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效果探索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c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讨论稿)的指导下,本文以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改革为例,叙述了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和取得的成绩,旨在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做出探索。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分层教学 评价机制
  2015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推出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今后工作中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的需要。
  根据我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现状,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等级,即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各高校根据学校类型、层次、生源、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遵循语言教学和学习规律,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形成反映本校特色、动态开放、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我校地处西部地区,又是民族高校,高等教育发展逊于发达地区,师资欠缺,生源外语基础不同,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较弱,教学时数不足。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校对“大学英语”课程实施了分层教学,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一、分层教学
  为了顺应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形势及贯彻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我校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需求,早在2004年我们就开始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教改尝试,将原来的以专业划分的自然教学班级转变为基于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和学生意愿而划分的“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大学英语教学分班模式组织教学。2008年我校制定2008版人才培养方案和学分制,大学英语作为指定必修的公共外语类课程设置12个学分、256个学时,并规定在第1-4学期必须完成相应的学分。我校“大学英语”分层教学至今已经实施十多年,总体教学状况平稳,教学效果良好,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二、《新指南》下的教学改革
  2015年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制定了即将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讨论稿)。新《指南》确立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为了响应这一新时期外语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时实现由大学英语向大学外语的转变,我校本着“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指导思想,对公共课语言课程进行了改革,制定了2014版人才培养新方案。在通识教育必修模块中,将通识必修课程设置为“大语言课程系列”,设置了9个学分、144个课时,将大学英语和大学汉语、非通用外语(已开设日、法、俄、阿、西、德6个语种)、少数民族语言(蒙语、藏语、维语)一同纳入大语言课程体系中,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语言学习,并要求学生在第1-3学期修读完成并获得相应的学分。这种分级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改革为学生提供了多语种选择,满足了学生对于不同语种的学习需求。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工作,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交流的能力,同时满足学生未来就业对于四级过级的刚性需求,我校《北方民族大学大语言课程选修办法》规定:大学英语分为六级班、四级班、口语班、专门用途英语班等组织教学;根据当年入学高考英语成绩把学生划定在不同的层次和班型;“非通语种”和“少数民族语言”由学生自愿选修。学生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后方可选择后续课程模块中的大学英语六级班或口语高级班进行修读。根据这一文件要求,我们对于2014级、2015级和2016级选择大学英语的学生进行了分层教学和分类培养。为2014级修读大学英语的4000名学生分别开设了六级班、四级班、中级口语班、初级口语班、初级口语班(艺术类)和体育英语班(专门用途英语)六个层级和不同类型的64个教学班;为2015级修读大学英语的3900名学生分别开设了外教英语班(雅思口语)、六级班、四级高班、四级中班、中级口语班、初级口语班(非艺术类)、初级口语班(艺术类)和体育英语班(专门用途英语)八个层级和不同类型的68个教学班;为2016级修读大学英语的3800名学生分别开设了六级班、四级高班、四级中班、中级口语班、初级口语班(非艺术类)、初级口语班(艺术类)和体育英语班(专门用途英语,由体育学院教师担任)七个层级和不同类型的73个教学班。
  三、评价机制
  近三年根据我校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业评价改革的总体要求,我校大学英语教学部制定和实施了各个层级和班型的教学大纲、学业评价体系和指标,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四级班过程性评价占40%,注重评价和考查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自主学习等指标。终结评价性占60%,为期末网络机试笔试成绩;口语班过程性评价占60%,注重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如单词、课文、对话背诵等;终结性评价占40%,为随堂测试。所有的课堂活动都采用过程性评价模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出勤率,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效果方面,我校学生近五年的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不断攀升。2011级至2015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分别为:19.35%、19.20%、24.19%、23.30%和30.1%,其中由2014级的23.30%提高至2015级的30.1%,增长了约7%,此数据充分显示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不断增强。
  四、教材、教学设备使用
  针对不同层级和类型的教学班,我校选用了外研社和外教社不同起点和难度的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大学英语精读》、《新视野视听说教程》、《流畅英语口语教程》、《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新世纪基础英语》、《艺术类大学英语》,这些教材既兼顾了不同层级班型的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需求,又兼顾了其听力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实用性。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我们跟踪学生和教师对教材使用情况的反馈并及时调整,保证教材使用的稳定性。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为满足新形势下外语学习网络化教学的发展需求,我校于2010年建成了十间共五百座的语音网络实验室,并安装了基于校园网的语言学科教学平台供学生上课、自主学习和大学英语期末网络机试,实现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网络化。这一建设和改革,提高了我校大學英语的教学水平,实现了大学英语考试无纸化网络机试,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并提高了效率,实现了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课程建设
