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120 W绿激光汽化术治疗大腺体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feng27424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选择性120 W绿激光汽化术治疗大腺体前列腺增生症(BPH)的近期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统计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1月112例应用120 W绿激光汽化术治疗大腺体BPH(前列腺质量>75 g)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前后症状缓解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近期临床疗效。

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术中、术后无输血病例,手术操作平均时间(52.6±12.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7.4±18.5)m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9.4±7.3)h,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平均(3.2±0.6)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8±1.3)d。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t=52.24~59.10)、生活质量评分(t=48.42~53.63)、最大尿流率(t=-31.01~-24.23)及残余尿量(t=9.85~12.53)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

结论

经尿道选择性120 W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大腺体BPH具有操作安全、术中出血少、近期疗效显著,尤其适合于高龄高危患者。

其他文献
颅颈交界区(craniovertebral junction,CVJ)畸形发病原因众多,欧美国家发病以类风湿关节炎、Paget病、颅骨软化、成骨不全等继发性病变多见;国内发病病因尚缺乏流行病学证据,但一般认为先天发育障碍引起的畸形较多。CVJ骨性结构包括由齿突、枢椎椎体以及枕骨基底部构成的中轴柱以及围绕中轴柱的两个环形结构[1]。环形结构为枕骨大孔环和寰椎环,前者包括枕骨基底部分的外侧、枕骨髁以及
医源性胆管损伤是严重的腹腔镜胆囊手术并发症。此类并发症通常需要中转开腹或是二期修复,均会加重患者痛苦,増加腹腔感染的概率。是否能够在腔镜下完成损伤胆管的一期修复值得我们探讨。本文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11年6月我们进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36例,就其中胆管损伤的修补方式和结果进行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面对大数据时代迫切的大规模数据存储需求,传统的大容量非易失性存储技术显得后劲不足,亟需工业界和学术界研究开发新型的大容量非易失性存储技术,以便有效缓解当前及未来大规模数据存储的严峻挑战。忆阻器阵列作为最具前景的新型非易失性存储技术之一,具有长耐久、非易失、高速度、高密度和低功耗的卓越性能优势。然而,其产品化和商业化的进程仍面临电路和器件两方面的科学与技术难题。本文针对于忆阻器阵列在非易失性存储领域的应用,从电路仿真和物理器件两方面展开研究,其主要工作如下:
  第二章针对学术界关于忆阻器阵列读操作最
目的观察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颈椎整体中立位C2~7曲度及置换节段曲度变化。方法2005年11月至2010年5月,对18例颈椎病患者施行了20个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38~59岁,平均(47±6)岁。其中单节段置换16例,双节段2例。14例患者术前C2~7曲度存在生理性前凸同时置换节段曲度前凸(前凸组),4例术前C2~7曲度存在后凸同时置换节段曲度后
进入21世纪以来,直肠癌诊治领域的进展日新月异。影像学诊断方法的完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手术方式的确立、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引入、新型化疗和靶向药物的问世以及新辅助治疗理念的发展令临床医生耳目一新。以高级别循证医学研究和专家共识为基础制定的NCCN临床实践指南已成为建立临床科学思维与完成个体化实践的重要参考依据。我们学习最新发布的2012年第
晚期结直肠癌目前国内外尚无明确定义。依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多年实践经验及与相关学者交流,笔者总结归纳认为,晚期结直肠癌应包含局部晚期和全身晚期2种类型。所谓局部晚期,是指肿瘤穿透肠壁全层侵及邻近组织器官,需行联合脏器切除者,这其中包含可切除和不可切除2种情况,可切除又包含受累器官为癌性浸润和炎性浸润2种类型,每种类型患者的预后差异很大[1]。全身晚期患者泛指Ⅳ期患者,亦有文献报道三站以远淋巴结转移者
胰腺节段切除术是治疗胰腺颈部良性肿瘤的理想术式,但传统开腹手术切口大,术后患者切口疼痛明显,并有较高的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及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胰腺节段切除术仅国外零星病例报道[1-4],国内未见报道。我们在开腹胰腺手术及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经验的基础上开展腹腔镜胰腺节段切除术[5],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2007年第2版NCCN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将直肠癌定义为"硬性直肠镜下距肛缘(而非齿状线)12 cm以内的癌性病变",接近传统定义的"中低位直肠癌"。该定义的循证医学基础是距肛缘12 cm以内与12 cm以上的癌肿无论手术切除原则、综合治疗策略还是局部复发率均存在差异[1]。近年来,针对中低位直肠癌推荐治疗前精准分期、个体化选择手术方案和综合性治疗方式已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共识。追求R0切除,科学客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导致老年男性膀胱出口梗阻及下尿路梗阻症状的最常见原因,其手术治疗方式与手术工具则分别经历了由开放到腔内和由高频电流到高能激光的发展过程。尽管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仍是当前经尿道手术治疗BPH的"金标准",但TURP一枝独秀的局面已经随着各种不同波长的高能医用激光器的临床应用而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贝赫切特综合征(BD)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性疾病,据统计亚洲人群BD患者中高达30%合并心血管损害[1],其中又以主动脉瓣反流(AR)最为常见,其发生率在5%~19%[2]。BD合并AR因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漏诊率较高,如进行常规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往往在短期内发生严重人工瓣膜脱漏(prosthetic valve detachment,PVD),一旦发生后果极为严重,1年病死率高达4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