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及意义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cdejing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以来,社会对于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的重视也越来越高,德智体美的综合发展对于学生后期的择校及就业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帮助。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对于“德”和“美”的关注度还有待提高。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培养学前儿童“美”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价值;意义
  1、概念阐述
  1.1 什么是学前儿童
  学前儿童从广义上讲即指尚未达到入学年龄的儿童。各国对于入学年龄各有差异,一般为5-6岁,我国规定的入学年龄为6.5岁。从狭义上来区分,一般将1-12个月划分为婴儿期,1-3岁则是幼儿期;3-入学前即为学前儿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从出生到15岁的智力发展过程划分为了4个阶段,其中2-7岁的儿童是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具备想象能力,且已经基本掌握了口头语言能力,同时还能够通过模仿、符号、绘画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他们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知觉。
  1.2 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顾名思义即“美术”+“教育”,同样也具备双重含义:第一、通过教育的手段向人传授美术知识,发展和传播美术、美学文化;第二、以美术作为媒介,通过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在创造能力和智力,从而实现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儿童进行逆反思维训练,帮助儿童拓展空间想象能力。除此之外,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还可以帮助儿童学习如何以多变的方式思考问题,而美术教育对于空间感的想象要求,还可以提高儿童的观察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帮助他们巧妙的将艺术与生活进行完美结合。
  美术的诞生过程相对复杂,需要多重过程相互配合才能实现。例如,需要儿童自己选择目标,然后通过思维发散对目标进行多层次的观察和分析,最后还有亲自动手操作,将目标以绘画或者雕刻或者陶艺等形式进行呈现。其中出现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标志过程,这也需要儿童在大脑中具备场景、事物再现的感知能力,对于儿童的思维发散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美术教育适是一种适合人整个成长过程的教育,他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和美学的追求,还能够培养人的智力和情感,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对于儿童未来的成长具备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学前儿童现代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
  3.1 激发学前儿童的美学认知
  学前儿童对于语言、动作、文字方面的表达还有所欠缺,对于事物的认识不够,缺乏对于美、丑、好、坏的辨别能力。学前美术教育可以有效引导学前儿童通过身体感知对于周围的环境和事物进行辨别,老师可以鼓励学前儿童将自己的所见所得所感,借助所学得的绘画技术进行描述绘画出来。一方面,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能力,另外一方面,在整个过程中,学前儿童对于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感受也得到了提高,还帮助了学前儿童打开视野,丰富生活。
  3.2 激发学前儿童的想象能力
  对于刚建立自己认知能力的学前儿童,对于一切新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多个感官被激发,共同参与体验身边的一切,学前儿童将感知到的事物进行思维发散,凭借自己独特的视角进行联想创作,不同的场景以绘画艺术的形式进行再现,对于学前儿童本身也是一种鼓励,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强化他们对于周边事物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与此同时,通过这个过程,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得到了发散。
  3.3 帮助学前儿童塑造良好的人格
  美学本身就是情感的活动,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提倡大胆想象,它接纳任何天马行空的思想和创作,它甚至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只是艺术的存在着。学前儿童的思维还未受到任何限制,没有形成任何的思维定式,是最适合进行美术教育的时期。技能与趣味并存的教育方式,可以在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帮助孩子塑造完美的人格。
  4、有关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们教育制度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加之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我国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然而,也依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教育工作者对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度不够,仅仅为了工作而“教育”,忽视了教育本身和对于学前儿童综合思维拓展和引导的意义。现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课程开展提出几点建议。
  4.1 注重语言的沟通,引导学生自主创作
  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主要沟通途径,也是教育中的主要沟通方式。在教育过程中,老师主要通过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达知识。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要求相对比较开放,学前儿童年龄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对于语言的理解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与他们的语言沟通方式,尽量借助语言进行引导,主要还是依靠他们的大胆联想。例如通过讲一个故事的方式,要求学前儿童用自己的理解将故事用画面进行呈现,从而唤起学前儿童对于美术的热情,感受艺术带来的神奇,最终激发他们的创作欲和学习兴趣。
  4.2 场景式教学,注重学生的性格培养
  通过在课程中设置不同的场景体验,让学前儿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和角度进行体验联想,通过相互配合的形式完成场景互动,引导他们进行动手创作。一般情况,场景式教学会对学前儿童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场景设计中,要正确选择积极乐观的题材,同时老师也要做到言传身教,将有助于学前儿童良好性格的养成。
  4.3 注重创作过程,淡化创作结果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挖掘潜在的艺术细胞,帮助学前儿童树立完整的人格。因此,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要淡化美术本身的结果标准,注重教育的过程对学前儿童成长的影响。这也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教育方式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以激发学生自己创作、善于观察、人格健全为最终目的。同时也要求家长正确认识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淡化對于创作结果的关注度,共同为学前儿童营造一个愉快、和谐的兴趣氛围和成长空间。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为儿童教育的启蒙教育,对于发现学前儿童的兴趣所在,挖掘学前儿童的性格特点,以及学前儿童的人格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学前儿童对于美术的爱好是一种自发的潜能,老师和家长都应树立正确合理的美术教育价值观,尊重并帮助学前儿童的选择,帮助他们发展在美术方面的兴趣。同时还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更加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学习。
  参考文献:
  [1]张迪慧.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探讨[J]. 读写算:教师版. 2014 (19) :118-119
  [2]李飞飞. 试论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价值[J]. 艺术研究. 2014 (2).