  在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和教学水平方面,我们推动了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和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建设,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自编教材《大学英语同义词语辨析》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重点教研项目《网络环境下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青年教研项目《多媒体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外教社杯”教师教学大赛、本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大学英语教师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2014年以来,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的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下,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多样化调整、适用性教材的配备选用,以及学业评价改革的全面实施与深入,我校大学英语教学形成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的局面。学生连续几年获得了“外研社杯”英语演讲大赛、写作大赛和阅读大赛宁夏赛区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总成绩多次位列宁夏高校前茅。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充分反映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和教师课堂教学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英语阅读能力及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其他文献
摘 要: 《前赤壁赋》引人入胜的是文章中深含的思想和哲理及苏轼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和处世智慧。本文从心理防御机制的视角尝试解读,深受佛道思想影响的苏轼,在本文中展示的处世哲学与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论不谋而合,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审美视角。  关键词: 心理防御机制 合理化 幻想 利他 《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这年苏轼45岁。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于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我国当下各高校的重要教育理念,诸多向应用型转型的地方高校非常重视这一教育理念,将此理念作为学校整体实力提升的重要契机。高校毕业实习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河池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现行实习方案对学生的实习依然发挥作用,但该方案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时代背景和学校实际情况重新修订实习方案,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
摘 要: 专业建设是高校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域文化作为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品牌”,对地方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地域性文化前提,以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汉语(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特色建设为研究对象,分析地域性文化与教育事业的关系,从专业人才培养、武术特色与汉语专业课程建设的融合及实习实践环节等方面讨论如何将地域性文化融入专业建设,从而促进专业发展,同时为高
摘 要: 如何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针对性与亲和力,是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的目标与基本任务,这就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安徽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增强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与针对性,落实高校思政理论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 高校思政理论课 安徽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理论课
摘 要: 随着国家人才方略的制定,强调职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目前的人才需求,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意识到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建立一条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符合的人才培养路径成为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养的现状,提出符合当今社会的人才培养路径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 职业技能 职业精神 人才培养  近日,
摘 要: 学生是案例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热情对案例教学非常重要。本文从激励理论入手,重点阐述在案例课堂上根据期望理论,通过选取适当的案例、对课堂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奖励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期望理论 激励技巧  案例教学因其生动性、形象性、自主性和实效性强的潜在优势得到大学老师的青睐,很多大学教师在课堂上都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作
摘 要: 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通过揭阳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电子商務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贯穿和实践经验,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关系,总结创新创业教育在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中的实践可以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创新创业环境的营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等方面予以落实,也为其他相关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电子商务
摘 要: 农村涉外旅游业以原有农村旅游业为基础,有利于发挥“长尾理论”优势,前景广阔。英语综合性服务作为农村涉外旅游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自明。本文从农村涉外旅游服务的视角,结合跨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学术知识,重点研究农村涉外旅游储备人才跨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的现状与培养构想,旨在学以致用,优化农村涉外旅游服务,服务社会。  关键词: 农村涉外旅游 外在环境 交际能力 跨文化能力  一、引
摘 要: 整本书阅读在高中阶段阅读教学中作为第一个学习任务群开始推行运用,其教学活动是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引导为辅。通过阅读整本的书,高中生学会正确阅读并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在小学中段开展整本书阅读应该对其进行全新定位,如应将整本书阅读与口语交际进行勾连,教学活动以教师引导和学生表达交流为主,学生自主阅读为辅。利用整本书阅读完善学生的阅读取向,开阔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
摘 要: 中唐诗人韦应物深受佛教宗禅的影响,其笔下的意象常常浸染了浓郁的禅学意味。本文从其诗中常见的钟、水、月意象入手,论述它们蕴含的禅学旨趣。  关键词: 韦应物 禅意象 钟 水 月  佛教发展到唐朝,已经形成了中国化的转变即向禅宗飞跃。安史之乱打破了大唐帝国的盛世之梦,朝内宦官的干政,朝外藩镇、吐蕃和回纥的侵扰,使得社会呈现一股消极低迷之气,在黑暗险恶的社会政治氛围中,士大夫们普遍感到一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