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凤凰:被遗忘的天使

来源 :热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_123a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方国古有神鸟名菲尼克斯,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不知道他是否也听说过这个关于涅槃的神话,更不知道他是否相信这正是自己的命运。
  1993年10月31日深夜,那个孩子将自己驱入了绝境。他最后看了一眼好莱坞的灯红酒绿一这一切都将不再属于他。其实这一切又何尝属于过他呢?他微微一笑,软倒在比弗利山人行道上,就像一片颤抖的枯叶,或如电影结尾那个昏睡病发作后躺倒在一望无际公路上的男孩。十六年前那个寂寞的夜晚,二十三岁的瑞凡·菲尼克斯(Riiver Phoenix)像一个松软的雪人,融化在好友强尼·戴普的酒吧门口,死时血液里染满了永世洗不净的毒。
  
  哪里是归宿
  
  现实生活中,菲尼克斯也是一个在路上成长起来的孩子。他出生在美国俄勒冈一间家徒四壁的木屋里,一家人跟着大群嬉皮士到处迁移,他的大部分童年时光便被消磨在这种混乱的生活中。1977年,流浪的一家终于在佛罗里达定居下来,他们的境遇依然举步维艰,作为长子,菲尼克斯小小年纪就担起了养家的重任。
  1986年,十六岁的菲尼克斯主演了电影《与我同行》,一炮打响,旋即成了万众瞩目的电影新星。这个害羞的男孩却被头上的光环吓得不知所措,只得任由公司摆布。他试图保持本初,市场却逼他作秀,揭开被人膜拜的纱幕,他只是一份供人消遣的商品。他说,我想藏起来。他还说,我要是能像彼得潘一样会飞就好了。可这个大得荒谬的世界偏偏没有一点空间提供给他。从那时起,他开始接触药物和酒精,它们减缓了压力,最后却将他推入了万劫不复。
  电影的叙述缓缓展开,镜头跟随着菲尼克斯跌跌撞撞的脚步在繁华的城市街头穿行。玻璃外墙的大厦、漂亮的跑车,豪奢的酒店,这一切都耀着他的眼,可他却没有权利享用。他更像是一个孤独的幽灵,游离在这城市的边缘,属于他的只有夜深人静时总也走不完的长街,一栋房租低廉的破旧大楼,一群同病相怜的乌合伙伴,无法摆脱的昏睡症和毒瘾,以及关于母亲与童年的模糊回忆。
  现实生活中,凤凰也一直在寻找那片只属于他自己的秘密家园,他选择了自己从小就热爱的音乐,和几个怀着相同梦想的朋友组成了Aleka’s atfic乐队。这名字寄托着他纯净的期——Aleka是古代著名的诗哲,常常和朋女、学生们在他的阁楼中聚会,一起讨论他的文学、哲学及所有困扰他们生命的问题。凤凰是追求永恒的,渴盼自己被铭记,被怀念,即使这需要用今生的痛苦来交换。然而,时间太有限了,片约、商业活动像重重山峦覆压着他,聚少离多让乐队变得名存实亡,终于被失去耐性的唱片公司解散了。
  凤凰很失落,却没有绝望,他决定自己投资发行唱片,为了实现这梦想,他每天用超过18小时来写歌、录音,这种法斯宾德式的狂野工作方式却将他弄得精疲力尽,几近崩溃。那一年,他刚好23岁,不知是否已经预感到了时日无多,他才工作得这样拼命。然而当他举目前瞻,道路却依旧茫茫,而归宿仍遥遥无期。
  