  [3]程琨. “多能合作”提升幼儿科学探索能力[J]. 都市家教. 2016:227.
  作者简介:覃慧,女,1986年8月25日,汉族,籍贯:广西陆川县,单位: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学位:艺术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画,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汕头整个城市经济的显著进步,潮南区纺织行业呈现出向外发展的蓬勃趋势。面对日新月益的社会环境,商务类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应注重国际视野以及创造力的培养,那么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上就要有所创新。本文就这个问题,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浅述己见。  关键词: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创新教育  一、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巧用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手机  如今是信息技术调整发展的新时代
期刊
摘要:在整体语言观下进行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和教师的指导,提升英语语言水平,进而形成语言学习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支架理论;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一、小学英语词汇课的支架教学  整体语言观下,词汇学习要求学生不能将词汇进行“死记硬背”,只跟着教师做简单机械重复的操练;其次,整体语言观下进行词汇教学,要求教师在讲解词汇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在头
期刊
摘要:随着全面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课程教育改革已经不仅体现在学科教育和教学方法的变革,而更多地是向现代化教育标准靠拢。小学数学课堂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是一个新的尝试。本文基于小学数学课堂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研究,对数学课堂心理健康渗透教育提出了更具参考价值的策略,希望为小学教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心理健康;渗透;教育;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随
期刊
摘要: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各民族在世代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独特别的民族风貌,为人类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让广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绽放艺术之光,不仅鲜活了美术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形式,还培养了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增强学生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高中美术教育;绽放艺术之光  广西历史悠久,世居民族有
期刊
摘要:游戏是促进小学生精神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也是小学生的独特表现形式。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自古以来就有记录,随着中国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课堂游戏有利于促进学生了解世界,最初体验世界,并通过游戏获得成长,发展和交流的实践经验。孩子们的天性喜欢游戏,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的课堂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锻炼他们的注意力,合作和协调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点科目,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正确的认知,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小学语文课
期刊
摘要:在幼儿教育这个启蒙教育阶段,语言教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学内容,此时应该注重培养和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模式要注重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幼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营造轻松自在的教学氛围,注重联系现实生活,创造多听、多说、多练的语言环境,还要特别关注词汇教学的开展,这样才能促进幼儿更加愿意张口说话,变得善于语言表达。  关键词:幼儿教育;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重要性;策略 
期刊
摘要:写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它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一个人综合能力最真、最好、最全面的体现。它能够最大程度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也能为将来的学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写作能力;培养  在中考语文中,作文分数占的比例为41.7%。可以看出,作文分数的提高对语文成绩的
期刊
摘要:“互联网+教育”模式盛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又再次提到,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因此,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中国教育还是面临各种机遇与挑战,本文将从互联网+教育的现状分析以及已经出现的各种形式进行分析,再从教师、学生、政府等多个角度分析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国教育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再从资源配置、创新教育方式以及学习环境的创造三方面进行意见的论
期刊
Abstract:Throughout the history,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ories, teaching approaches which teachers use in class can be generalized into deep-rooted simple thinking. That is to say, teac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