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相统一的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思想方法是关于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进一步的抽象概括。小学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思想方法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基于数学的本质,围绕数学内容,循序渐进进行教学。通过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相统一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进而获得数学思想。
  【关键词】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 统一教学
  小学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不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切实可行。从课程目标上看,在小学除了进行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教学,也要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其实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特殊内容,因此从数学的本质上来看,数学的教学是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统一的教学。而日常的教学中长期存在重知识轻思想的问题,这种功利性的片面教学,需要彻底改变,所以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旗帜鲜明地提出思想方法的教学。下面以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为例,探讨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相统一的教学。
  “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根据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使学生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初步学习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学习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要达成上述目标,我们基于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相统一的教学理念,进行了下面的理论思考与教学实践。
  一、通过数学操作理解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并体会数的构成的实质
  师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要求用1个珠子在计数器上拨数,最多拨出三位数,看用1个珠子最多能拨出多少个数。追问:拨出3个数,用的珠子怎么样?(只有1个)分别用2、3、6个珠子呢?(体会各个数“数位上的数之和”)
  二、回顾探索倍数特征的基本思想方法,反思特征背后的数学本质
  师:我们刚刚研究过2和5的倍数的特征,谁来说2和5的倍数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师:(追问)为什么只看个位上的数字就可以判断?其他位上的数字难道真的就不用看?(需要看的,但是整十、整百、整千……都是2和5的倍数)
  这样做能让学生认识到要从整体上观察一个数的倍数。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用已经学会的方法并寻找新的方法来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想想3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小结)有的学生说看个位上数字是否是3的倍数,有的学生认为要看所有数位上的数字,这些想法都需要我们去推理验证,那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今天该怎样去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带着问题师生逐步明确探究方法,先找出一些3的倍数,再通过观察比较来验证此前的猜想,并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三、运用化归和分类的思想整理数学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抽象概括出特征
  要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我们先要把3的一些倍数找出来,然后再观察研究。学生在百数图上圈出3的倍数。教师启发学生有序思考:“要找3的倍数,我们先从3的几倍开始?”(1倍)“依次找下去,想一想,100以内3的倍数有多少个?”这两个问题是让学生感觉到倍数问题其实也是除法问题,从而渗透联系和互逆的思想,为以后综合解决倍数和整除问题孕伏思想方法。找出一些倍数后,需要拟出研究的思路和具体方法,在研究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中,大家就如同研究探索一般从简单的开始,逐步研究复杂的,最后归纳出一般性的规律。因此教师提出问题:那么我们可以先研究几位数,再研究几位数?(一位数,两位数等)
  1.研究一位数中3的倍数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在百数图第一行中圈出3的倍数,观察其特征。(发现一位数中,3、6、9是3的倍数,其余的都不是)
  2.研究两位数中3的倍数的特征
  启发学生运用分类思想方法把研究内容按要求进行分类,确保研究内容能有序且不重复不遗漏。提出问题:依据“在一位数中,3、6、9就是3的倍数”这个特征,我们可以根据数位上有没有3、6、9把两位数分成三种情况研究:(1)十位上和个位上都是3、6、9的数;(2)十位上或个位上有一位上是3、6、9的数;(3)十位上和个位上都不是3、6、9的数。
  师生谈话并提出研究方法:请同学们从是否是3的倍数、举例说明、为什么是3的倍数三个方面,研究上面三种情况。研究结果如下:
  (1)十位上和个位上数都是3、6、9的数。师生讨论交流:是3的倍数,33、36、39……99,每一位上的数除以3都没有余数。
  (2)十位上或个位上有一位上数是3、6、9的数。不是3的倍数,13、16、19……,31、61、91,有一位上的数不是3的倍数,这个数除以3有余数。
  (3)十位上和个位上数都不是3、6、9的数。情况一:是3的倍数,12、15、18……,两位上的数合起来是3的倍数;情况二:不是3的倍数,11、13、14……,两位数除以3有余数。
  3.运用猜想验证的思想方法来探究结论
  (1)初步形成数学猜想
  对研究情况进行比较筛选,发现只剩下符合两种情况的数是3的倍数,即十位上和个位上数字都是3、6、9的数与十位上和个位上数字都不是3、6、9的数但两位上的数合起来是3的倍数的数。再进一步分析,发现剩下的这两种情况还可以合并成一种情况,即两位上的数合起来是3的倍数的数,因为十位上和个位上数字都是3、6、9的数也符合这种情况。