  凤凰死去
  
  后来,菲尼克斯遇到了格斯-范·桑特(Gus Van Sant)。《我私人的爱达荷》拍摄于1991年,至今仍盛名不衰。剧本灵感来源于莎士比亚的名著《亨利五世》,由菲尼克斯及其好友基努·里维斯扮演剧中的两位主角。有人说,《我私人的爱达荷》害了菲尼克斯,也有人说成全了他。这部影片使他获得了1992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达到了其艺术生涯的高峰,但也正是这部电影使他投入得太多太深,变得人戏不分,染上了无法戒除的忧郁情绪和毒瘾,一直将他推入无法挽回的结局。
  他说,在我的理想国里,我生活在一个热带岛屿上,没有工业化生产也没有污染。我可以爬上覆盖着白雪的山峦,用一块老树桩做一把雪橇。从山顶滑下,在山脚的小溪里沐浴游泳,与我的朋友们共同嬉戏:他说,所有的事情在我看来部是可笑的,总有些时候,我发现事情的荒谬,但我可能是唯一有这样想法的人。在这个孩子的眼睛里,一切都那样清澈美丽,却又那样肮脏扭曲。矛盾要将他生生撕作两半了。
  他死了,却从角色中获得了永生。他死得让人怦然心动,一曲短暂青春的挽歌,一场宁静又揪心的转身。凤凰死了,让人想起那个古老的传说。毒品和忧郁像火焰一样在他的血液里灼烧,要把他从内到外焚作灰烬。
  电影结尾,菲尼克斯一个人,忧伤地站在弯弯曲曲的公路上。风中翻腾着金黄的麦浪,稀疏的鸟叫伴着缕缕流云掠过天空。一种神秘的宁静突然将他攫获,在放飞视线至无限远方的那一刹,他才感到刻骨铭心的快乐和孤独。他说。我是道路鉴赏家,一生都在品尝道路的滋味。这条路没有尽头;它可能围绕整个世界……然后他眨了眨眼,疲惫不堪地软倒在地,就此一睡不醒。或许那才是他最终也是最完美的归宿。
其他文献
在西方现当代的经典音乐形式中,爵士乐在中国的普及程度低得可怜。北京、上海一直以来演绎着中国爵士乐的双城记,但上海如今的爵士乐氛围与上世纪30年代十里洋场浓厚的爵士乐文化相比,显然退步了很多;京城的爵士乐自领军人物刘元在上世纪80年代单枪匹马开创出一片天地,若干年后,依旧只能停留在酒吧音乐的常态。  北京九门国际爵士音乐节迄今为止已举办了四届,每年音乐节期间都会聚集一批新老爵士乐迷。尽管群众基础在不
期刊
摘 要 就可可种质资源在起源、分布、传播、分类、鉴定及种质创新与利用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可可属植物有22种,仅可可(Theobroma cacao)和大花可可(Theobroma grandiflorum)用于栽培。可可种质资源多样性丰富,其分类研究经历了传统形态学划分的Criollo、Forastero和Trinitario遗传类群到现代分子标记划分的Maran~on、Curaray、
期刊
十几年前的京城里,也许你曾撞见过一位骑着自行车的年轻人,你当然不会留意,他正满世界寻摸一处演出剧场:也许你还曾接到过一通莫名其妙的电话,邀请你到中央戏剧学院的四楼礼堂观看一出莫名其妙的话剧《等待戈多》,这是年轻人和他的创作团队在票卖不出去的情况下采取的招数;甚至在大学校园里,说不定你还有幸聆听过一次激情澎湃、深得人心的演讲,但演讲者还只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导演。这个时候,你会重复一遍他的名字——孟京
期刊
位于四川大渡河大峡谷北岸,海拔3236米的大瓦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孤峰状平顶山,山顶面积2400多亩;由古生代火山喷发堆积而成的玄武岩、白云岩构成整个山体。尽管通往大瓦山的路途艰险,但沿途风光却十分迷人,从天而降的瀑布、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登上山顶,峨眉山、贡嘎山、瓦屋山尽收眼底,更有朝晖落霞、云海雾涛:南岸即为大渡河大峡谷——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  这是一篇来自一个七十年代生人关于大瓦山的半私
期刊
劫是万物生息的时间段;  劫是经历生死的过程;  劫是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  劫是发生关系的瞬间。
期刊
青年时那个煊赫一时的政界新星刘德扬,如今以书画家这样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继续着人生同样的精彩。他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文追求与心境相接,在越来越浮躁的现代社会里孤独而固执地捍卫着一种正在逐渐消失的美。    错位的命运    把画面倒回四十多年前的成都,头上扣着“黑五类”帽子的“流浪痕”牵着年幼的六儿子。漫步在夕照中的小天竺。拥挤的街巷和错落的瓦房,用一种诡异的苍凉感拖慢了两人的脚步。在一排房屋前面,流
期刊
第一次与荔枝的“艳遇”还要追溯到15年前。冰水里泡着一堆或红或褐的圆球,全然没有想象中那种与“一骑红尘妃子笑”相称的高贵。至于味道,就像拼命加糖的汤圆,除了甜味惊人,无一可取之处。关于“水果之王”的遐想在一瞬间被击得粉碎。以至于,后来每每看到咏叹荔枝美味的词藻,都怀疑它们有广告之嫌。直到半个月前,第一次在荔枝林中品尝了新鲜果实,这种想法才有了改观——原来荔枝真的是香的!  转瞬之间,又开始同情北京
期刊
2008年,台湾爵士歌手王若琳凭借《Starf From Here》横空出世,到其第二张专辑《Joanna&王若琳》在内地各大城市热卖,似乎标志着爵士乐在华语主流乐坛已初露峥嵘。反观内地,刘元、孔宏伟等一批爵士乐领头人物,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开始年复一年、孜孜不倦地在京城的小圈子里默默输出着本土最好的爵士乐,并试图慢慢培养、引导国人的审美习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的二十年之功,却抵不上这个小姑娘在
期刊
中国养生方面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开篇即有养生秘诀:黄帝问歧伯:“上古之人都能活到超过百岁而不衰老,现在的人刚过五十就衰弱无力,这是因为时代不同昵,还是人们不懂得养生呢?”。歧伯回答:“上古之人都懂得养生之道,他们效法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所以能活到百年才离开人世。”中国活到年数最大的彭祖,据说有七百多岁,夫人有四十余人,子女有五六十之多,一生的养生
期刊
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同时拥有着触目惊心的纷乱和不可思议的财富,动荡不安和纸醉金迷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老上海的复杂文化。也许上海的魅力就在这里:尽管正经历着时局动荡,这个世界级的城市还是伴随时代的脚步“肆无忌惮”地现代化和洋化起来。  十里洋场的娱乐事业在上世纪30年代获得了空前发展,伴着灯红酒绿的,是彻夜不辍的弦歌。被誉为“亚洲爵士乐之都”(Jazz Mecca of Asia)的上海,受当时走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