度在节目中,不仅能够做到气定神闲,从容应对各种情况,而且能够在听众和专家之间,适时转换角色,起到一种很好的桥梁、纽带作用,让整个交流变得顺畅、和谐。
  有责任感的“及时雨” 在遇有救助需求的时候,能够借助媒体优势和自身的影响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作者单位:秦皇岛人民广播电台)
  责任编辑杨春兰
其他文献
【摘 要】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中学化学课程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一线教师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转变观念,谋求教学方式的革新与变化。在初三的化学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建,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培养其证据推理及创新能力。学生们在民主而轻松的氛围下,通过一个个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生态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集成”的示范工程——生态建筑示范楼近日落成。该示范楼位于莘庄工业区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园区内.建筑面
河北省建设厅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对新建工程项目的设计文件进行节能专项审查,审查不合要求的项目不得批准建设。
本文探讨了现代客车电器线路系统设计的任务及设计步骤,以及在电器线路系统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已连续举办9届,竞赛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展示了各医学院校的教学成就,也暴露了日常教学中的不足。护理教学与临床教学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该
期刊
本文简介了米勒循环汽车机的典型结构和工作原理,论述了米勒循环的特点和前景,提出了进一步开展对米勒循环发动机研究的课题和设想。
本刊讯江西省墙革办日前承办全省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行政执法培训班,来自各设区市、县(市)经贸委分管墙材革新的领导、墙革办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各设区市散办主任共230多人参
【摘 要】初中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还需要思想的教育;不仅需要成为学校优秀的一员,还要为成为社会优秀的一员做准备。而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核心素养的提出与发展,让人们看到了培养学生全面进步的积极意义,促使教师转变了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扎根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素养,对学生进行培育,可以拓宽学生的成长视野,让学生了解人文底蕴,在人文底蕴的护航下,享受道德与法治课堂,做四有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近日表示.2005年要以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为重点,全面推广节能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