  要对猜想(两位上的数合起来是3的倍数的数)进行数学化表述。首先,让学生初步发现两位上的数合起来是3的倍数的数,可以简化成两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通过举例来理解两位上的数合起来。如12=9 3,3=1 2;15=9 6,6=1 5。其次,让学生进一步发现两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例子1:颠倒12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字得到21(也是3倍数),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因为21=18 3, 2 1 =3,数字之和3是3的倍数。例子2:根据12是3的倍数,要求个位2不变,变十位上的数,使之仍然是3的倍数,列举出42、72。先理解42为什么是3的倍数:42=30 12,42=36 6,6=4 2,数字之和6是3的倍數。再次,完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认识。追问学生:若符合上面情况,数字之和还可能是几,让这个数是3的倍数?举出18、81、84、87等得出猜想: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是3的倍数。
  (2)验证数学猜想,形成数学结论
  通过四个层次来验证猜想。第一层次,回到课前的拨数游戏,用计数器上珠子的个数来验证。第二层次,用十位上和个位上数都是3、6、9的数来验证。第三层次,否定式验证:如果一个数不是3的倍数,这个数各位上数的和会是3的倍数吗?找几个这样的数算一算。第四层次,知识迁移,归纳概括。思考3的倍数是三位数乃至多位数的数的特征,并用举出的数来验证猜想。最后归纳概括出结论: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是3的倍数。
  四、在特征的应用拓展中培养学生的联系和发展思想
  基本练习是利用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例如:29、45、67、86、96中,哪些数是3的倍数?学生可以依据3的倍数的特征,看各位上数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来判断。在此基础上,联系除法并通过分析除法算式判断被除数是否是3的倍数,让学生很快说出哪几个数的得数有余数,即可判断被除数是否是3的倍数。联系的思想是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学生掌握了3的倍数的特征后,还要进行相关的发展性的思维训练。如让学生判断在3、6、12、15、18中,哪些数是6的倍数,接着思考问题:是6的倍数的数也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让学生阐述一个结论:因为6是3的倍数,所以6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这时需要进行互逆思维训练,让学生思考“反之能否成立”。教师追问:3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吗?最后还可以让学生拓展思考2和4的倍数等,通过辨析理清存在倍数关系的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体现了数学的本质要求,教师需要高度重视,认真实施。在小学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意义深远,不仅关系到课程目标的实现与否,还影响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实施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统一的教学,可以实现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阶段开展思想方法教学,既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数学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为初高中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生命教育校本化强调的是以“基于学校、通过学校、为了学校”为主要思想,开展生命教育活动。生命教育讲究“四度”策略,从尊重生命个体、遵循生命规律、构建生命共同体、丰富生命资源等方面强化,以让生命教育有温度、有长度、有广度、有高度。教育者要积极探索生命教育校本化的有效途径,让校园文化浸润生命意识、“两个课堂”聚集生命能量、“三类活动”提升生命价值。  【关键词】生命教育校本化 “四度”策略 生
【摘 要】群文阅读教学,除了能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在统编版语文教材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如何有效落实语文素养,使其扎实落地,通过“大单元设计”的教学理念下的课内外群文阅读教学研究,不失为开辟了一条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大单元设计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培养创新力要构建立体的学习空间、跨界的学习课程、超越时空的学习共同体。  人工智能是科技创新的前沿,是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规划》将人工智能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到2030年使中国人工智能的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人工智能是跨学科的综合领域,包括交叉计算机科学、数学
【摘 要】阅读教学当指向“写”,既要知道写什么,更要知道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好的阅读教学能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视角去把握文本的主旨之高、思维之趣、方法之巧及结构之妙。  【关键词】阅读教学 写作指引 目标指引  阅读教学必须立足表达,一方面要看到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只有弄明白了这一点,才算读明白了;另一方面,要以课文作为范本,让学生看到表达的奥秘,领略表达的精美,能模仿着写。  一、基于文本的真实主题
【摘 要】数学建模,有助于培育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原型唤醒、活动内化、方法渗透、迁移应用等方式,去引导学生数学建模。通过数学建模,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深度学习,进而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建模 有效路径  模型思想是数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建模能力是学生素养的内核。在数学建模教学中,教师要
【摘 要】建模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建模思想的渗透十分关键,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学中通过对创设学习情境,激活建模思维;基于知识关联,引发建模猜想;借助有效手段,培养建模方法;引导自主探究,经历建模过程,以此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建模思想 思想渗透  数学学科中涉及的模型主要是指事物间的联系的总结或是相似的结构
【摘 要】核心素养是现代教学背景下的概念产物,它系统地回答了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是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品质与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入,习作在语文教学中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本文就起步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起步作文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并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与言语